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心似黄河水茫茫(1)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雾满拦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心似黄河水茫茫(1)

1.贸易总比战争好

死守孤城,誓不言降。

吴三桂跟皇太极较起了劲。

这时候大明离休老干部马绍愉,悄然出关。

这个马绍愉,是和张若麒一道逼迫洪承畴进行决战,导致了松锦大战的罪魁祸首。张若麒因而被判处死刑,而马绍愉却办理了离休手续,享受正部级领导干部待遇,幸福地回家了。

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盛京。

和皇太极举行了亲切会晤。

马绍愉道:陛下,我家皇上说了,你得每年给我们大明进贡一千张貂皮、一千斤人参。

皇太极曰:小意思,小意思,那么你们明朝给俺们啥呀?

马绍愉道:为了加强两国友谊,大明每年给你们一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陛下你说好不好呀?

好好好,皇太极连连点头:那两国的边界呢?朕建议就以塔山为界,你们家崇祯应该没意见吧?

马绍愉:肯定没意见,只要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就什么意见也不会有。

皇太极又说:还有边贸呢,就在连山弄一经济开发区吧,这你们能接受吧?

马绍愉道:陛下,贸易总比战争好吧?

嗯哪,非常的好。皇太极大吼:拿酒来,咱们这旮旯都是东北人,喝的少了俺不干,你老马敢不喝,就是瞧不起我。

此后一连多日,马绍愉在盛京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刚刚爬起来,又被灌趴下。如此一连多日,最后趁人不备,幸福地溜走了。

皇太极笑曰:这个老马,让喝就喝,可真实在。

马绍愉顺利完成了明清两国的和谈任务,回到北京,向兵部尚书陈新甲作了汇报,呈上工作报告。

陈新甲翻阅着这份和谈记录,看着看着,突然腹内一阵轰鸣,跳起来冲向洗手间。

便密,没大半天的时间他是出不来的。

这时候他的书童溜溜达达进来了,拿起来马绍愉的报告一看:嗯,今天的参考消息,内容比较新颖耶。

立即抄写一遍,以塘报的形式传达下去,注意传达到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不要泄密。

众大臣接到这份报告,擦了擦老花眼,再擦一遍,真的没有看错。这是大明王朝向原始部落奴酋求和的书面报告。

众大臣悲愤无比,齐声吼叫起来:

汉奸!

卖国贼!

立即上朝,将陈新甲围在当中,数不清的手指戳着老陈的鼻尖:你这个大汉奸、卖国贼,竟然敢出卖国家利益,和原始人和谈,打死你个狗日的。

陈新甲大怒:我说你们有没有脑子,现在大明有能力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吗?再者说了,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不可能,皇上不可能卖国!众大臣气势汹汹:把皇帝叫出来问一问。

听到外边的群臣怒吼声,崇祯探头探脑地不敢出来:啥玩意儿?卖国?和谈?我不知道这事啊?我是皇上啊,怎么会卖国呢?这一定是陈新甲搞的鬼。

陈新甲登时傻眼了:陛下,你太他妈的缺德了,明明是你下的旨意,临了全都推到我的头上来了。

陈新甲被斩首。

和谈就这么不算数了。

2.女性生理结构权威专家

听说上次的和谈不作数了,皇太极很是郁闷:明朝咋这样呢,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生气了。

皇太极把七兄阿巴泰叫了过来:老阿啊,你看这个大明,欺负朕啊,把朕给欺负得,好惨好惨啊。

阿巴泰拍着胸脯大叫:陛下休要担惊,不要害怕。等我发起一次小规模的自卫反击战,向崇祯那厮讨个说法。我要问问他凭什么就这么欺负陛下,破坏和平。

毁关而入,直捣衮州。

此后阿巴泰就在山东、河北一带到处闲逛,溜溜达达。开始时崇祯还假装不知道,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传旨:

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回援京师。

吴三桂、马科双双回师,与山东总兵刘泽清会师,由大学士周延儒督师,于怀柔县北吹响集结号,向阿巴泰发起总攻击。

战争一打,大部分明军就纷纷跑路,有的回家了,有的去找李自成了,只有吴三桂、马科和刘泽清这三人不依不饶,跟阿巴泰拼个没完没了。每一次交手,这三人总是搬着一大堆清兵脑袋急忙跑开。

阿巴泰很生气,你们这是蚂蚁啃骨头啊,我才带多少人来?让你们今天砍两个,明天砍三个的,算了,不跟你们一般见识,我回家先。

清兵退走,北京城解除警报。崇祯大喜,允许吴三桂、马科和刘泽清这三人进京,并于殿上设宴,慰劳大家。

崇祯最重视的,始终是吴三桂,堪称信任有加,寄予厚望。当场赐尚方宝剑,关外的事情,就拜托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磕头,抱着宝剑出来,迎面遇到一个大胖子:吴将军,吃了没?

有分教,这个大胖子,名叫田弘遇,乃历史上赫赫无名的实惠派人物。

什么叫赫赫无名的实惠派人物呢?

就是说这个人在当时大名鼎鼎,但他的历史作用为零,忽略不计。而且他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捞得盆满钵满,总之,是一个非常让人羡慕的幸福角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