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脑袋决定口袋,要富口袋先富脑袋(2)
第68章脑袋决定口袋,要富口袋先富脑袋(2)
实习期间,克里斯接受了一项任务,推销股票。有一个机会,他去拜访一个成功的客户。这个客户住在高档的别墅里,有花园、游泳池,当然他还有着自己的不小的产业,俨然一位成功人士。克里斯看看自己:只是一个穷小子,租不起房,且只有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面对这个有钱人,克里斯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打招呼问候,并和他一起去包间看橄榄球比赛。这些生活对克里斯来说,曾经是做梦也无法想到的。克里斯与这些成功人士一起,推杯换盏,谈笑自若,毫不拘束。后来,这个客户又给克里斯介绍了很多生意。
最终,克里斯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并且随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这是犹太人所信守的一条格言,克里斯·加德纳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富人是在贫富不均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要摆脱穷人的命运,就要站在富人堆里,站在成功者的人群里。
富人会以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排在穷人之首则永远无法摆脱穷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富人之列。
犹太人中富人众多,实际上就是由于他们有富人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什么实用技术,而是一种处世哲学。
穷到富的转变是大多数人憧憬的,但没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实也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穷人不能只是慨叹命运不济。穷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他们致富的思想,激发自己成功的斗志,才能真正实现致富的目标。
缩小差距,贫穷变富有
贫穷和富有可能是天生的,以前我们无法改变。但当你知道穷人和富人之间只有0.1%的差距后,通过自身的一些学习和努力,你就可以选择改变自身的不利现状。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转化成一笔生活费用。
1.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我们要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的乐趣;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摆脱贫穷的命运,刚起步时可能会有困难。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是因为当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可以用钱去赚钱,所以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2.改变贫穷者的大脑
对于一个穷人来说,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穷人与富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改变贫穷,要学会将理财的理念深入心底,提高自己的财商和理财能力。
3.知本向资本靠拢
一个国王要奖赏发明象棋的人。国王问他需要什么奖赏,这个人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觉得这个要求太低了,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你坚持下去,你就能实现财富上的增长。贫穷者不仅要有一定的资本(即使资本很少)做基础,还要有知识来扩大资本。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富人靠资本生钱。一个人如果只依靠知本,肯定无法摆脱现代贫穷者们的命运。
4.别把运气差作为贫穷的借口
关于发财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一个老太太,托人买了张彩票,结果中了五百万的大奖,惹得已经多年不往来的儿女们纷纷前来巴结。
很多贫穷者把自己的命运都归于运气,恨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幸运,否则自己早就发财了。“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其实,对他们而言,即使中了五百万,依然不会变成富人。他们的钱不是资本,最终免不了坐吃山空,一直穷下去。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一个理财观念。
5.重视在教育上的投资
就整个社会来说,学历高的人成为富人的机会更大。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