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4)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雾满拦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4)

这个……张春的脑子彻底被搅晕了,心说这个皇太极,可真有耐性,国书一写就是八封,可是崇祯也奇怪了,怎么就不说回个口信呢?

原始人达海赢了第一局,趁胜追击:张春,你大明崇祯,摆明了是个昏君,贪财如命,心眼比针尖还小,残民以逞,生灵涂炭,天下俱反,天怒人怨,这我有说错吗?

胡说!张春怒声回答:我大明天子,最是英明神武,只是臣属无能,私心泛滥,才导致国事一败如斯。

原始人达海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会搞一堆无能臣子扎堆的朝廷吗?你总该听说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吧?

这个……张春鼻尖冒汗,无辞以对。

于是原始人达海又赢了第二局。

然后进行第三局。

原始人达海主动出击:张春,你还犹豫什么,弃暗投明吧,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任何时候都是张开双臂,欢迎他那犯了错误的孩子回来。

少来!张春都快要气死了: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更二夫,你们趁早死心吧。

原始人达海:可是你并不是女人耶……

张春一扭头:说什么也没用,你就拿我当女人得了。

皇太极在一边看得咯咯直乐:来人,把这个老女人拖下去,关到小黑屋子里边,让他认真反省。

14.白投了一次降

张春被关在小黑屋子里,进入了绝食状态。

生不食奴酋之食,张春要饿死自己,守护士大夫之清节。

眨眼工夫他就饿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三天,忽然嗅到酒肉的飘香,就见门一开,皇太极乐呵呵地进来了:老张,朕陪你喝一杯?

当时张春的眼泪就下来了。

说起张春这个人,实际上他是大明官场上的失败者,虽然他个人的能力不是太足,但秉性却是非常正直的。但正因为他正直,所以不容于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处处遭到排挤。大明朝是把最倒霉的官员发配到辽东来的,稍微有点恃仗的官员,根本不沾这活,只负责站一边破口大骂。

总之,大明朝的官场规则就是,干得多,错得多,不干活的青云直上。再就是一个人干活,两个人站一边看,三个人扯后腿捣蛋,而张春,就是这个干活的倒霉蛋。

人心都是肉长的。

张春辛苦辛苦干活,来前线督军,冒生命危险和士兵们一起冲杀,可落得的评价却是一个又一个差劲,要说他心里对崇祯皇帝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那般地尽心尽力,崇祯只当他猪狗不如。

他破口大骂皇太极,皇太极却仍然这样对他热情如火。换了崇祯皇帝,他骂一句试试?只怕他满门老幼,都得被拖到刑场上去千刀万剐。

思前想后,张春不由得大放悲声,情不由已地跪在皇太极的脚下:陛下,老臣愿为你效忠。

皇太极大喜:美发师,进来,给张爱卿剃条猪尾巴辫子出来。

张春吓了一大跳:不不不,陛下,我投降是投降了,但陛下不能让我剃发。

为啥呀?皇太极笑眯眯地问。

因为,张春解释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以乱来的。

瞎说,一定要剃,皇太极揪住张春。

不行,坚决不能剃。张春拼全力挣扎,宁死不从。

皇太极气坏了:你说你这个人,都已经投降了,怎么在这点小事上唧唧歪歪?

投降虽然是变节,但自古贤臣择明主,这我心里还是能够接受的。张春解释道:但是剃条猪尾巴出来,那是从番俗,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胡扯,皇太极生气了:猪尾巴辫子怎么是番俗呢?明明是咱们大中国的良序公俗。

张春气道:陛下别胡搅了,这明明是番俗嘛。

明明不是。

明明是。

双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皇太极真的发火了:来人啊,把这个不肯遵守我中华良序公俗的老顽固,拖到喇嘛庙里关禁闭,让给他朕认真反省,什么时候他想通了,什么时候就放他出来。

倒霉的张春,白白地投了一次降,又被关进了喇嘛庙里。

此后他就住在喇嘛庙里,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吃斋礼佛,闲敲木鱼,老死于庙中,到死也没有剃发。

士大夫,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任何时候,这条底线也不容践踏。

这就是大明王朝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摊上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崇祯皇帝,生生地以残酷的绞杀之手段,替满清王朝扫平了这道由人心构筑而成的国之屏障。

15.第二次民主选举

四万援军被歼灭,主帅张春被弄到喇嘛庙去反省,妹夫吴襄逃之夭夭,撇下大舅哥不管了。大凌河的祖大寿,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真的是听天由命。

中原大地,官兵四处合围,和流寇们撕扯成一团,再没有人问及大凌河的生死,只有祖大寿率一万五千人死守孤城。

眨眼工夫,大凌河就已经被围两个多月了。

城中粮米殆尽,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老百姓们却是饥饿难耐,每天黄昏,就揣着菜刀出门纳凉。大家都坐在屋檐下,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看着看着,突然有谁饿得挺不住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众乡邻立即一捅而上,菜刀抡起,噼里咔嚓,转瞬间的工夫,地面上已经空空如也。那饿昏之人已经被乱刀分尸,众乡邻一家一块,抱着回家生火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