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性格影响出路,改变本性出路有天壤之
第9章性格影响出路,改变本性出路有天壤之别(1)
性格决定命运并影响出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先立思想,然后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性格寻找出路,最后获得成功,但在成功的路上也会因为性格的因素而阻滞重重。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保持好的本性,摒弃不适合的个性,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
性格是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
生命的宝贵,在于它延续而来的历史太悠久了,它使每一个存在的人感到庆幸、自豪、惊讶和珍贵。然而死亡给生命规定了存在的界限。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建造人生的丰碑,成为每一个人孜孜追求的目标。虽然个人的存在被限定在生命界限内,但是在悠长的历史之光的照耀下,它有了社会和历史的意义,个体发出的瞬间光明也得以连成一片,个体价值的意义又构成了人类永恒的历史。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99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世纪人物”,这位物理学和数学天才拓展了人类的思维,开辟了科学技术的新领域,未来的人们将看到他为人类认识宇宙的本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然而,爱因斯坦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主要不是因为他的天才,而是因为他的个性。对于大多数人,包括爱因斯坦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来说,其生活的每一点成就,无论是辉煌的业绩还是微小的收获,更多地取决于人的个性,而不是其他任何单一的因素。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我们可以认识某人的性格特征,并在必要时对其做一定程度的修正,但人的基本性格可能取决于基因中某些固有的因素,就像我们眼睛的颜色一样是不可改变的。
人,是天地之心,是万物的灵长,但是,人类自从睁开双眼的那一天起,就为命运所困扰,人类的历史也就成了与命运进行永不妥协的斗争的历史。什么是命运?一般说来,命运是个人无法把握的寿夭祸福、穷通贵贱。
日常生活中,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际遇,同样的智商,但最后,一个人成功了,而另一个人却失败了,为什么?这就是两种性格,两种命运。一个人的行为受性格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影响和左右,而一个人的行为又极大地决定着他能否取得成功。班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可能获得成功的人,因为他们往往不会注意周围人的性格特征,这样也导致了他们不会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一流的推销商、教师、大夫、心理专家、经理、律师、政治家,他们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解读自己与别人的性格。
性格虽然具有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后天的塑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自古英雄出磨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智者与愚者的不同归宿。塑造性格的主动权,在我们的手中。把握了性格,也就把握了命运。
美国公布了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美国近20年来政界和商界的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我们知道情商的要素基本上都包括在性格之中,因此,我们说性格是决定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过去的历史中,由于机遇不平等,性格的因素还不是那样重要,但在今天,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同样的机遇同时摆在人们的面前,人与人的性格不同,对待机遇的态度也不同,于是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21世纪,年轻一代人的口号是“不怕你有个性,就怕你没个性;不怕你有毛病,就怕你没毛病”,所以我们说这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曾因为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而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不善识别潜在的麻烦制造者,为自己处理不好各式人际关系烦恼不已。当今社会的高离婚率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如果一方知道如何更好地认识对方的性格,或许他们就能避免许多不幸的发生。再比如在医学领域中,如果医生了解自己病人性格类型后面的深层根源,那么他们就能够给予病人更多的帮助。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他个性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那无与伦比的绝对自信,所有与他交过锋的运动员对他身上那种少有的必胜意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任何一个真正了解他性格的对手,明智的做法是,比赛中绝对不要表现出对乔丹的哪怕一丁点轻视。不幸得很,许多毛头小伙子常常因为表现出对乔丹的不服而把他完全刺激起来。乔丹在比赛中不仅决意要证明对手的“错误”,而且同时还有点自我炫耀的意思。
上述种种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生活将会因此大受裨益。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性格即命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决定着其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选择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根本性地决定着其一生的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一生是悲剧连连、平平庸庸还是建功立业、让人敬仰。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名人们功成名就的事例吧,它们充分佐证了性格对成功的神奇力量。
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天文学家开普勒
开普勒是发现了天体运行三大定律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他是一位不服从命运的安排,凭借个人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性格,敢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勇士。
开普勒出生不久就连连遭殃,先是天花摧残了他的身体,后是猩红热毁坏了他的眼睛。当他刚刚上学读书的时候,父亲又因负债累累,无力供他继续学习。于是他只得呆在自家经营的小客栈帮忙。长大了,他却只能娶个寡妇做老婆,因为他穷,婚后的生活负担更加沉重,一家人一贫如洗。
可是这种种的不幸并没有使他消沉和屈服,他始终坚持不懈地继续着自己的爱好——研究天文学。他得到了天文学家第谷的支持,于是他决心去布拉格和第谷见面。可当他千辛万苦到达布拉格后,没过几天,第谷却与世长辞。这使开普勒在事业和家庭上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屋漏偏遭连阴雨,不久妻子就扔下两个孩子去世。这一切使他几乎崩溃,可他硬挺住,而且仍坚持他的天文学研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最终发现了天体运行三大定律,开创了天文学的新篇章,使自己名载史册。
开普勒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孤独、不幸与独立奋斗中。第谷的后面有国王,伽利略的后面有公爵,牛顿的后面有政府,但是开普勒的后面只有疾病与贫困。可是他仍然功勋卓著,凭借的是什么呢?是性格。
逆境中坚持做自己的拉斐尔
莎莉·拉斐尔是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奖,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的节目。可是她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却曾被辞退18次。
开始,美国大陆的无线电台都认定女性主持不能吸引听众,因此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她。她便迁到波多黎哥,苦练西班牙语。有一次,多米尼加共和国发生暴乱,她想去采访,可通讯社拒绝她的申请,于是她自己凑够旅费飞到那里,采访后将报道卖给电台。
她在1981年遭到一家纽约电台的辞退,因为她跟不上时代,此后一年多她没事可做。后来她有了一个节目构想,先后向两位国家广播公司职员推销。他们都说她的构想不错,却都很快失去了踪影。最后她说服第三位职员,受到了雇佣,但她只能在政治台主持节目。尽管她对政治不熟,但还是勇敢尝试。1982年夏,她的节目终于开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畅谈7月4日美国国庆对自己的意义,还请观众打来电话互动交流。节目很成功,她也很快成名。
拉斐尔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发自内心地说:“我被人辞退了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前进。”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使拉斐尔在逆境中避免了一蹶不振、默默无闻的一生,从而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