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白日梦 - 艾玛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日梦 >

第1章

入春以来,这个城市时不时就大雾弥漫。许多个清晨,还有傍晚,潮湿的白雾从海上升起,不动声色地迅疾地淹没了高楼大厦和苍翠的山岭。钱教授总是抱怨有雾的天气,因为大雾会让他短视,并且有迷失方向的危险。以往有课的雾天,吃完简单的早餐,钱教授眉头紧锁地来到窗边,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窗台,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世界他会求助于孟香:“送我一下?”要去上课的新校区和他们所在的老校区之间差不多有三十公里的路程,孟香曾经是乐于满足他的要求的,大雾于她并无妨碍。靠白线和黄线建立约束与秩序的马路被雾遮盖了,可是,对面缓缓移动的开着雾灯的车辆,隔一段路就会有的闪烁的红绿灯已足够指引她。只有一次,把车开到高尔夫球场边的公路上时,一团团贴着路面奔跑的白雾让她头晕目眩,她打开雾灯和应急灯,在路边停留了很久,直到阳光把雾驱散,直到世界再次袒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上帝知道孟香有多么喜爱浓雾天!白雾像帷幕合上,世界不知所终,她与它失之交臂的一刻,就是不可多得的自由一刻,想象插上了翅膀,青山,绿水,红花,飞鸟……世界无比丰富美好。孟香闲来细细想过,她这一生,遇到过叫什么冰、什么水、或是什么雨、雪、风、霜、露的人,却从未遇到过叫什么雾的人。这也是一个界限,她不明缘由地以为。

这天依然是个雾天,孟香准确地把车开到教学楼,上完四节课,已是云收雾散。孟香下了课,踩着湿漉漉的路面往图书馆走。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这条叫“行远”的路,并不长,但却是曲径通幽的一条路,路两旁的风景不错,小桥流水,杨柳依依,花香阵阵,鸟鸣啼啼。

孟香打算去图书馆查点资料。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叫孙俊文的男生过来问什么是仰景罪。孟香让孙俊文介绍了它的出处,然后把“仰景罪”三字写在黑板上,作为这一堂课的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她很坦率地告诉学生,她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么个罪名,她又列举了几个未入律典,却在史书或历代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的罪名让学生回去一同查查,作为下次课讨论的内容。孟香嘱咐学生说:“可以先查查‘腹诽’、‘莫须有’之类的典故……或许会有助于你们理解。”孟香的这堂课是堂通识课,讲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来听课的学生各个专业的都有,当然孟香也知道有不少学生是来混学分的,教室后面几排常常坐着几对小情侣,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辛辛苦苦、挥汗如雨,学生在讲台下卿卿我我、风花雪月。孟香发现,学经济学的学生与正在写“牙鲆与石蝶人工杂交研究”论文的学生会问同样的问题:

“宫刑是三件都割呢,还是只去其一?”

“凌迟最多要割多少刀?”

“……”

这样的问题常常令孟香的课堂爆发大笑。不过,孟香总是在学生的爆笑声中一本正经地解答,她的沉稳与认真的解答会让笑声像尘埃一样迅速落定。当然,孟香偶尔也会坐在临窗的一张空课桌上,天马行空地与学生讨论“刑与忠厚”、“宽容与界限”之类的问题,讲着讲着,她会在内心不由自主地仰望历史尘雾中那些伟岸而孤绝的背影,他们是智者,是正义的法官,是月下的行吟诗人,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孟香不解一代代后人为何会错失他们,她不知该如何把这仰望传递给年轻的学生,因而也常常感到说不出的沮丧。

孟香走到半路上,听到身后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孙俊文。

“孟老师!”孙俊文拎着书包,一路小跑过来。

孙俊文说:“孟老师,我们剧社正在排一个新剧,周六下午排练,想请孟老师指导指导。”学海洋生物学的孙俊文是学校海鸥剧社的成员,瘦高个,笑起来会露出一颗尖尖的小虎牙,偶尔会让孟香想起小时候家乡巷口杂货店家的儿子,那个也有颗小虎牙、爱穿肥肥的白色文化衫、突兀地吐血而亡的少年。

孟香道:“你留个电话给我,有时间的话我会去的,但恐怕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戏剧这方面我可是个门外汉。”她问孙俊文:“你们这个新剧叫什么?”

“红楼讼。”孙俊文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