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唇枪舌剑 - 大宋:从卖小吃走上强国之路 - 股民小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8章唇枪舌剑

“那既然是这样,这吴再兴之前去找我,又是什么意思?”

杨东浩心里思忖琢磨着。

“石刚。”

宋匡明沉吟了一下,缓缓开口说道。

“圣上,罪臣在。”

石刚连忙从队列中走出来,跪倒在地上。

“石刚,念在吴爱卿替你说话的份上,朕就网开一面,命你戴罪立功。”

宋匡明淡淡的说道:“刚才吴爱卿的话,你也听见了,今年这雪灾,发生在新年这几日,朕也曾经思量考虑过这个事情,就如同吴爱卿说的那样,心里总是隐隐约约觉得不像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今年必须要做提防准备,听见了吗?”

“圣上,臣知道了。”

石刚恭恭敬敬的说着。

“嗯,那朕现在命你暂时担任工部侍郎一职。”

宋匡明淡淡的说道:“至于品级……等过完今年再看,你有什么异议吗?”

“谢皇恩!”

石刚恭恭敬敬说道:“臣没有任何异议,臣一定尽心尽力,将水利工程做好,不辜负圣上的期望。”

“嗯。”

宋匡明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说道:“你退回去吧。”

石刚站起来,回到队伍里。

接下来,吴再兴又接着说起了其他事情。

杨东浩站在队伍,心思却是早就不在这里。

他在想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记得有句话,对于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杨东浩思忖着:“和吴再兴这些老狐狸们相比起来,我还是差的太远了……嗯?”

突然他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回过神来,发现赵洪波等人,再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杨东浩下意识看了一眼宋匡明,发现他眉头紧皱,不满的瞪着自己。

“回禀圣上。”

杨东浩估摸着,肯定是刚才宋匡明点到自己的名字了,他模仿着吴再兴的样子,走出队列,一本正经的对宋匡明说道:“臣刚才在思忖一件事情,有点走神了,真是罪该万死。”

“是吗?”

宋匡明眯起眼睛,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在思考什么事情,想的这么入神,说出来让朕听听?”

“臣刚才在想着,商业部马上要推出一批琉璃,臣觉得,应该让在场的各位大人,先做出来表率,家家户户都安装上这琉璃,在汴京形成一股‘时尚’的风气,这样大众百姓们才会争相模仿。”

杨东浩一本正经的说着。

“琉璃?”

吴再兴等人听的一头雾水。

“时尚的风气?”

宋匡明眉头一掀,皱眉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圣上。”

杨东浩笑吟吟的说道:“我们大宋的民众百姓们,大多数都模仿读书人的行为,比如喜欢背诵一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他们把这样的行为视为‘时尚和骄傲’,而那些读书人又通常以模仿朝中诸位大人为荣,所以臣觉得,如果商业部要推行一些东西的话,朝中大人要是起到了表率作用的话,那么在民间推行起来就很方便了。”

宋匡明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明白了杨东浩所说的时尚是什么意思了,“嗯,你这个想法甚好,只是那琉璃,现在产量不是很低吗?”

“这就得问工部侍郎石大人了。”

杨东浩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之前工部的事情。”

石刚闻言心里勃然大怒,好你个杨东浩,真是任何一个机会都不放过啊,但凡有一点机会就要往我身上泼脏水!

“回禀圣上。”

石刚连忙从队伍中走出来,先向宋匡明行礼,旋即才说道:“那琉璃之前并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工部的工匠们,只是将它当做一个有趣的东西罢了,现在工部已经命人加快速度研究这琉璃的炼制方法了,相信很快就能有效果了。”

“石大人。”

杨东浩笑吟吟的说道:“不知道你所说的这个很快,究竟是多久呢?不会是几年时间吧?”

石刚心里大骂了一句,他明白杨东浩的意思,这家伙分明就是逼自己在宋匡明面前,将琉璃的炼制方法需要多久确定下来。

看着宋匡明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自己,石刚轻咳了一声,淡淡的说道:“杨大人,这就是我工部的事情,相反,如果你要琉璃的话,你们商业部可以自己去做,对不对?”

“石大人,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杨东浩笑眯眯的说道:“不论是工部,还是商业部,都是大宋朝廷的一部,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大宋而做的,我们既然都是同样的目标,那为什么要分开呢?难道不是应该合作吗?莫非难道石大人觉得,你们工部的存在,不是为大宋,不是为圣上效劳,分担解忧吗?”

石刚心里一个激灵,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别看杨东浩这家伙岁数小,但这口舌上的功夫,比起他这种在朝多年的官员不遑多让!

尤其是这番话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