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计划
最后陈安忻还是守在了门口,没听方嵘的守在外间。
拿个板凳坐下擦头发,里头的方嵘时不时会喊她,她回应了,他才没声。
方嵘洗完澡出来,陈安忻的长发也不再滴水:“嵘,你洗衣服,我去买菜准备晚饭,被子等你洗完衣服再收。
院子里头的晾衣杆子没有衣服,她就拿来晒被子了,晾衣杆子是秋天方威在用,他们家今天先借用,明天就让方嵘去寻摸晾衣架子晾衣杆。
方嵘:“安忻,我陪你去吧。”
“路我还记得呢,你不用去,现在交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秋天下班前收被子晒好衣服。”
他接了洗衣服的活,结婚后陈安忻就没沾手过洗衣服的活,洗完澡不用洗衣服的感觉不知道多爽。
而且方嵘洗衣服确实很干净,她衣服不小心沾了油渍,她自己不说,看方嵘能不能发现。
他没发现,说明衣服洗不干净,以后洗衣服的活就不能叫他来干了。
方嵘发现了,每次都能把难去除的油渍脏污去除,让她非常省心。
就凭洗衣服这点,她能更爱方嵘。
郑秋天下班时间夫妻两人都知道,不清楚他们生活习惯,回家时间还是大致了解过的。
秋天的不难知道,除了偶尔要留在单位忙到活干完,回家时间都很固定,方威的问秋天就行了。
秋天五点半下班,陈安忻说好六点吃晚饭。
听到要在郑秋天下班前洗完衣服,方嵘自觉任务重大,不执着陪她去买菜,说他会在五点半之前洗完衣服收好被子。
陈安忻鼓励他一句后,拿着菜篮子出门了。
她有几个月没到过县城,新院子没来几趟,已经不太熟悉,不熟悉没事,随便找个大爷大妈也能知道买菜的地方。
除了买菜,陈安忻还准备买些调料,了解下这附近的价格。
调料价格如果比她预计要贵,她得再寻摸寻摸。
她开早饭铺子有几年了,不可能没有固定的合作店家,调料批发有几年了,关系也不错,不去找他们,是因为人家这时候都还没开店。
她没厉害到能找出现在估计在外地老家的老板来这里卖调料。
等他们家开门需要再等几年,陈安忻想想还是自己从头开始,货比三家。
由于对附近不太熟悉,陈安忻在外面留得有点久,回家刚好碰到干完活准备出去寻人的方嵘:“是出来找我的?”
“安忻,你在外面太久了。”方嵘接了陈安忻的篮子。
“附近走走逛逛,浪费点时间,已经五点了,我们开始准备做晚饭吧,晚上煮饭,炒面也有。”
要认真炒的话,什么面都能做成炒面,但不是什么面都适合做炒面,有些地方就专门卖用来炒的面。
陈安忻在村子里很多时候都是用适合汤面的面做炒面,做起来比专门的炒面麻烦点,今天看到有专门的炒面就想到方嵘,为他买下来了。
方嵘:“会不会来不及?”
“到六点是不太来得及。”陈安忻走进自家院子,方嵘跟在她后面。
“要不还是不煮饭了,你在家帮我把菜洗了,我去买几个馒头。”路上有看到包子铺,很不起眼的一家,要不是冒着热气,她都不会发现。
方嵘纠结了:“都想吃,饭和炒面。”
中午在家吃清水面对付过去,面不淡,但没任何菜。
早上也没吃多好,粥汤萝卜干应付过去的,听到炒面和饭,他都想吃。
“最想吃哪个?我看到炒面就想做给你吃,忘记又是炒面又是饭,压根来不及。”
都是因为他啊,方嵘艰难做了选择:“那就炒面吧。”
“炒面就正好了,别的菜也不会少的,你放心,我今天也不用专门拆米袋了。”
过来的时候没带菜,带了面粮,家里的粮食不需要太多,她看见厨房有米面,没锁。
想想秋天就是不会把这些东西藏起来的人,她家的已经锁在单间了,晚上不拆,等明天她拆开,分十斤左右放在厨房间。
不是她小气故意藏着,是他们家带来的米有百多斤,放在厨房占地方。
每次就分出个十斤放厨房,吃完再补。
调料村子里出不来,粮食蔬菜还是有的,陈安忻计划先紧着自家,婆家的她也收。
现在粮食收获要交一部分给公家,县城专门有人收,剩下的都可以自己处理,自负盈亏,从娘家和公婆家拿,肯定也不能让他们倒贴,只要给她处理好了,在合理范围内的价钱她都能出。
其实直接从农民手里买,没了中间人,她自己也是在省钱。
从家里要粮食的事一说,婆婆还想着连方嵘兄弟姐妹的也要来,帮衬他们。
陈安忻当然是婉拒了,如果村子里能出面粉小麦粉,叫她包圆也成,可村子里没有啊,有的也就粮食蔬菜,稍微处理加工能成,让他们磨成粉还是很难的。
村里收的粮食主要是米,早饭没多少人喝粥,为了帮助家里,她都把从来没出现在她家早饭铺子菜单上的米饭加进来了。
她依旧坚持不做炒的,米饭还是能配粉丝汤或者店里的卤味,如果米饭都没什么人吃,婆家这边的她会断掉。
婆家断掉,只要娘家的,她就是心向着娘家人,婆家人好吃好住,不需要她操心。
买来的菜先放好了,陈安忻又迎来方嵘的拥抱,听他说他多担心她。
陈安忻配合着哄了他几句,让他洗菜,她出门买馒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