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南山文会 - 大宋:从卖小吃走上强国之路 - 股民小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南山文会

“很佩服?”

王书生仔细打量了杨东浩一眼,皱眉说道:“杨掌柜,那既然这样,我想向你请教一下诗词,如何?”

“你想怎么请教?”

杨东浩无奈的说道。

“很简单。”

王书生笑了,指了指侯跃白等人,说道:“杨掌柜,今日我们众人来这南山寺,每个人都要根据这南山寺的景色作一首诗,我们将这一次命名为‘南山文会’,我们一会儿参拜完毕后,下山之前就要将各自的诗词拿出来,大家相互比较,看看谁的诗词好,我现在邀请你也加入进来。”

杨东浩明白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采风”,在他生活的那个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很常见,一些文人墨客,三五成群,相约为伴,大家一起出门去某个地方游玩,名曰采风寻找灵感,然后写个游记或者是诗词之类的。

“嗯,我知道了。”

杨东浩点了点头,“意思是只要作一首诗,就可以了,是吧?”

“没错。”

王书生点头,解释说道:“只要在这庙会结束之前,从这里离开,将自己作的诗词拿出来即可。”

“倒是也不用那么费劲儿。”

杨东浩摆了摆手,他现在只想将这群人打发掉,沉吟了一下,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一首诗,说道:“我现在作出来也可以吧?”

“哦?”

王书生一怔,惊讶的看着他,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不过杨掌柜,这庙会才刚刚开始,你倒是不用这般着急的。”

“王兄,这就是你不懂了。”

侯跃白微微一笑,在旁边说道:“杨掌柜这是天赋过人,才华横溢,要出口成诗呢!”

王书生并没有听出来,侯跃白其实是在明夸实贬,出口成诗是所有文人都追求的目标,相对于思忖多日,才拿出来一首作品而言,出口成诗的难度之大,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

这也得是能拿出来好的作品才行,如果只是粗制滥制的打油诗,那几乎人人都能做到。

“候兄,杨掌柜竟然能出口成诗?”

王书生一脸惊愕,难以置信的说道:“这应该不可能吧?”

“能够出口成诗,我记得,只有候兄曾经做到过一次。”

旁边有一人认真的说道:“当年候兄在考取举人功名时,考官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柳树为题,写一首诗词,据说当时考官话音刚落,在众多考生还在琢磨时,候兄第一个就拿出来了作品,并且获得了考官的认可,候兄也是由此一举夺魁,成为当年考生中的第一名!”

侯跃白闻言淡淡一笑,摆了摆手,谦逊的说道:“郭兄你实在太过奖了,那都是陈年旧事了,不值一提。”虽然他这般说,但心里却是得意到了极点。

毕竟。

这可是侯跃白生平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那郭姓书生认真的说道:“候兄,虽然这是以前的事情,但直到现在,依然被许多人津津乐道,所以这也是我们大伙一致公认,你在诗词上造诣最高的原因,毕竟,我们谁也做不到像你那般,出口成诗,根本都不需要思考。”

“过奖,过奖。”

侯跃白呵呵笑着,看了杨东浩一眼,笑着说道:“杨掌柜其实也能做到这一点,比如之前王兄那副楹联,我们都还在思考琢磨下联呢,杨掌柜不是就直接对上来了吗?”

“那自然不同。”

王书生连连摇头,“楹联虽然也难,但如果只对一句,那也算是有据可依,而诗的话,却是难度要大一些,不但要工整,而且还要能经得起细细推敲。”

说着,他一拍手,说道:“有了,我想到了一句……”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皱眉凝神思忖起来。

“王兄这是突然来灵感了。”

郭书生呵呵一笑,对杨东浩说道:“杨掌柜,你也不用那么着急,毕竟,这庙会才刚刚开始,我们谁都还没有琢磨出来呢,你不妨细细推敲之后……”

“巧了。”

侯跃白开口打断他的话,笑吟吟的说道:“郭兄,不瞒你说,我已经琢磨出来了一首诗。”

“啊?”

“什么?”

“这么快?”

“果然不愧是侯兄。”

众人一怔,旋即纷纷赞叹起来。

王书生回过神来,击掌叹道:“这只不过才进庙里而已,候兄竟然就已经想好了诗词,我等和候兄相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侯跃白摆了摆手,用挑衅的目光看了一眼杨东浩,“杨掌柜,我们俩人比试一下如何?”

又要比?

杨东浩有些无语,“侯公子,你想怎么比?”

“你是现在才知道这‘南山文会’的事情,所以只要你在中午出庙时,能够作出一首诗,如果意境能够符合这南山寺的情况,那我们俩人可以将各自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点评一下。”

侯跃白微微一笑,把握十足的说道:“因为我也算是占了一点思考时间的便宜,如果让你现在就作诗出来,也算是太为难你了,我胜之不武,所以我给你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如何?你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侯公子。”

杨东浩摇了摇头,“我觉得,倒也不必这么麻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