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名将的底气
清晨。
淡薄的雾气如轻纱般缭绕于大地之上,尚未完全散去,仿若一层朦胧的纱幕,遮掩冷兵器时代的世界。
数声锣鼓大响之后,两军各自列阵。
此时的甲营与昨日已经完全不同。昨日他们布阵之时,虽也尽显严谨之态,军列齐整,然而将士们的神情却略显松弛,周身散发的气势似是被有意地收敛起来,仿若隐藏在鞘中的利刃,未显锋芒。
然而今天,甲营的将士们个个身姿挺拔,手中紧握长矛,矛尖寒光闪烁;身上披挂着铁片铠甲,甲片相互交织,折射出冷硬的晨光。
他们仿佛一夜脱胎,从普通队伍变成了世间精锐。
“唉...”刘寻叹息,脑海中浮现出张飞的影视剧形象,又迅速过了一遍《三国演义》中,描述张飞战斗的剧情。
“怎么了?”杨琴道。
“一杆丈八蛇矛就让人头疼了,没想到沈辞有上千杆,怪不得他对沈氏投降于二公子耿耿于怀,他是有能力报仇的。”
也不懂红香枝最近研究了啥,这会儿她安慰刘寻,道:“只不过是有甲营工厂加持罢了,沈氏在关中恐怕凑不出那么多铁来。”
刘寻回望红香枝,眼神热烈。
美人羞涩低头,手指不自觉地轻轻绞着衣角,“给我些时间,我也能弄来。”
“好,我等你。”刘寻一语双关。
永平假装听不见,心里气得不行。
“哼!”李仁听得很不爽,冷哼一声,道:“楷儿,你坐稳了,看你仁舅杀敌!”
“好!”赵楷刚才坐在战车中,此时站起来行礼。
李仁点点头,转过马,瞪了刘寻一眼,似乎在说:睁大你的狗眼看看,是我厉害还是你老丈人厉害!
李仁一声大喝,“梁二牛!”
“在!”梁二牛骑马上前,表情肃穆。虽然这些年他被困在了头脑风暴中,几乎没有正式出战的机会,但他身体里的边军血液,依然在流!
“你领京卫营骑兵,从左翼冲阵!”
“是!”梁二牛拍马即走,带上近千人。扬起的尘土仿若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刘寻看得心疼不已,这些马是他从流民里,软磨硬泡才从杨措手中抠出来的。
李仁继续发令:“赵剑!”
“在!”
“你领本部骑兵,从右翼冲阵!”
赵剑应声,回马便走。随后,一支队伍离开军阵,马蹄声严整有序,几无杂音。
赵邺也摇头叹息,轻声道:“刘寻,我明白你之前说的话了,父亲的队伍的确不是我能偷偷掌控的。”
“太强了,是吗?”刘寻也跟着叹,赵剑的队伍明显是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战斗意志虽然还不可得知,但是这整齐划一的动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二公子说过,刀这个东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握不住的。”
李仁继续指挥:“虞辰、虞玉函,你兄妹二人带弓箭手往来压阵!”
“是!”虞辰大喊,精神振奋。
虞玉函领命,然后凑到刘寻身边,抱了抱他。
刘寻用力回抱,“注意安全!”
虞玉函点头松手,潇洒而出。
谁说女子不如男!昨夜李仁为了选弓箭手的领头,小办了一个比赛,虞玉函的骑术、射箭的力度和准度都排在前列,虽说不是样样第一,但她的综合能力,以及“刘寻老婆”的身份,已经足够让她拥有指挥别人的资格。
战场上,气势汹汹而来的甲营反倒是主动采取守势,十来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巨大方阵。
外围方阵中,长矛向前,盾牌向天,铠甲反射出片片光芒。
梁二牛的队伍直接撞上甲营右侧方阵,距离方阵还有二十步左右时,骑士们统一将手中长枪掷出。
刘寻再叹。梁二牛这一掷,就至少花掉了红怡楼一个月的常规收入。
甲营右侧方阵一阵慌乱,倒下一片,随后又如同汹涌潮水,迅速弥合缺口。将士们长矛出手,刺得梁二牛队伍人仰马翻。
梁二牛下马,长刀猛劈,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气势惊人!刘寻这才看出来,之前在文武门下杀人的梁二牛,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根本没出力。
李仁道:“羽林军何在!”
“在!”一个将领出列,他是宫里出来的。这些日子似乎是隐形人,说实话,刘寻不记得他叫啥名字。
“去!帮助你的兄弟!”
“是!”那人领五百羽林军出阵,冲到梁二牛身边。
另一边,赵剑的队伍如出一辙,也是一阵冲击过后就变成人人落马,持刀硬砍。
刘寻看出来了,这支队伍是真厉害。尤其是他们落马之后,似乎随时都能找到队友,不用呼喝就能瞬间组成一个个三四人的小团队联手应敌,对队友极其信任。
赵邺的心仿佛在不停滴血,脸色煞白。
李仁大喝:“董六!”
“在!”
“助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