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唐报出世 - 唐门师姐在大唐 - 白绝风华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唐报出世

转眼间,早已经过了石榴花开的季节,六月在越来越长的白昼中悄然来临,农忙也在没有一滴春雨的滋润下悄悄完成,只有荷花还烈日下探出个头来,似乎是在享受着一年之中难得的花开季节。

花闲人忙,入了夏之后,唐一笑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虽然在外人看来,此时唐一笑必定是春风得意,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同时扮演两个人,还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就算是唐一笑,也感到了由衷的疲惫。

“没想到,你当日给我的回礼竟然会是现在千金难求的聚气散,这下好,原本还想要你承我一个情,现在倒是我欠了你好大一个人情。”

胡不归还是那副打扮,一身黑衣,腰挎长刀,全身暴露在烈日之下,原本肤色就接近于古铜色,现在唐一笑丝毫不怀疑,过了这个夏天,他恐怕还得再黑上一个色调,最后和这身黑衣完美地融为一体。

“不过是一瓶丹药罢了,哪里称得上人情?”

胡不归大笑着摆手,“你是不知道,前些日子我去牛眼山剿匪,没想到那匪老大竟然来了个临阵突破!我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气势逐节拔高,硬是突破成了绝顶高手,力量和速度都决不可同日而语,要不是你这瓶丹药和我腕上的手弩,只怕你就要见不着我喽。”

胡不归说得轻松,可唐一笑却能听出其中惊险,再看向胡不归的时候,捕捉到了他肩背处的不方便。

“受伤了?”

“小伤。你别看他是个绝顶高手,可我也不是没有收获,我感觉应该就在这几天了,最迟一个月,我肯定能够突破,哈哈!我卡在这一步可是许多年了,这次生死之中终于有所感悟,可不是承了你的人情?”

唐一笑脚步一顿,从怀里接连摸出两个小瓶子,抛给了胡不归,“一瓶小还丹,一瓶聚气散,功效你知道。”

想了想,唐一笑又补充了一句,“不用替我省,虽然养你我还养不起,但供药我还是供的上的。”

胡不归哭笑不得。

小还丹和聚气散虽然在平民百姓眼里还十分的陌生,但在江湖里,绝对是最近名声叫得最响的。

前些日子,在唐一笑的授意下,百草堂办了一个江湖和黑道间的拍卖会,重头戏就是这两种丹药。

自己的地盘上突然涌入这么多的江湖人,身上还都怀揣着数目不少的金银,为的是什么,胡不归不可能不知道。

毕竟都要“被养”了,胡不归自然不能跟唐一笑客气,直接将丹药揣进了怀里。

“对了,《唐报》的样品出来了,在我府上,你什么时候来过过目?”

扯皮打趣得口都干了,胡不归才开始说正事。

“现在人多眼杂,我不能被别人看见,等晚上……大都督不是从府上来的吗?”

唐一笑顿时觉出不对来了,斜着眼睛看向胡不归。

样品自然在胡不归府上,他为什么不直接带来,反倒要她去他府上看?

胡不归自觉失言,咂咂嘴,“呃,就这么说定了,晚上你可一定要来,我可是给你留了葡萄美酒,老规矩,我备酒,你带菜。”

胡不归使出了胡搅蛮缠的招数,唐一笑只好败退。看着这位平日里都霸气得不行、现在却耍赖卖乖的大都督,唐一笑哭笑不得,这叫她怎么好拒绝?

……

月上中天,万户无声,分明已是宵禁之时,可大都督府的屋脊上竟然有一个灵巧的身形在攀跃翻飞,实在可以称得上是艺高人胆大,起码在这洛阳城,还没有第二家敢在胡不归的府上如此嚣张。

最要命的是,这人浑身还散发出一种饭菜的香味儿,简直引人口水直流,腹中咕咕作响。此等行为举止,无异于锦衣夜行,然而奇怪的是,这满府的人,竟无一人发现这人的踪迹,实在是不得不道一句厉害!

“我记得有人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惜的是,我有西域的葡萄美酒,却没有合适的夜光杯,不怕委屈了美酒,倒是怕你嫌弃。”

胡不归轻车熟路地翻身上了自家屋顶,手中提着一只酒坛,说话的声音不大,可在这么寂静的夜里,虫鸣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声音绝对能传遍内院,只是没有任何守卫过来,想是提前吩咐过了。

“能有的喝就不错了,还那么穷讲究?不过我看大都督也不像是个缺钱用的,总不至于连夜光杯都买不来吧。”

唐一笑盘腿坐在人家的屋脊上,怀里抱着嚣张地散发着香气的一品楼特质食盒,直勾勾地盯着人家手里的酒,嘴上却揶揄着人家买不起夜光杯,此等行为,也着实是令人气愤,可话里的亲近意味又叫人生不起气来。

胡不归显然有些哭笑不得,“那可是夜光杯,稀世奇珍,你说得倒像是买个馒头似的简单。”

“欸!谁说买个馒头就简单了?你要想买我一品楼的馒头,那可有的等了,未必就比买个夜光杯简单吧。”

“你还说?我可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日不知是哪个亲自给我送的请柬邀我去赴宴,等我去了之后却连人的面都没见到,还饿着肚子领了号牌,等回府之后我才想明白,我这是白白为某人站了场子了。结果现在某人不仅不感激涕零,还要埋怨我只有酒没有杯,你说,这人是不是太坏了?”

胡不归倒是说得绘声绘色,可惜的是,这个“某人”真的是一点都不肯配合,任胡不归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她自岿然不动,一边品着葡萄美酒,一边像是欣赏着胡不归的精彩表演一般,虽然银面遮住大半边脸,可嘴角却是明晃晃带着笑的。

自顾自地说了半天,胡不归也不在乎唐一笑接不接他话,只是看唐一笑笑,他也笑,越说越笑,从刚开始的嘴角带笑,到最后的哈哈大笑。

有酒有菜有明月,有说有笑有朋友,不知不觉间,已是晨光熹微。

等带着《唐报》的样品离开大都督府的时候,唐一笑不禁有些无奈地摇头苦笑。

她又不是真的能分裂成两个人,这样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就算她能靠调息恢复精力,可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人总还是需要真正休息的。

胡不归啊胡不归,她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

两天后,《唐报》仿佛一道惊雷一般,炸响在洛阳城。

“李大人,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啊?”

“唐掌柜,你实话跟我说,这个《唐报》是不是你搞出来的?”

“李大人觉得这《唐报》如何?”

唐一笑不答反问,虽然这两天听说了无数关于《唐报》的风评,但为官者亲口说出来的,必定是最直观的。

“唐掌柜,你这可是犯了大忌啊!你、你怎么能把官文书的内容公开啊!?”

“李大人请稍安勿躁,此事并非无先例。早在约三十年前,《开元杂报》便已经将条条奏疏整理成了时报,如今《唐报》也是在仿照《开元杂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罢了,哪里有李大人说的那般严重啊?”

《开元杂报》其实并不是一种报纸的名字,而是李隆基即位后,在长安设报局,用以向地方传达中央指示和律令变更、朝廷大事的官文书,并没有官方的名头,但是因为出现在开元年间,为了叫着方便,时人便称之为“开元杂报”。

李大人显然急得都要火上房了,满脸通红地冲着唐一笑压着声音喊,“还不严重!?你可知道,那是官文书,是朝廷文书,是陛下赐予百官瞻看的东西,哪里是那些草民黎庶能看的啊!?当年《开元杂报》也只是在官员之中流通,可你竟然把他们公然流传到了民间,你到底是要干什么!?”

“冷静冷静,李大人可听过一句话,叫做‘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