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事情的源头
红香枝来了,她自己坐船来的,这样走得快一些。
她身后还有一千五百人走陆路,要迟几天才能到。其中一千是赵资的精兵,五百是菩提寺的年轻和尚。
赵资是给儿子助力。
年轻和尚是追随红香枝。
“大鱼。”红香枝见到刘寻,害羞得不敢说话,反倒是先跟陈大鱼打招呼。
“香枝姐...”陈大鱼的年纪比红香枝大,但是他跟着心上人朱衫的称呼,喊红香枝为姐。
“朱衫让我给你带话,希望你为东家立功。我替东家做主,已腾出清净镇的一个院子,此战过后你和朱衫就可以成亲。”
“真的吗?谢香枝姐!谢东家!”陈大鱼高兴得不行,连忙跪下。
红香枝扶起他。
刘寻微笑看着红香枝。这女人真厉害,以前倒是不知道这个。
红香枝继续道:“赵将军,赵大夫也让我带话了,他希望你这次为太子立功。”
赵邺点头。这回有了一千精兵的助力,再加上之前就从京城来的,还有赵剑带来的,他成了名副其实的领兵将领,而且全都听令于他。他现在说强不强,说弱却也不弱了。
“刘寻,万哥说五千兵马归你管,大公子和二公子对这事儿都是眼瞎的,余猴也在往这里赶。”
“哈哈,知道了。”刘寻大笑。杨氏直系或许不太好出面,但也不可能一点儿助力不给,杨服的余威仍在,长辈们对杨琴的宠爱仍在。
永平的心情有些复杂,既希望刘寻的帮手越多越好,又有点儿妒忌三个女人。杨琴自不必说,虞玉函能文能武,现在连红香枝都能提供帮助,而自己给刘寻带来的,好像只有麻烦...
刘寻知道永平的想法,道:“杨琴说过,我和她同生共死。永平,我与你也一样。”
永平感激,握了握丈夫的手。
赵楷等他们都讲完,道:“刘寻,这场要怎么打?”
“太子,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刘寻叹道:“这次恐怕得死不少人。”
宁国的各家势力都太大,赵鸿要大家内耗,以免赵楷继位后受各家裹挟。
“将军,咱们是往前迎战吗?”梁二牛道。
“不着急,甲营也不能飞过来的,咱们先看看封代会不会先拦一阵。”
赵楷笑道:“要是他无动于衷,太学令之说,再也休提。”
这话横扫一片。
顾郁立即道:“太子,臣请聚南阳郡之兵!无论刘将军与沈辞的对决如何,南阳郡都会与太子共同进退!”
赵楷点头,表示赞许。
顾郁行礼而出。
赵翙行礼,也跟上。
刘寻道:“董六,你带一半京卫营去建筑防御工事;虞辰,你带另一半,到野外扎营。”
两人领命而出。
“二牛,你觉得你能对付沈辞吗?”
“悬。”梁二牛很诚实。在过去的百年间,沈氏不仅要应对中原,更要抵御西北各蛮族,所以沈氏子弟的实战经验和蛮横程度,还不是南方边地将领可比的。
刘寻叹气:“唉,这样说的话,咱们还缺少一名大将。我肯定是不行的。”
红香枝道:“李仆射已给李将军送信,李将军应该会来,只是不知道他快还是沈辞快。”
“嗯。”刘寻欣慰了一些。李仁对付沈辞,应该还是有把握的。
永平道:“沈辞会不会派一支兵去杀母后和淑平?”
刘寻摇头,道:“不会。他本身就是仓促行事,咱们这边才是他的重点。”
“杨琴应该收到消息了吧?你猜她会不会跟杨将军哭闹?”
“会,而且我猜她已经在往回赶。”
“只要她在,龙虎军就会为你死战。”
“唉...我不会死的。只是我猜不出来,沈辞到底是想干什么,他为啥一定要把自己送入死局?”
赵楷长叹,挥手,让刘寻、永平和虞玉函留下,其余人全部退出。
“刘寻,这事儿得说回三年前了。”等到大家都出去后,赵楷再次长叹。
刘寻自然猜到了华妃之死没那么简单,而且一定是皇后动的手,不然他不会说出“父母的债,儿女来还”这样的话,“太子请说。”
“杨公遇刺的同时,皇宫也被攻打。”
“是的。”
“你一定以为,那是母后和从舅,以及浑叔的图谋。”
“难道不是?”
“是。但这事儿却因华妃而起!”
“啊?几个意思?”刘寻一下子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