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隆武悲歌(3)
40岁:首长高杰遭徐州总兵许定国的美人计暗算,被杀身亡。同一年,与首长夫人邢氏合兵攻杀雎州,计杀全城百姓十一万九千八百人,并斩杀雎州方圆百里所有活物。因为政治立场坚定,杀人勇猛,得蒙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引荐,升任大明徐州总兵。
41岁:正式脱离南明伪政权,弃暗投明,成为顺治皇帝与摄政王多尔衮领导之下的一名普通战士。
42岁:负责昆山斩首行动,计杀昆山百姓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二人,昆山城空。
42岁:负责江阴斩首行动,计杀江阴百姓十七万两千六百人,江阴城空。
42岁:负责嘉定首次斩首行动,计杀嘉定守城军民三万人,嘉定城空。
42岁:负责嘉定二次斩首行动,计杀回城居民两万人,嘉定城再空。
42岁:负责嘉定三次斩首行动,计杀返城居民两万人,嘉定城三空。
42岁:因为作战勇猛,执行上级命令态度坚决,对大清国赤胆忠心,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晋升为江南巡抚。
42岁:负责福建斩首行动,强夺建昌府,飞渡仙霞关,乘胜追击南明伪政权,于汀州抓获南明伪帝唐王朱聿键,斩于福州。
43岁:负责广州斩首行动,亲率三百名别动队师出惠州,潜入广州,击杀城中南明守兵,擒获南明伪政权隆武帝朱聿鐭,将其缢死。这已经是李成栋为大清朝除掉的第二个南明皇帝了。
47岁: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对大清朝廷忠心耿耿,升任广东军区司令员(两广提督)。
48岁:发表告全国人民书,正式与大清侵略者决裂。从此步出黑暗,走向光明,加入到了反清复明的伟大事业中来。
48岁:因为对大明赤胆忠心,对大清侵略军怀有刻骨仇恨,立场坚决,斗志昂扬,被南明永历帝倚为国之干城,晋升为惠国公。
48岁: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旌麾北下,如秋风扫落叶,清廷反动派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之境。正当捷报频传、胜利在望的时候,不幸的消息传来:永历皇帝的好儿子、南明王朝最勇敢善战的战士、对南明最为赤胆忠心的领导干部李成栋,不幸跌入路边的小水坑里,溺水身亡。山河呜咽,天地同悲,哀悼这位斩首专家的去世……
这就是李成栋。
他始从贼,再投明,复投清,又投明,一生中杀戮无数,死于他手中的无辜百姓逾百万之众。
他生来就是破坏专家,是炸药包,是手榴弹,是核子武器,是毁灭天才。他的人性已经全部为暗黑的污垢所覆盖,良知荡然无存,在屠杀及毁灭的领域里他是天才,始终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但如果沾上点哪怕是稍微有一点点建设性质的工作,他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淘汰。
李成栋的老首长、翻山鹞高杰一辈子杀人无数,为非作歹。刚刚天良发现,想为国家做点事,就马上被人杀掉。
轮到这位李成栋,就更是离奇。他替清朝干活,血屠江南的时候,身体比牦牛还要健壮,可刚刚准备反清复明,路边的一条小水沟都能淹死他。这种只能破坏、毫无建设性的嗜血狂魔,谁能拿他有办法?
然而,像李成栋这种破坏性的人才,落在李自成手中,就是一味地夺命狂奔的流寇;落在儒臣史可法手中,就是逆来顺受的顺民;而当他落在洪承畴的手中之时,他就成为了大清王朝用以摧毁汉民族抵抗心理的绝杀之凶兵。
9.昆山炎武之战
说到王佐之才,大明这边其实并不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养育了不可胜数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洪承畴快刀斩乱麻的做法的,绝不止一个两个。
比如说大学者顾炎武,他最早就发现了洪承畴的斩首行动。
顾炎武,就是那位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老学究。该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灭亡不灭亡,小事一桩,不值得老百姓流血卖命。因为国家只是暴力机器,如果有谁竟然为了一架镇压自己的暴力机器流血卖命,这明显的是脑筋不够用。
但是,如果汉民族面临着存亡之险,这事可就是大家的责任了,为了民族的生存,每一个人都应该撇下老婆孩子,走出家门,自愿牺牲。
比如这一次大清女真族入主中原,对汉民族形成了灭杀之态势,所以顾炎武扔下书本,让课堂上的所有学生们集合起来,由他训话,号召大家去和清廷拼命。正训得慷慨激昂,忽有昆书来信,迎请顾老先生赴昆山主持抗清救国大事。
昆山抗清热潮的爆发,始自于多尔衮颁布的剃发令。如果没有这道命令,昆山的书呆子们是不会和多尔衮较真的,因为孔子说过的:以夏变夷者,夏也。以夷变夏者,夷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哪怕是异族人主宰了天下,但只要他遵守大中华的公序良俗,尊老爱幼,五讲四美,这也无所谓,因为这意味着汉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仍然存在着。但是多尔衮的这道剃发令,明摆着是以夷变夏,要彻底灭亡汉民族。
于是昆山的书呆子登时愤怒了,聚集起来,游行示威,非暴力不合作,表示强烈抗议。正抗议着,县丞阎茂才派出了八百里快骑,去向洪承畴递降书,并代表昆山人民向清兵——实际上就是流寇——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昆山人民欢迎你……
这下子昆山的书呆子火大了,顿时鼓噪起来,蜂拥冲入县衙,逮住县丞阎茂才一顿暴打,活活将这个家伙打死了。
然后书呆子们开始布置昆山的防务,忽然想起来顾老夫子的谆谆教导,就立即修书,请顾老夫子来昆山主持战事。
顾炎武大喜,就去和母亲告别,叩头说:娘,儿子此去,不会再活着回来了。
顾炎武的母亲欣慰地道:儿子,你娘我虽然只是个村妇,可也曾受过朝廷的表彰,这说起来也算是受过国恩了。你去你的好了,如有变故,你娘我会自尽的。
于是顾炎武辞别母亲,带着弟子们匆匆去昆山赴死。可是他迟到了一步,怪物李成栋比他先到。
昆山之战,是愚昧对思想的反动,是奴性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刻骨仇恨,是大老粗对知识分子疯狂的报复。攻城的一方是清一色流寇,守城的一方是清一色书呆子。人说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但这脊梁骨再坚硬,也经不起一群大老粗抡刀猛砍。
再说李成栋那厮,当初史可法在世的时候,慑于其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他心中的兽性为这高贵的人品所压抑,表现得很是乖巧。但这种乖巧只是出自于一种恐惧,而非是天性与良知的流露。所以当史可法死后,李成栋为寇多年的邪恶魔性,霎时间就失去了控制。
仇恨!
举凡愚昧与邪恶之人,对知识与自由都怀有一种无可言表的刻骨仇恨。
这种仇恨,从来只会发泄到知识分子的头上。
先以铁骑围城,对反抗者不分老幼,一律诛杀,而后杀入城中,大肆屠城。一时间血腥弥天,尸横满地,昆山城中的百姓,尽被李成栋这厮杀光。
于城外看到这情形,顾炎武打了一个激灵,猛地醒悟:李成栋这么狠毒,定然是洪承畴的授意。他这是有意的,存心要用最残暴的手段,将汉民族的反抗意愿彻底斩除。
这是斩首,斩杀汉民族希望所在的思想与传承。
当下顾炎武沉吟道:我不能上洪承畴的当,如果我死了,不唯我顾家没有了后代,而且汉民族的思想传承断绝,再也不会有希望了……
于是顾老夫子返回家中,却发现母亲已经绝食身亡。他掩埋了母亲的尸体,悄然离开了家乡。
从此顾炎武奔走天下,每到一处,都更名改姓,娶一个女人,等人家怀孕之后,留下骨血,他老兄悄然离家出走,撇下孩子让老婆自己想办法养大。他则奔走天下,到处宣传,号召人民起来,起来,推翻满清异族的统治。
顾炎武的斗争要坚持很久,很久,要隔几十代人,才能将汉民族的希望孵化成形。
10.恐怖妖僧
有一路抗清人马,最难摆平。
这座城是江阴,书生许用号召百姓起来反抗,远近响应者数万人。城中的典吏阎应元,曾因平海寇而立过功,被提拔为英德县的主簿;却又因为道路不通,没有去上任。于是城中百姓公推阎应元主持抗战。
早在攻打南京之前,多铎曾经琢磨着攻下江阴,于是派了降清的许定国。这厮曾用美人之计将拐走了李自成二奶邢氏的翻山鹞高杰杀掉。但当他来到江阴城的时候,却发现城门大开。
许定国大喜,当即策马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