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3)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雾满拦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3)

黄台吉这名字,一听就没文化,而且透着浓浓的原始森林的味道,不可能代表先进的文化。而皇太极则不然,首先“皇”这个字就深得人心,大明朝的中国人,做梦都想着当皇帝,而太极呢,太极两仪生四象,太极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之所在,那绝对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这个新改的名字,必将带给世界以强烈的冲击。

思想理论建设第二步:皇太极不再叫大汗了,改称皇帝。

皇帝都有个名堂的,不可以乱叫,所以皇太极替自己起了非常棒的好名字,叫做:宽温仁圣皇帝。

皇帝跟大汗相比,孰高孰低,那是一目了然的。再牛气的大汗,说到底也不过是深山沟里的原始部落酋长,哪比得了皇帝,更何况这个皇帝还宽温仁圣,那就更加没法比了。

思想理论建设第三步:女真人不叫女真人,改族名为满洲。

满洲这个词,纯粹是皇太极想象力过于丰富,凭空杜撰出来的怪异新名词。之所以杜撰这个词,那是因为女真这个民族,与汉民族的仇恨太深了,早在宋朝时代,岳飞打的金兀术,就是众所周知的女真人。要知道民间评书世世代代教育着中国的民众,就连三岁的孩子都惦记着踹营杀金兵,可是野猪皮偏偏给自己的国家起名叫金国,这不明摆着找打吗?

从此金国改名,称为“大清”。

但是这个思想理论的建设工作,虽然重要到了不能再重要的程度,可却是急不得,要慢慢来。

至少要花费十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桩闹心的工作。

但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正式称呼野猪皮匪帮为清兵了,这将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称呼,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皇太极的认识。

皇太极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现在我们知道一手就是这个思想理论建设,另一手呢?

另一手,就是打打打!不打出个名堂来,这事没完。

12.东北人贼拉爱和平

但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思想理论建设,这两件再重要,也得往后排。

当前最重要最重要的工作,是努尔哈赤的葬礼。

哀乐,皇太极带着哥哥弟弟们正要开哭,这时候有人跑来报告:报告首长,城外有个喇嘛僧,说是奉了袁崇焕之命,前来吊唁来了。

喇嘛僧?吊唁?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皇太极当即下令:来的都是客,有请喇嘛僧。

谁都知道,这个喇嘛僧,是前来刺探虚实的。可是皇太极也想从他口中了解一下袁崇焕的动向,当然要以礼相待。

喇嘛僧见了皇太极,合十叩安,呈上书信。

皇太极读了信,说道:看这两封信中的意思嘛,袁崇焕是要求罢兵和谈。欢迎,欢迎,咱们东北人贼拉拉地热爱和平,我们不称霸,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也就是说,和平的大门,始终对你们明朝敞开着,任何时候你们期望和平,在我们这里都不会失望的。

喇嘛僧道:请大皇帝慈悲生灵,免动干戈,功德无量。

于是皇太极命人立即写书信,也给袁崇焕送去。

袁崇焕收到书信,理所当然地把信使骂了个半死:你们这是讲和,还是下的战书?要是讲和,首先就得承认你们是一个原始部落,要以谦卑的口吻,恭敬的语气,恳请大明天子恩赐和平给你们。一口一个后金大汗,后金大汗是个什么玩意?没听说过。

双方就这样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书信往来,开始和谈。

任谁都知道,这个和谈,只是双方暂时的缓兵之计。袁崇焕一炮轰掉了野猪皮的老命,皇太极能跟他有完吗?女真人闹到这份上,大明朝会跟他有完吗?所以这个和谈,只是双方重新积蓄力量,筹备下一阶段战事的过程。

袁崇焕心里这么想着,就写信向朝廷报告。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朝廷接到书信,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哭天抢地,满地打滚,好像死了亲爹一样的放声号啕:陛下,不能和谈啊,和谈是卖国,是汉奸,咱们可不能当汉奸啊……

写信给袁崇焕,严厉斥责:袁崇焕同志,请注意你的立场,难道当个汉奸对你这么有吸引力吗?赶快悬崖勒马吧,回到人民的怀抱里来。

袁崇焕遭到斥责,心情极是郁闷,心说后方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噢,不和谈,不和谈也行,那你过来打啊,你他妈的缩在炕头上,就知道骂大街,我发什么神经呢,怎么想起来为这些人卖命干活?

事实上,明朝落后的战争体制决定了,大明朝对后金构不成任何威胁,最要命的是这个国家的逆淘汰体制,袁崇焕自从单骑出关,就将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皇太极的清兵,而是大明王朝那心理极度阴暗的国家心态。

袁崇焕的想法,是趁议和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筑锦州、中左和大凌河三座城池,而皇太极呢,则是想利用这段空隙,拿下朝鲜。

朝鲜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类似于现在的经济特区。负责拿下朝鲜的,是二贝勒阿敏。

阿敏去了没多久,就带着朝鲜国王李倧回来了。

皇太极大喜,亲自下殿来与李觉聊天:老李,你为什么老是帮着明朝,跟我们后金过不去?

李倧答曰:陛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啥叫后金耶。

皇太极纵声大笑,曰:老李,你回国后,一定要珍惜咱们两国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结而成,来之不易啊。

李倧很是困惑:陛下,这后金是中国,那明朝又是什么呢?

明朝啊,皇太极叹息道:那是一个伪政权,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不服王化啊,朕这边正在苦口婆心,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他们迷途知返,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老李啊,你闲着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帮朕劝劝他们。

一定的,那是一定的。李倧昏头涨脑地答应,捧着皇太极送他的一大堆人参、鹿茸、乌拉草,打马回国了。

送走李倧,皇太极回到御座上,叹息道:诸位爱卿,这明朝伪政权,脑筋比花岗石还要顽固,坚持不肯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爱卿们,你们说这可咋办呢?

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众大臣举手高呼。

ok,皇太极目光炯炯,环视众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正义,我现在命令,八旗出动,与朕拿下锦州城。

13.自由属于后金人民

皇太极亲自出马,率领大清众多的战将,德类格、济尔哈朗,阿济格为前队,岳托,萨哈廉,豪格为后队,皇太极亲统中军,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取路大小凌河。大军行至锦州城,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饭还没有煮熟,就见有使者从锦州城方向络绎不绝而来:这些使者都是锦州城的大明守将赵率教派来的:报告陛下,赵率教问你家有没有女儿,他有个儿子还没有结婚。

皇太极笑曰:大明朝这些怪人,为使缓兵之计,什么怪招都使得出来。不理他,咱们吃饭,今天的伙食不错,有回锅肉耶。

这时候赵率教不光是跟皇太极胡扯,还派了人急奔宁远城袁崇焕处求救。

袁崇焕见了书信,笑道:皇太极这家伙,跟他爹野猪皮一样,最喜欢打运动战。别看他围着锦州城闹得欢,你一个不留神,他就奔咱们宁远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