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时间价值百万,争分夺秒竞走人生马拉
第50章时间价值百万,争分夺秒竞走人生马拉松(2)
李·雷蒙德的信条就是:在速度中抓住机遇。在他的影响下,这一信条已经成为他所在公司秉持的理念之一。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跃升为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有着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携手的因素,更是因为它拥有一支高效运转的员工队伍。李·雷蒙德的一位下属曾经这样解释这一理念:速度往往是能不能战胜对手的极为关键的一点。因此,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才能处于不败之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高效率地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完成。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效率低下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必然对象。无论是谁,都可能会成为由于没有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给公司带来损失的人。如此一来,我们就可能在一个庞大的公司里,创造出每一个员工都高效利用时间,快速完成工作的奇迹。
“追求高效”已经成为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份,每一位员工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上司交代任务的时候只有两句话。
一句话是:“是的,我立刻去做!”
另一句话是:“对不起,这件事我干不了。”
我们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真正能做些大事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要追求速度,用尽量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效率,争取在同样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获。这样才能始终处于前面,不会落后,才能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追求速度,为自己的生命加快步伐呢?
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条理化。要先做那些有新意,能给自己带来质的飞跃的事情,然后做那些维持现有状态的事情,最后去做那些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但是必须去做的事情。这样突出重点地做事情,效率会高得多。
其次,就是要全神贯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还想着其他事情的话,效率怎么会高呢?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处理的,在做当前的事情时,就该全神贯注,事情结束之后再去想其他的事,这样速度就会提上来,而且也会使自己显出更大的自信。
小张在一家出版社从事录入工作,她为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除非事情非常紧急,否则就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录入工作。她就是这样做的,有了专心的工作态度,她的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颇受上司欣赏。
另外,就是要注意改进做事方法。方法是提高速度的关键,要学会变通,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会有很多种,要善于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有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方法在提高速度上的重要性。
有一个国王,看上了平民阿笨的未婚妻,想霸占,又怕有失风度。于是就把阿笨“请”来,要他完成一件在国王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个同时能烙两张饼的锅中,3分钟内烙好3张饼,每张必须烙两面,每面烙1分钟。按常规最少需要4分钟,可是阿笨改进了方法,他先烙两张饼,1分钟后,把一张翻烙,另一张取出,换烙第3张,又过一分钟,把烙好的一张取出,另一张翻烙,并把第一次取出的那张放回锅里翻烙,结果3分钟后3张全烙好了。结果,国王拿他也没有办法了。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甘平庸,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中有更多的尝试与收获,树立速度思维,对实现自己梦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握好自己的速度,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优先解决要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次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更别说同时做好两件事。卓有成效者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人总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只有善于集中精力、要事优先做的人才能保证自己工作的高效。
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按照工作的重要性排队,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这样工作中重要的事才不会被无限地拖延。如此,工作对于你而言就不会是一场无止境、永远也赢不了的赛跑,而是会带来丰厚收益的活动。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对重要的事情却无法无动于衷的人。一个人如果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只要你能永远先做最重要的工作,你不想成功都很难。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怎样才能更好地执行计划。
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出一种方案,此方案能令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业绩迅速提高50%。
艾维·利首先递给舒瓦普一张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想了想,用5分钟写下了6件事。
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按顺序标明每件事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大小。”
舒瓦普又用了5分钟,完成了对6件事的标注。
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它拿出来,做第1项最重要的。先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1项,着手办这一项,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1项,那么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最后说:“每天都要这样做。你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便深信不疑,叫你公司的人也都这样干。这个试验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吧,你认为值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
一个月后,查理斯·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附上一封信,信上说,艾维·利给他上了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