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广储司
“在下不敢当,不知王兄是否在信中已经将在下之困转告于公孙兄了?”
“他在信中已讲明了,既是违法乱纪之事,那定是为兄的责任,为兄一定会负责到底的。”
公孙蔚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可是眉头立马又皱了起来,恢复了之前愁眉苦脸的样子。
“可此事乃京城首例,以前从未见过,而且对方行事谨慎,布局紧密,侦破难度属实大,案件的确是难办得很啊。”
“所以公孙兄就更要抓出这幕后主使了,要使他人引以为戒,更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让百姓们白白地损失个人利益。”
“这人虽心思缜密,事发之前又无任何异常现象。所以在下猜测,这背后不止有一个人。”公孙蔚细细地听着苏星辰的想法。
“这家布行想方设法在偷了秘方后,迅速大批量地仿制,显然是事先有过大量充分的准备,说明此事密谋已久了。”
“而且在仿制之后还明目张胆地在集市上进行售卖,很有可能跟朝廷中官员有所勾结,有人给他撑腰,在背后运作,不然在京城之中应该不敢这么做的。”
“毕竟这皇商的利益之高,谅某些不满足于自己俸禄的人会禁不起这么大的诱惑。”其实苏星辰也是刚刚在了解了天朝的皇商是什么样的。
因为他知道在以前,皇商是清以后才有的,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经营的国营产业。封官授爵,并召之入籍内务府,御封为“皇商“,且品级都在五品以上。
如皇商范毓并赐封正二品太仆寺卿、江春赐封正一品光禄大夫、胡雪岩赐封从二品布政使、张弼士赐封正一品章服顶戴、叶澄衷赐封正二品章服顶戴、曹雪芹家三代共有四人世袭江宁织造。
其中利益的巨大看和珅就知道了,清朝名臣和珅便是当时有名的皇商,和珅凭借着皇商的特权积攒下了巨额财富。甚至被称为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他被嘉庆抄家的时候,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
天朝的皇商虽利益也十分巨大,不过不会像和珅一般。因为天朝的皇商政治权利极小,只是在商业方面能够获取巨大的利益,他们都是从民间的商人中选拔出来的,选拔的条件就是自家产品的品质。被选拔出来后,皇帝并不会给其官位,但是相对来说,能够当上皇商的商人在商业的圈子里,地位一定会有所提升,名声也会更好,对生意有极大的好处。
“京城虽是有文武百官,可是谁敢在圣上的眼皮底下做出这等欺上瞒下的违法之事?”公孙蔚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所以,这些官员之中,品级越高,嫌疑越大,因为他们的政治权利极大,与圣上更接近,更能瞒天过海。更何况,我现在怀疑他们有一整条链条,链接着各级官员,因为高级官员应该不会屈尊亲自去找商人合作。”
“公孙蔚现在有无查到线索?”正在认真听着苏星辰分析的公孙蔚突然被问到。
“所有的仿制作坊和布摊都被抄了,人现在都在大牢之中,他们只是被雇佣的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太多的信息,只知道管理他们的是个管家,我已经找来了一些画师,正在描摹那个管家的画像。”
苏星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不知这皇商之事理应归哪位大人所管?”
“此事理应归内务府管。”
“公孙兄可否替我引荐一番,我有要事与内务府大人商讨。”
“苏老弟有何要紧事需要找此人,这人的脾气可不好,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此事与皇商选拔有关,对方想利用这次机会,不仅可以打击沈林两家在京城的商业势力,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市场。还可使自家拿到皇商的位置,毕竟这新款布料乃是最新研制,可以在皇商选拔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所以如果可以知道参加皇商选拔的名单,不仅可大大缩小侦查的范围,还可以与那张管家的画像配合,这样,估计很快就能查出来是哪家布行了。”苏星辰说完喝了一口茶。
此时的西门钧正在房间中踱来踱去的,焦虑而又紧张的心情使他手中的陶瓷茶杯都在颤抖着,茶杯与杯盖的碰撞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
“老爷,老爷,大……大……大……大……大事不好了!”管家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慌慌张张地样子也吓到了西门钧。
“出什么事了,布摊都撤回来了吗?”西门钧赶忙凑上去问道。
“没……没有,布摊一个都没有撤回来。”
“怎么回事?”
“布摊都被官府给抄了,一个也不剩。现在作坊和布摊全没了,老爷,咱们该怎么办?”管家丧着个脸。
西门钧的脸色十分难看,憔悴无比,血色全无。
“快……快去给我准备马车,我现在要去见一趟广储司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