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目标指引出路,锁定方向不到长城非好
第6章目标指引出路,锁定方向不到长城非好汉(1)
目标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目标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远大的、被大多数人信仰的共同目标,否则就会形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哪里还谈得上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一个人同样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就会失去精神动力,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有人问哈佛毕业的罗斯福总统:“尊敬的总统,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年轻、刚刚走出校门的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谦虚地摇摇头,但他又接着说:“不过,先生,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最好能在电讯业找份工作,这样我还可以修几个学分。我的父亲便帮我联系,约好了去见他的一位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等我单独见到了萨尔洛夫将军时,他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一个工种?我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对他说,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眼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总统的话令人深思。而其母校哈佛大学商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也印证了总统的话。哈佛商学院调查了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因此,哈佛商学院在招募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吸收那些有着卓越目标并愿意努力实现的学生。
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芸芸众生,成功者到底占1%还是不到1%,虽然我们无法统计这一数字,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特征——与他人截然可分。这就是生活的强烈方向性,即成功者始终携带着取得人生决战胜利的行动计划。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目标明确,也会付出切实的行动。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定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向那个目标须走的道路。
达到目标就是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我们都可以不断地取得成功。
成功者很清楚,按阶段有步骤地设定目标是如何重要。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在你20岁的时候就可以作出以下计划:“五年计划”、“一年计划”、“六个月的目标”、“本年度的目标”,等等。
然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成功是在一分一秒中积累起来的。许多人都把时间大把大把地扔掉了,扔在那些慢腾腾的动作中;扔在毫无意义的闲聊中;扔在查阅那些没用的资料中;扔在漫无目的的交往中;扔在发表那些众所周知论点的夸夸其谈中;也扔在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事件的小题大作中;还扔在对琐碎小事无休止的无谓忙碌和“话匣子”一开就没完没了的过程中。这些人把时间不加考虑地用在了并不重要、也并不紧急的地方,而把真正与实现重要目标有关的活动排到次要地位。由于没有把计划的内容放在首位,所以即使辛辛苦苦制订了计划也不能执行,结果大多是失败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热衷于制定宴会计划,剪贴报纸,甚至制作赠送贺年片的朋友住所录。他们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远比花时间确立人生计划要大方得多。
成功者每天的目标,至少要在前一天的傍晚或晚间制定出来,还要为第二天应该做到的事情排出先后顺序,至少要写出6个以上顺序明确的内容。于是第二天清晨醒来,他们就按着事情的顺序,一一去身体力行。
每天结束时,他们再次确认这张目标表。完成的项目用笔划去,新的项目追加上去,一天内尚未完成的,顺推到下一天去。
如果你来到百货大楼,而你没有购物的预算限制,其结果会怎样?你漫步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厅里,电视里的广告宣传浮现到你脑中,眼前的新产品让你眩目,你的购买欲望在燃起。结果,你满载而归——手提包里装满了原来并没打算买,也不需要,甚至是你原来很反感的东西。
一个成功的目标,对自己和家庭,从现实到长远利益都应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