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信使 - 大宋:从卖小吃走上强国之路 - 股民小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9章信使

像是杨东浩如今的官职,那自然肯定是没有直接参加宋匡明的资格的。

不过。

宋匡明之前说过了,如果是有关于“活字印刷术”的事情,可以直接向他禀报。

眼下。

朝会还没有结束。

杨东浩老老实实的找了一个地方站着等着。

皇宫大殿之中。

“……禀告圣上。”

赵洪波从一众文臣中向前走了一步,脸色凝重严肃,恭声对着高坐在大殿正中央龙椅之上的宋匡明说道:“大雪封路,据臣目前所知道的,汴京周围方圆百公里内,俱都是遭遇了百年难遇的雪灾,眼下,至少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来到汴京乞讨避难,还请圣上速速做出决断,要不然,待到这些积雪消融,天气越发寒冷时,恐怕会让这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们殒命。”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臣今天在赶往皇宫的路上,沿路看见至少有数十余人灾民冻毙在了街道两旁啊!”

“圣上。”

宰相吴再兴也在旁边附和说道:“臣也是看见了一些。”

“臣也看见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的说着。

宋匡明的眉头皱了起来,其实在这几天,他已经开始担心这个事情了。

因为今年的这场雪,来的实在是太突然,太大了。

汴京的气候,每年冬天虽然也会下雪,但通常都是比较小的,而且,即便就算是下雪了,最多也就是一个冬天下两三次而已,每次持续时间也很短。

像是这一次这种,一口气连下几天几夜的暴雪情况,真的是百年一遇。

“朕已经安排人进行救济那些灾民了。”

宋匡明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赵洪波等人,皱眉说道:“众位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圣上。”

赵洪波恭声说道:“这眼下距离春暖花开,至少还要两多个月的时间,而这些灾民们,他们目前无家可归,食不果腹,这么多人,如果只是开仓救济,恐怕国库里也支撑不了太久啊。”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宋匡明的心里。

这是他这几天,最为头疼的地方。

宋国每年的粮食产量还算富裕,但实际上,每年宋国大量的读书人,都有国家来养着,再加上官员、军队等等,其实每年不论是国库还是粮食,都是捉襟见肘。

“赵侍郎可有什么好办法,帮朕分担解忧吗?”

宋匡明打起精神询问着。

“回禀圣上。”

赵洪波苦笑着说道:“臣无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臣愿意捐赠一些银两和食物,替圣上分担解忧。”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心里暗骂了一句,一个个都默不作声。

并非是他们不愿意捐赠。

而是但凡遇到灾荒年月时,宋匡明以前都会用这一招,让文武百官捐赠一些。

赵洪波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

无非就是抢在了宋匡明之前说了而已。

所以在众人看来,赵洪波这就是典型的拍马屁——你不说,也会用这一招的。

“罢了。”

宋匡明眉头一挑,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下面的文武百官,心情复杂的说道:“杯水车薪,如果是以前也就算了,毕竟时间也短,但是这一次,就如同赵侍郎你说的一样,时间太长了,哪怕就算是等到春暖花开,那些灾民们可以回去种地了,但也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毕竟,庄稼成熟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到的。”

话音刚落,大殿外面响起一个声音:“圣上,洛阳信使求见,有重大消息汇报。”

“让他进来。”

宋匡明微微一怔,旋即沉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快步从外面进来,小心翼翼站在大殿门口,正打算跪拜行礼时,宋匡明摆了摆手,直截了当的说道:“说,是什么事儿?”

“圣上。”

那信使一脸疲惫,恭声说道:“洛阳方面遭遇了百年难遇的雪灾,方圆百里许多村落都被大雪压垮,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更有许多百姓冻死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由于情况紧急,杨知府在没有获得圣上的批准,就已经打开粮仓救济灾民,特派小人前来禀告圣上……”

“朕知道了!”

宋匡明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淡声说道:“你回去告诉杨知府,朕恕他无罪。”

“是,圣上。”

信使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

“洛阳那边的雪,下了几天几夜?”

宋匡明话锋一转,沉声说道:“你这一路上过来,走了几天?”

“回禀圣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