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 云鬓凤钗 - 清歌一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云鬓凤钗 >

第六十九章

他二人信步往东行到华堂侧厢庭院中,已近戌时末了,耳边依稀仍能听到那里发出盛宴欢声。举目望去,夜色之下侯府显阔宇深轩,不远处通往华堂走廊上灯火亮如白昼,下人往来不绝递送着盛宴馐馔。所谓人间极致繁盛,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醉桥,不瞒你说,近来我时常想着辞官离京。只是自小与太子交好,眼见皇上被妖道所惑,有些放不下而已。”

二人站定,闲说了几句,裴泰之这般说道。

谢醉桥略微一怔,侧头看去,见他正微微仰头,目光投向夜空中那轮明月,神情间带了丝萧瑟。

数年前他便曾生过离京之意,只后来被压下了,并未成行,谢醉桥知道这一点。没想到时隔数年,他竟还有这般心思。

谢醉桥知道一些关于他传言,只终归是传言而已,谁也不会傻到真拿去面上去说。他只是有些奇怪。以他对裴泰之了解,就算背后被人说道,这也完全不足以成为他离京远遁缘由。他不是那样人。莫非还有别什么他不知道缘由?

踌躇了下,终于道:“我虽未必能助你什么,只你心中若烦闷,陪你说几句话,排遣下还是可以。辞京而去,这实不是件小事,且我亦觉无此必要。”

裴泰之转头定定看向谢醉桥,忽然道:“醉桥,我对你其实倒有几分艳羡。所谓意恩仇,鹏翔长空,说也就是你这般了。且与那阮家小姐又天成佳偶……”

“为兄先早祝你二人并蒂花开白头偕老了。”

顿了下,他又补上一句。

谢醉桥笑道:“多谢。她确实极好。能得她为妻,是我三生有幸。”

裴泰之微微一笑,转头对月出神片刻,忽然道:“你叔父八月间治水有功,我过些时日就要南下去江州代为传旨封赏。”

谢醉桥晓得自己叔父心迷于官道,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个大好消息了,笑道:“何必你自己南下?这样事,内廷派人下去,也是一样。”

“我南下还另有一桩要事……”裴泰之沉吟片刻,才缓缓道,“若是顺利,待我回来之时,还有事请托于你,盼你勿要推却才好。”

谢醉桥一怔,随即笑道:“但凡我之所能,必定全力以赴!”

华堂中筵席直到戌时末才散。明瑜随了众人到王老太君面前再次拜贺,远远见谷城郡主目光又朝自己投了过来,不欲再生事端,只想早离去。谢过裴文莹挽留,与谢静竹一道被送了出来。

从华堂到南门一段路上,不时遇到同要辞去各府夫人们。正如明瑜之前所料,方才发生一幕,现正大约被飞传开来,以致于连身边谢静竹都觉察到了异样,待登上了车刚坐定,便悄声问道:“阮姐姐,我瞧那些人都望你,神色古怪,出了什么事?”

她便是不说,谢静竹早晚也会晓得,明瑜笑了下,便低声把方才自己发生事复述了一遍,见谢静竹吃惊模样,拍了下她手,歉然道:“若是因我缘故,叫你家与王府生出嫌隙……”

谢静竹回过神来,摇头道:“本就该这般顶回去!且你那话说得又圆满,就算到了御前也是占理。我爹和我哥哥是什么人,岂会因了这个对你多心?阮姐姐,我真是佩服你,要是换了是我,只怕气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我猜啊,我哥哥要是晓得了,只怕会对姐姐你要上心几分了呢……”说着已是低声吃吃笑了起来。

谢静竹性子自小偏内向,如今才渐渐有些开朗起来,只明瑜也没料到她竟会和自己开这般玩笑,脸倒是微微有些发热,忽然听见站外面徐妈妈和谢醉桥说话声音,晓得他已是过来接自己和谢静竹了,忙压下了她手,示意噤声。

谢醉桥听到了车厢里发出女孩细碎笑声,自己唇角也是跟着浮出了丝笑意,对着车夫说了句“走吧”,待马车缓缓前行,自己便也随护着一道而去。

侯府距谢家要近些,先将谢静竹送了回去,这才往四井路去。马车到了高宅门前停下,早有等着小厮进去通报顾氏了。谢醉桥见春鸢从后面马车里下来,想是要过来扶下她,已是翻身下马,疾步到了近前,道:“我来!”

春鸢停下了脚步,呆呆望着。

明瑜弯腰出了车厢门,看见谢醉桥站一侧朝自己伸出了手,略微一怔,终把手放进了他手心,一下被紧紧握住。

“方才你说那一番话,我正巧听见了。说得极好,我与有荣焉!”

他扶她下了马车,她耳畔用低得只有她能听到声音飞说道,声音里含着无比宠爱和骄傲。

明瑜猛地抬头,正对上了他一双闪亮眼眸。

“侄女回来啦……”

大门前顾氏匆匆现身,一抬眼看见面前两人,嘴巴张大了,立着一动不动。

明瑜起先还略微有些窘,只见他神情从容,牵住自己手厚实而有力,心中一暖,便朝他微微一笑,跟着往大门而去。

“婶母,阿瑜往后数月都还住你家中,烦你多费心思了。”

谢醉桥牵她手,将她送到顾氏面前,笑道。

顾氏回过神儿来,心中嘀咕了下,道我这侄女还不是你家人,怎这话听起来倒像倒了个个,面上却忙笑嘻嘻道:“自然,自然,我侄女就跟我自个女儿一样,谢公子放心便是。”

明瑜侧头又瞟他一眼。已经送到了家门口,仗着天黑,他握住自己手竟还没松开意思,幸好顾氏识眼色当没看见,心中忽然起了个调皮念头,悄悄用小指他手心里勾划了几下,这才抽了出来,忍住了笑不去看他表情。

顾氏眼角瞥见面前这一对小儿女总算是松开了手,暗地呼了口气,忙一把抢过明瑜手,笑道:“我这就带侄女进去了,劳烦谢公子接送。”

谢醉桥怔怔望着明瑜与顾氏往里而去纤娜背影,刚被她用指甲勾过手心一阵阵发痒,忽然听见身边噗嗤一声轻笑,见春鸢已是低头入了门,匆匆追着明瑜而去,这才觉到自己失态,自嘲般笑了下。

明瑜第二日就随顾氏动身返了余县。到了高家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谢醉桥虽不便过来,只两人信件却是时常往来,日子过得静好无波,只等着明年春到来了。算了下自己父亲行程,此时也差不多应回到江州了。再过大半个月,时令进入十二月,离年底也就一个月了,前次被派了回去送信给江氏柳向阳又回来了,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阮洪天已经安然到了江州,江氏晓得了谢醉桥与明瑜事,极是欢喜,老太爷自也一口应了下来。只是如今还不便声张开来,只自家几个人晓得而已,如今就只等明年春皇帝赐婚后,等着谢家上门来过礼了。这是好事。却也有个坏消息,那便是时令转寒,老太太本就不慎着凉,又得知了兄弟过世,心中悲恸,一下竟卧床不起。柳向阳遵了阮洪天之命离开江州重返明瑜身边之时,老太太已是病势严重了。

照了前世记忆,若无意外,明瑜晓得明年便是祖母大限。原本心中还存了些侥幸,希望老人家能幸免过去。没想到年底还没过,她便已经病倒了。这几年里她与祖母处得极好,感情日益深厚,自晓得消息后,心中便忐忑难安,恨不得自己早些能回江州。就算帮不上什么,能多陪几日也好,偏偏春选又将临近,如何能自己做主此时返回江州?心中有些愁烦,次日给谢醉桥信中便提了下。不想没几天,竟收到了他回信。说他已到御前代她陈情,皇帝体谅她一片孝心,准许南归探病,她与谢醉桥既已有婚约,到了明年春时,由内廷下诏赐婚便可。

明瑜惊喜不已。她给他信中,不过只略提了下自己祖母病重,并未多说什么,没想到他竟会不声不响地替她求来了这样一个便利。归心似箭,立时便请顾氏准备车马南下,不过一两天便妥当了。

顾氏前次京中四井路宅子门口,亲见谢醉桥扶明瑜下马车牵手送到自己面前一幕,当时虽当作没看见,只心中却晓得自家这个侄女他心中分量委实不轻。到了明瑜出发动身那日,见他果然又来相送,自然知情知趣,待到了埠头,便指挥着人将箱笼运上船,撇下明瑜车中,车边只站了个春鸢。

昨日起京畿一带便开始下雪,一夜未停,此时地上积雪已深至脚踝,天空中仍有零星雪花落下。

明瑜下了车,见白茫茫一片雪地上,谢醉桥站那里凝望着自己,满脸依依样子,发顶眉梢还沾着零星雪花,心中一下也是涌出诸般不舍,朝他走近了些站定,低声道:“多谢你代我皇上面前说话,我才得以南归……”

谢醉桥收起心中离别怅惘,朝她笑道:“若非将近年底事务繁忙,我脱不开身,真想亲自送你回去。你路上定要保重。”

明瑜望了眼远远站埠头一侧高峻和另几个谢家护卫,也是抿嘴笑了起来:“有高叔他们随我一路,你放心便是。只是委屈高叔了。”顿了下,朝他又轻声道:“醉桥,我到家后,便会等你过来。”

谢醉桥见她一双明眸望了过来,亮得仿佛能照出自己投影,强忍住拥她入怀念头,点头道:“我必定会去。你上船吧,风雪有些大了。”

船沿着运河驶出埠头,明瑜从舷舱中探头望去,见那身影还立岸边一动不动,直到成一小点,仰头看去,天空中彤云低沉,竟似又有一场雪要来。

明瑜抵达江州之时,正是年底除夕前一日。阮洪天做梦也没想到女儿此时竟会回来,待问了缘由,喜不自胜。江氏拉住女儿手,是欢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安墨自不必说,便是连明珮也面上带笑过来探听她京中情景。明瑜略应对了几句,便往老太太随禧园里去探望。

明瑜进去之时,老太太正躺那里半合着眼,似睡非睡样子,不敢惊扰了她,坐身边陪着。忽然见她睁开了眼,颤巍巍道:“谁啊?”声音有气无力。

“祖母,是我。”

明瑜忙俯身握住了她手,轻声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