第434章这也太多了吧
“圣上,就拿臣擅长的烹饪来说吧。”
杨东浩笑了笑,说道:“比如火锅这种食物,在臣没有发明出来它之前,汴京是没有的吧?而我们的技校,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来更多像臣一样的人才。”
这家伙毫不客气的直接给自己自封了一个人才的头衔。
宋匡明听的似懂非懂。
杨东浩见状,只好仔细解释说道:“圣上,比如就拿布匹制衣来说吧,我们技校可以培养学生,研究发明质地更好,更便宜的布匹,或者是更新鲜的衣服样式,打铁的话,那么就让学生在现有的打铁基础上,想办法提高铁的品质。”
“朕明白了,原来你所说的技校是这个意思啊。”
宋匡明这才明白了他的话,捻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说道:“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
“圣上,就拿打铁或者织布制衣这些事情来说吧,我们以前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也没有这些东西吗?”
杨东浩接着说道:“臣所想的是,这个技校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鼓励学生们发明实验创造,在各行各业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或者是精进。”
宋匡明点了点头,旋即,他想了想,开口说道:“那这朕的开启民智的计划,岂不是要落空了吗?”
杨东浩想了想,说道:“圣上,臣有一问题想问。”
“你说吧。”
宋匡明点了点头,说道:“对了,给朕先来一碗茶,口干舌燥的。”
“雨荷。”
杨东浩喊了一声,躲在后厨的沈雨荷,连忙快步走了出来,“官人,怎么了?”
“给圣上倒碗茶喝。”
杨东浩笑吟吟的说道。
“这……”
沈雨荷顿时有些惊讶,旋即受宠若惊的说道:“官人,我们这里的东西可以吗?”
在她看来,宋匡明每日住在皇宫里,不论是吃喝,那都是最好的。
这河底捞酒楼里的茶水,宋匡明能喝习惯吗?
“当然可以了。”
杨东浩见她这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瞬间有些无语,对她笑了笑,说道:“没事儿的,你去准备吧。”
“好的官人。”
沈雨荷点了点头,旋即向宋匡明行礼说道:“圣上,请稍等片刻。”
“好。”
宋匡明嗯了一声。
“圣上,我们再说刚才的事情,臣的问题是,圣上所谓的开启民智,第一步是先让百姓们能够读书识字,是吧?”
杨东浩笑吟吟的说道。
“是的。”
宋匡明点头,旋即他补充说道:“杨爱卿,你也知道,如果大宋国内都是读书人,那朕可是养不起这么多人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那些秀才举人们认识字,有些时候也比较麻烦,所以能不能让百姓大众都能够认识字,能够读懂朕所下的通告,但又不需要他们考取功名?”
杨东浩想了想,明白了宋匡明的意思。
这家伙是典型的想捞好处,但是又不想出钱。
“圣上,臣知道了。”
杨东浩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圣上,其实即便百姓大众,都可以读书识字了,而且他们也想考功名,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
宋匡明眉头一挑,不解的看着他。
“很简单。”
杨东浩微微一笑,说道:“只需要将每年考取功名的人数,规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哦?”
宋匡明一怔,他还有些没听懂。
“圣上,现在大宋每年获得功名的那些读书人,他们只要参加科考并且通过的话,就可以获得功名了吧?”
杨东浩只好不厌其烦的解释说道:“假如有一百个人参加科考,而这其中有90个人通过了科考,那这90个人就可以获得功名了,是这样吧?”
“是的。”
宋匡明嗯了一声,这时,沈雨荷将茶水端来,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桌上,宋匡明拿起茶水抿了一口。
杨东浩接着说道:“圣上,那这很简单啊,比如以后所有的百姓都可以读书识字了,并且大家都去参加科考,这个时候,假如有1000个人参加科考,我们只需要下一个规定,比如,今年科考只有成绩优秀的前90人,能够获得功名,那不就行了吗?”
“有道理。”
宋匡明顿时眼睛一亮,拍了一下大腿,说道:“杨爱卿说的没错。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大家都考上功名了。”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杨爱卿,如果是这样的话,朕觉得,你之前所说的学校可以推广。”
“圣上,臣说的是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