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分道扬镳的好朋友 - 高端局,穿越小白成大佬 - 魏泽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分道扬镳的好朋友

太学令府。

依旧是花园曲水,却没有了流觞,又少了些人。

夜深,风凉,酒温。

王轩、刘寻和永平并排而坐,各自倒酒各自喝。

王轩年纪大了,酒量不比以前,此刻也没人替他挡酒,因此小口浅尝。

“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太学令府的情景。”

王轩笑了,道:“那会儿你的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但是眼睛又到处乱瞟。”

“是啊。据说王老的一字,千金还买不到呢,何况我是来求一句,真怕王老拒绝,那可是老师给我派的第一个外勤任务。”

“你都说了要呈献陛下,我哪能拒绝?”

“不一定的,我小时候就学过,文人的风骨比铁石还硬。”

“具体是怎么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说的极是。嗯,所以你看到我写下第一句后,惊慌心中退,嘲讽脸上来。”

刘寻有些尴尬,他那会儿的确不够谨慎,没有意识到这个老人的眼睛那么尖,“镇天下荣辱,书世间暖寒。我觉得以王老的身份,写这种趋炎附势的句子很别扭。”

“不仅别扭,而且手抖。我在朱雀殿看过那对镇纸,你帮我把笔锋修了。”

“好在是献给陛下,否则拿到书铺卖的话,别人怕会觉得是假货。”

“你猜到那个书铺是王家的了。”

“书铺很常见,装修得比红怡楼还豪华的书铺,京城里却是没有几家的,再加上掌柜说他有两百本之一...唉,王老,我是自投罗网啊。”

“不重要,无论那天你在哪,我都会截你。你如何发现那是专设的局?”

刘寻瞄了瞄永平,发现她从伤心中缓过来了些,也在看着自己,于是道:“那天我第一次见到永平,呃,我在低头行礼,没有看见永平的模样,但我在远处就看到了母女三人在钓鱼。后来陛下又教会了我,皇宫里没有巧合的事情。”

“那句诗用意太明显,是我小瞧了你。”

永平天天诵读,自然记得那句“持杆何为鱼”。之前她觉得欢喜,此刻听到王轩的话,却突然觉得恶心。

“我知道王老是在向我示威,但是不知道王老是收买了太监、宫女,还是别的什么手段,直到皇后逼我作诗。”

“皇后与我居然联手对付你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空头将军,你觉得不可思议。”

“那倒也没有。我是老师的关门弟子,又得到了陛下的许诺,多少还是有些底气的。”

“你认为皇后与我的组合,比不过陛下与杨公的组合,即便杨公已经死了。”

“至少可以与你们分庭抗礼,我不用低声下气。”

“而且你的口气大得很,还说我们不自量力。”王轩长口舒气,道:“你很像杨公,怪不得他喜欢你。”

永平内心震动,看着刘寻的眼睛竟有些迷离。她那天晚上也在,但是如果这两人此时不把话说开,她根本没有想到刘寻和他们明争暗斗了那么多回合。

“王老跟老师的关系,以前一定很好吧?”

“嗯。他年轻的时候有些狂悖,大伙儿都嘲笑他,我却很欣赏。”

“为什么?”

“你忘了,我和杨公都是秦州人。抛开老乡的关系不谈,秦州人总是很狂的。”

“是啊,不狂的书生不是好诗人。我还忘了,王老原本就是天底下最骄傲的人之一。”

“人都是健忘的。我在京城太久,逐渐忘了自己的本性,还以南方士族自居。”王轩再叹,他想起了那个光着膀子,跑来京城对他破声大骂的老乡。

“那时天下混乱,衣冠南渡也是无奈之举。”

“杨公便有办法。”

“前朝摇摇欲坠之时,老师决定跟随高祖,征战四方,砍掉乱根;而王老决定留在京城,中流砥柱,欲挽狂澜。”

“我和他又吵了一架,喏,就是在这里。吵到无话可说,同道中人也就从此分道扬镳。”

“即便政见不同,老师在随高祖打回京城之后,依然请王老出仕。”

“按照‘威武不能屈’的说法,我应该自尽的。”

“那也不是。王老那会儿已经开始觉得,或许老师的做法是对的。”

“杨公是个于国于民都大用的天纵之才。但你没说对,他拿下荆州之时,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嗯,所以王老才配合老师,让高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住进了朱雀殿。后来老师清洗官场,王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都是祸国殃民之流,杨公杀得太快人心!”

“但老师也杀了很多南方士族子弟。”

“嗯,他们想报复杨公,却又无能为力,于是盯上了奉儿。”

“小少爷知道你不会同意他去刺杀老师,因此瞒着你行动。”

“若是能杀了杨公,那倒也还好,我能填上杨公死后的坑,但奉儿太蠢,不堪大用。”

永平听到,神色黯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