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回不回京 - 高端局,穿越小白成大佬 - 魏泽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14章回不回京

南阳郡王府,正堂。

赵楷高坐主位,依次是永平、赵翙、赵邺、刘寻、封代和顾郁。

在座诸位中,按理说永平是不参政的,但她执意要为丈夫护法,因此众人也不好驳她面子。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要不要勤王。

沈辞围困皇宫的事情才刚发生,这年头消息传递没那么快,譬如身在江东的杨控和去往永州途中的赵浑,此时大概就还不知道详情。

当然,南阳郡诸位也不清楚京城北面和西北面是否已经有人举兵。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京城危机没有在半个月之内解除,那么肯定就会有人按耐不住。

问题来了:谁是第一个?

封代很显然想做出头鸟,这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没有理由让别人抢了去。

赵楷严肃问道:“封刺史,你意思是,你带兵进京,我在南阳郡等你消息?”

“太子,此乃万全之法。”

“你以为父皇、诸位大臣、羽林军、龙虎军和两大营都压不下沈辞?”

“小小沈辞,不足为虑,臣只怕别有用心之人趁火打劫。”

“嗯。”赵楷点头,道:“诸位怎么看?”

赵翙道:“太子若想回京,南阳郡可在数日之内聚兵三万,以助太子。”

顾郁补充道:“若太子留在南阳郡,郡府亦会聚兵,以保太子周全。”

赵邺道:“太子,咱们来的时候是顺流,回去却是逆流了,行船不如走陆路快的。”

“太子不可舟车劳顿。”刘寻道:“即便是需要回京勤王,太子派遣一员大将领兵即可。”

封代道:“臣愿效死!”

赵楷挥手,道:“刘寻,你觉得要不要回?”

“太子,臣以为京城无忧,江东之事更重要。”

赵楷沉默。之前他认为刘寻说得没错,京城的确是不需要担心的,此时回去只会挨赵鸿骂;但是今天封代来了,这又不一样了,万一大伙儿都回,他作为儿子反倒是看热闹,日后岂不是被人骂成不忠不孝?那还怎么收服天下人心?

尬了一会儿,赵楷道:“姐姐,你觉得呢?”

永平当然撑丈夫,笑道:“父皇是下一步看十步的棋手,他既然让你出来,就说明京城的事情他可以处理。不过我以为还是要派一支兵马回去的,助威也是好的嘛。”

永平这话基本是大伙儿所想,即便是执意举兵的封代,也不愿意赵楷跑回去,那样会遮挡了他的光芒——当然,前提是领兵回京这事儿落到他头上。

封代继续道:“太子,臣以为南阳郡兵不可轻动,万一有个变化,他们要保护你的。”

赵楷道:“颍州不过几千人,能顶啥用?”

封代不好接话了。南阳郡可以举兵,因为赵楷、永平和刘寻都在这里,出了事有人兜底。

但颍州举兵的话,谁知道你是拥兵自重,还是真心勤王?说句不好听的,到时候万一你截断众人的回京之路,那该怎么办?

所以封代不能举兵,但是仅凭颍州现有的几千人,那确实也是没啥大用,而且还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刘寻道:“太子,臣以为现有的颍州兵与南阳郡兵可以合在一处,组成太子营,由封刺史带去勤王。至于南阳郡的安全,京卫营、龙虎军和邺哥的水军足矣。”

“那也不过多一千人。”

“表个态而已嘛。”

“嗯,龙虎军的斥候也带走。即刻准备,日落前出发!”

众人领命:“是!”

等到赵翙、封代和顾郁去忙之后,正堂还剩赵楷、永平、刘寻和赵邺。

赵楷道:“刘寻,太子营又是个什么意思?”

“封代想要太子太保和太史令。在这之前,总要有个过渡的。”

“父皇会同意么?”

“臣以为会的。”

“为何?”

“太子,我不是挑拨你与王老之间的关系,但王老对你的事儿参与得太多了,这既不利于你,也不利于他。”

“噢,你想要封代来制衡老师,可是封代似乎比肩不了老师啊。”

“之前不行,有了勤王之功后,却也不好说的。”

“嗯,你看着办啊,反正我还没亲政,可管不了这些。”

“......”

众人无语,赵楷的意思就是当甩手掌柜呗。

赵邺突然道:“刘寻,刚才说到逆流,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沈辞不会那么蠢的,所以有没有可能沈氏已经举兵,而且偷偷从关中出来了呢?春江可是从关中经过,顺流至京城的。”

“不会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天口关的龙虎军应该会发报回来。”

“我还是想不通啊,沈辞凭什么呢?”赵邺皱起眉头,道:“你想啊,他现在虽然围着皇宫,但也被聚恩城的龙虎军围着啊,根本就是一点儿胜算都没有,难道他没有预计过这种情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