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两个时代的战争(7)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雾满拦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7章两个时代的战争(7)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其部总兵徐尚朝进犯浙东,至永康,扬言以绛雪献者免。邑人聚谋以绛雪纾难,绛雪遂行。行至三十里坑,投崖死,一邑民命赖以保全。

天才女诗人吴绛雪就这样死了。

她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永远也读不完的回文诗。

而此时,台湾郑经的战船已经在福建沿海登陆,正式向耿精忠部发起了冲锋。

郑经是反清复明的,又是耿精忠邀请来的,他们理应是一伙的啊,怎么郑经反倒向耿精忠开炮?

这个事……是这个样子的:说起这个郑经,却是一点也不正经。这厮出身于延平郡王府,父亲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身为民族英雄的儿子,你好歹给亲爹长点脸吧!可是郑经这厮却不肯,反而干了一桩极其火爆的怪事。

这厮有个奶妈,姓董,江湖人称董夫人。可是忽然有一天,不正经的郑经和董夫人上了床,生出一个孩子来。当时郑成功正卧病在床,听到这个奇怪的消息,气得用力咬自己的手指头,然后就死掉了。

临死之前,郑成功悲声大叫:

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呼!天呼!何使孤臣至于至极也!

此后郑经接了父亲的班,出任台湾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继续奉行大明的国号。

接到耿精忠的盛情邀请信,邀请郑经来大陆开闹,郑经大喜,立即组织军队出发。正在这时,耿精忠又以盟主的身份,册封郑经为“大将军”,还弄了块好大的印,派人给郑经送去。

当时郑经就火大了,说:这个小耿到底是啥人呀?他有没有搞错?我家可是皇上亲封的延平郡王耶,怎么让这个小耿给降回到大将军去了?

打!

郑经决定干掉小耿,只与吴三桂联手,可是突然又发现吴三桂更能搞怪,居然弄出来个周王,郑经更晕了。于是上岸之后,他不管三七十二十一,逮谁打谁。

东南沿海,乱作一团。

这时候只差广东还没有闹起来。

可马上就会开闹。

25.七十造反更稀奇

镇守广东的是尚可喜,理论上来说,这老尚有一千个、一万个开闹的理由:

首先,老尚和老吴是铁哥们儿,战场上打出来的交情。

其次,老尚的大儿媳妇,是耿精忠的妹妹。

再次,老尚二儿子尚之孝的女儿,嫁给了耿精忠的大儿子。

总之是血连血,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

所以吴三桂起兵当初,就立即派了两个使者,揣了一封信赶到广东,信上说:老尚,时辰已到,开始!

可万万没想到,尚可喜看了信之后,说道:老吴啊老吴,你有没有搞错?你已经62了,我老汉也已经70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造反更稀奇,都这把子年纪了还闹腾个不休,会让人家笑话的……当场吩咐,将那两个使者,一人一条绳子捆起来,送到北京城去。

于是这两个倒霉使者就被押送到了北京城。康熙皇帝大喜,亲笔题词曰:向尚老王爷学习。并将广东方面的军事工作,全部委托给老尚负责。

可是尚可喜,实在是太老太老了,70岁的老头,搁现在也进养老院了。还要逼着老头排兵布阵冲锋打仗,快饶了他吧。

于是尚老头就琢磨,要不咱们这么着?我先办理退休手续,让儿子接掌王位,小事我就不管了,碰到孩子解决不了的大事,我再帮着参谋参谋吧。

可是有一桩麻烦事:这老尚,年轻的时候被阴煞缠身,有隐疾,绝望地去破庙里寻死上吊,幸好遇到一个老道,给了他一只木匣,收了阴煞。从此以后这老尚就在床上发了飙,敞开来生,一家伙生出来80多个儿子。这么多的儿子,把王位传给哪个儿子最妥当呢?

传给老大尚之信如何?

按年龄,应该是传给尚之信的;而且这尚之信,非常的霸道,有王者之气。古书上说,这个小尚,时年已经39岁,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临阵遇危,瞋目一呼,千人俱废,故终身无劲敌。

就传给老大尚之信了。

传你就快点传吧,偏偏老头们做事的时候,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哪怕是已经决定好了的事,还要考虑过来,再考虑过去。尚可喜70岁了,大脑已经钝化,凡事拿不定主意,就叫来幕僚金光,跟他商量这事。

尚可喜:老金你看,我就把王位传给老大尚之信,你看如何?

金光:……理由呢?

尚可喜:……理由当然是……老大素有神勇,力敌千人,这可是带兵的好苗子啊!

金光:……我倒建议……应该传给老二尚之孝。

尚可喜:……为啥呢?

金光:王爷,你真的不知道吗?

尚可喜:知道……什么?

金光:尚之信看似勇猛无敌,实际上……他有隐疾。王爷你要知道有隐疾,对男人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尚之信别看表面上凶悍,可如果一遭遇到压力,就会立即疲软崩溃,到时候……

尚可喜:老金,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老金你不清楚,这个隐疾嘛……是我们尚家的家族性遗传疾病,是任何医生也治不好的。除非拿上我怀里这只木匣子,可现在这只匣子,是决不能给他们的……

金光这段话,在古书上是能够找到原文的,原文说:安答刚而内虚,勇而寡谋,若嗣位,必不利于国家……细节上还是能扣上的。

这本古书的名字叫《觚剩》,上面还说,当尚可喜和金光在屋子里嘀咕的时候,大儿子尚之信正在门外偷听,突听金光戳穿了他的隐疾,当时尚之信差一点没疯掉。再听老爹说,他这种病,只要把那只木匣子佩在身上,隐疾就能好,可这只木匣子,死老头偏偏不给他……

有分教,儿子一怒,老爹犯怵;兄弟打架,媳妇害怕。从此尚可喜这原本是非常和谐的一个家庭,就因为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

26.秘匣之魅

尚可喜向康熙打了报告,要求二儿子尚之孝接班。

康熙批阅:准奏。

于是二儿子尚之孝欢天喜地地准备登上王位,他的媳妇正在旁边帮他打扮,这时候大哥尚之信进来了。尚之孝尴尬地叫了声大哥。

大哥尚之信嗯了一声,伸手摸了摸弟媳妇的脸蛋,说:大哥最喜欢的就是你这滑嫩嫩的脸蛋,来,让大哥再亲一个……啵的一声,已经送过去一个火辣辣的热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