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夹带私货
宁国采用了前朝的帝位继承制:立太子,太子有了嫡子之后,再立皇太子。
虽然高祖和武帝接连出现了意外情况,弄成了哥哥传弟弟的尴尬结局,但皇室和大臣们都没有改变继承制度的呼声,至少现在还没有。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其他皇族和大臣们的操作空间,有利于维护朝堂稳定;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一是立储君就像开盲盒,又要健康、又要聪明、又要有德行,总之啥啥都得具备,不然就开不出限量款;
二是皇帝要有很强的微操能力,既不能让储君无所事事,又不能让储君囤积太多资本,否则父子之间就会展开足可摧毁道德礼制的搏杀。
刘寻觉得,赵鸿的微操能力就有待提高。按理说赵楷都十六岁了,该开府了,也该婚配了,但如今赵楷啥也没有,还是白纸一张,这也太寒碜了些。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你赵鸿哪天有个啥意外,赵楷也得跟着完蛋,他百分之百会被其他皇族和士族们撕成碎片。
“皇后,太子妃可有人选?”刘寻随便找了个热搜话题。
“还没呢,怎么,你有推荐?”皇后微笑,心里在猜测刘寻是想讲太子的婚姻呢,还是借这个话题引申到他自己的婚姻呢?
“咳,臣哪有。”
“我也愁啊,王奉这事儿搞得我信心全无。”
“那是得仔细甄别。比如说玉函吧,她还是‘京城九大才女之一’呢,结果皇后也看到了,她连一首应景诗都作不出来,名不副实啊。”
“得了便宜还卖乖!哪有这样说自己家人的,你也真是荒唐。”皇后笑骂道,“人家这不也是为了你么?”
“呃..不过有一说一啊,臣觉得还是实在一点儿比较好。”
“那你觉得,对楷儿来说,怎么样才是最实在的?”
“这是天家之事,臣可不敢乱说。”
“少来这套,说!”
赵楷饶有兴致,将手中锤子递给刘寻,示意他也敲一敲,眼神似乎在说:很舒服的。
刘寻接过,一边敲自己的膝盖,玩条件反射;一边谨慎雕琢用词,道:“恭敬不如从命。臣觉得吧,首先啊,得看她家里有没有遗传病史。”
赵楷道:“像我这样?”
“呃...这…差不多吧...”刘寻觉得自己对于措辞想得越多,反而就越错,于是干脆不想了,道:“其次,得看她有没有生孩子的能力。”
赵楷瞪大眼睛:“这怎么看?”
“臣以为有几个点,手指月牙多、白,嘴唇圆润,头发亮丽,然后身子不能太瘦,月事不能紊乱。”
“你个毛头小孩,懂得还挺多。”皇后不知道想到了啥,开怀大笑。
赵楷前俯后仰,觉得这也太逗了,“刘寻,你是看产婆吧...”
“第三啊,还有第三,就是要会做饭。皇后、太子,别小看这点啊,臣可是有过切身体会的。”
“噢?怎么说?”
“那天杨琴,啊,也就是二公子的小女儿,她心血来潮,一大早给臣煎了个饼。你们猜煎得咋样?哈!黑得跟竹炭一样,我勒了个去!臣吃了小半个,整个人都不好了!”
“哈哈哈哈...”
“哼!油嘴滑舌!”不知道什么时候,永平和淑平又来到了榻边。
赵楷收起大笑,转为微笑,道:“刘寻,以后在咱们面前不必自称‘臣’了,‘你’‘我’就很好。”
“呃...”刘寻尬着答应,再一次感受到了赵楷的敏锐,自己原本就是故意夹带私货,在语言中加塞平称的。
皇后道:“来来来,继续说。除了那三条呢?”
淑平没听到前三条,喊着让太子给她重复了一遍,弄得她面红耳赤,踢了刘寻两脚。
刘寻道:“第四啊,第四,性格得善良,我觉得能做到不害人就行。”
听到这个,皇后突然有些低落,道:“这个很难。即便一开始善良,到了皇宫之后,也不会长久的。”
“唉,天底下没有比皇帝和皇后更难的了。”
永平本来看刘寻很不顺眼,不想理他的,结果听到这话又忍不住发问:“你说皇帝和皇后很难?”
“当然。你们看啊,天底下但凡有点儿不好的事,皇帝就要说‘罪在朕躬’。有人吃不饱饭了,罪在朕躬;有人半夜尿床,罪在朕躬;有人走路摔进坑里,还是罪在朕躬。其实这些事情有几件跟皇帝有关系呢?”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皇后道:“那么皇后又难在何处?”
“皇后要母仪天下啊。别的不说,这个‘母’的问题就很大,必须生孩子,而且是生男孩,对吧?可是万一生不出来呢,咋整?”
皇后点头,心想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因此你刚才说,要挑个能生孩子的。”
“然。可是生孩子哪能那么容易?儿奔生,母奔死,阎王爷处隔层纸。按照朝廷记录,本朝有两成孕妇因难产而死。这还是有记录的,依我看啊,真实数字至少还得翻一番。”
赵楷道:“刘寻,干脆你别当将军了,去当看产婆,呃,看产公吧。”
“嘿!太子,你还真别以为将军就比看产婆重要,咱们宁国要是各个州郡县都有很多很好的看产婆,国库收入才能再翻几番。”
永平翻白眼道:“那你去是不去?我可以跟父皇说的!”
“我倒是想去,可是我太才华横溢了啊,京卫营离不开我的!”
“滚!”
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刘寻不是想扯这些有的没的,但赵鸿既然有让他成为驸马的意思,他就得跟皇后一家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