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一群国家智囊
在皇宫的偏殿鹿鸣轩之内,几位大臣,或坐或站,或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他们正为着一件事焦灼地商议着。
记录着许新尘身份的纸被放置在中间的桌台之上,那轻薄的纸张此时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那来回踱步的大臣,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皱,说道: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验证他身份的真假了,异域大国的使臣就快入朝进见皇上。”
对坐着的一位大臣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对着说话的那位拱手说道:
“宰相大人,皇上的安全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此人身份不明,不可轻易容其上朝。”
被称为宰相的老者,向前走两步,捋了捋胡须,目光深邃地说道:
“明公,吾亦知皇上安危重如泰山,然此刻形势危急。那异域之语,满朝文武竟无人能解,若此人能解,或许可解陛下之忧,亦能彰显我朝之能,挫其锐气。若因噎废食,恐失良机,亦让异域小觑我朝。”
老者的话语掷地有声,在鹿鸣轩内回响,其他大臣听闻,不禁陷不禁陷入沉思,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此时,鹿鸣轩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衣摆摩挲声。
半晌,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的大臣打破了沉默,他微微皱眉,看向宰相说道:
“宰相大人,话虽如此,可若此人居心叵测,趁机对陛下不利,那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异域之语无人能解,也可先寻些借口拖延,再从长计议。”
宰相微微摇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
“拖延并非良策。此次异域大国来朝,本就有试探之意,若我们表现出畏缩之态,只会让他们更加得寸进尺。况且,我已派人暗中观察许新尘,此人在客栈之时,并无异常举动,对小儿也心怀悲悯,可见其心地不坏。”
又一位大臣接口道:
“大人,人心难测,短短几日观察,焉能确保无误?若有差池,我等皆成千古罪人。”
宰相轻哼一声,神色严肃:
“吾等在朝为官,本就当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谋福。若事事畏首畏尾,国家何谈昌盛?如今之际,当冒些风险。吾意已决,先让许新尘随侍上朝,由御林军严加看守,若有异动,即刻拿下。待异域之事一了,再细细审查他的身份。”
众大臣面面相觑,虽仍有担忧,但见宰相决心已定,也不好再反驳。那绯色官服的大臣微微点头,说道:
“大人所言有理,只是此事还需禀报陛下,由陛下圣裁。”
宰相点头称是:
“正该如此,吾等即刻前往御书房,向陛下陈明利害。”
说罢,宰相一甩衣袖,率先向鹿鸣轩外走去,其他大臣也纷纷跟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此次商议的结果关乎着朝堂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众人来到御书房外,待太监通传后,鱼贯而入。
皇帝正坐在书桌后批阅奏章,见众大臣前来,微微皱眉问道:
“众卿何事?”
宰相上前一步,将事情始末详细奏明,皇帝听完,眉头皱得更紧,沉思片刻后说道:
“就依宰相之意。”
众大臣齐声应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