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经济思维有威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成
第41章经济思维有威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成功(2)
不要因为是额外收入就不重视它的价值。对于额外收入花起来也要有理有据,要将其列入家庭消费计划之中,本着节约的第一原则消费这些额外收入。
建立“专款”思维方式也是节俭的重要途径。你可能对这个“专款”思维方式比较陌生。所谓“专款”,就是明确哪些钱用于哪些确定的场合。“专款”专用是克服盲目消费的一个好办法。比如房补用于购买基金,兼职所得用来朋友聚会消费,或者买些书,上一些培训机构,进行“智力投资”,年终奖金可用于礼尚往来,人际交往等等。额外收入要是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也可用来做些风险较大的投资,以钱生钱。购买股票不失是一个好的方式,根据个人爱好和资金多少择“优”投资,比不知不觉地浪费掉钱财要好上一万倍。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他的父亲是个很懂得节约的人,从小就教育他每一分钱都要花得合理,而且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赚得。小时候他为了买一个喜欢的玩具,自己得到田里干活,那时候他有一个专门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每次自己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到小本子上,然后找父亲结算。长大以后,他才意识到父母这样教育他的意义。从小时候他就在父母的教育下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商业理念——想花钱先通过劳动攒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自己在花钱的时候,决不能浪费。
即使后来洛克菲勒身价百万,他每次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侍者不解,问:“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何苦这样?”
洛克菲勒回答说:“因为他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一分钱都是有价值的,要想赚钱,首先得节约,通过节约构建你的致富之路。
对于成功的商人而言,以钱生钱是他们的秘诀之一。那么第一笔钱又该如何赚来呢?这是重要的一步,也是开始的一步,不要以为小钱就可以随便开支,那些成功者至今还保留着节省的好习惯。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脏乱的火车候车室内坐着一位衣着随便的老人。火车进站以后,老人起身向检票口走去。这时候,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只很大的箱子,显然也要赶这班列车,她的箱子非常重,累得她直喘粗气。她看到了那个老人,于是她向他求救道:“能帮我提一下箱子吗,我待会儿付给你小费。”于是,老人拎过箱子就朝检票口走去。火车开动以后,胖太太非常感激这位老人的帮助,并且掏出一美元递给老人。老人并不推辞,微笑着伸手接过。列车长走了过来,对老人说:“您好,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很乐意为您效劳。”
“谢谢,不用了,我只是刚刚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现在我要回纽约总部。”老人客气地回答。
“什么?洛克菲勒?”胖太太惊叫起来:“上帝,我竟让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他一美元小费。”于是,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费退给她。
洛克菲勒微笑着说道:“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没有做错什么,这一美元,是我挣的,所以我收下了。”说着,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郑重地放在了口袋里。
不知道上面的故事对你有没有新的启发,我们眼中的富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不劳而获,等着钱币从天而降,或者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财富,与他们的商业理念、财富思维是分不开的。
用勇气之刃开辟财富之路
漫漫人生路上必然会遭遇种种困难,你可能在生活上遇到磨难,你可能在社会关系上遭受打击,你可能在事业上屡遭不顺,资金上周转不开,各种各样主观困难、客观困难,摆在你前进的路上,延缓着你前进的脚步。其实困难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让你头疼的事情,让你得煞费苦心去解决的事件,要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么你永远也不能进步。
在致富道路上,也是如此。我们要有勇气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开拓自己的致富之路。俗语说自助者天助,当我们愿意自己设法去克服困难的时候,事情也往往就会出现转机。但是很多商人在经营生意时,缺乏胆识,前怕狼后怕虎,在风险面前瞻前顾后,所以与财富失之交臂。只有那些勇敢去面对各种机遇的人,才能总遇到天下掉馅饼的奇迹。
“二战”时期政局混乱,人们在逃跑时都想方设法变卖家产,很少有人愿意买进。有两个聪明的年轻人同时从其中看到了蕴含的商机。战争总是要结束的,和平时代早晚会出现,如果现在低价买进那些生活用品,等战争结束时,再高价卖出,一定可获取巨额的差价收益。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这两个年轻人却采取了不一样的行动。
其中的一个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他大量收购人们的家产,然后他又想好了怎样安全地保存这些东西的方法,及时把这些东西转移到乡下隐蔽的地方。于是,他在战争中收购并安全地保留了大量的家产。另一个人却一直不敢想不敢做,老是担心战乱的时候有个闪失,于是他放弃了他天才般的想法,放弃了这个经商的机遇。战争结束后,两个年轻人又遇到了一起,一个已经身价百万,一个依然一贫如洗。同样的想法却有不同的结果,老天想给他们俩的馅饼,一个抓住了,一个却由于没有勇气放弃了。只有甘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风险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就,畏首畏尾的人只能品尝失败,一事无成。
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挑战。他们紧紧抓住各种机遇,不放过任何通往财富之路的机会。
说起网易的创始人丁磊,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原来在宁波电信局工作时,待遇相当不错。1995年,年轻的他想独立创业,即使周围很多人反对,并告诉他风险极大,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毅然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凭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他成功了。当问及他这段经历时,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查尔斯·f.凯特林也曾经这样说过:“勇于尝试,那么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绊倒。”如果不去躬行,只是想:我想去做,但是遇到什么风险怎么办,那么,根本不会有失败之类的风险,同时也少了成功的可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于未知的事情会有一种陌生感,陌生感会产生恐惧感,恐惧感会使人裹足不前,不敢去接触那件事情,越不接触就越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使人消除恐惧感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接触那件事,而且越快越好。
美特斯·邦威的创始人周成建发现美特斯·邦威形成品牌之后,他关心的是如何找到一条借力打力的路子来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
周成建大胆投资,先后投入上千万元,与广东、上海等地80多家服装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借鸡下蛋”的方式健全服装产业供应链。1995年5月第一家专卖店开业后,美特斯·邦威的加盟店数量以惊人的数量增长。周成建一鼓作气,又把借助外力的模式也用到销售环节,大胆地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共担风险、实现双赢”的加盟商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美特斯·邦威交纳5万~35万元的特许费,所有加盟店实行“复制式”管理。于是,这种策略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在短短数年中实现了市场的快速扩张。周成建的勇于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经营策略上,也表现在他创建的“虚拟经营”管理模式上。在周成建的倡导下,美特斯·邦威集团用200多人的管理团队,代替了数千人也难以完成的服装工厂化大制作,在服装行业首次完成了“虚拟经营”管理模式。
面对“虚拟管理”的成功,周成建笑着谈道:“当时这条路也没有现在这么清楚,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换一个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变化,从而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虚拟经营”管理模式是美特斯·邦威发展历史上最精明、也最为重要的“一步棋”。
有记者问周成建:“虚拟经营管理模式的成功是必然的吗?”周成建回答说:“我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必然就没有偶然,所以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作为任何一个人,你不管运作什么模式,只要你认真做事,勇于面对改革,我认为你就有机会成为状元。”他把美特斯·邦威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空间归结于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他讲道:“一个人要生存,必须要不断地回顾、总结自己,不断地去寻找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创造赚钱或者生存的机会。这段积累的过程,一方面是建立在前面失败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地去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