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功冠全军,破敌之计
“臣以为如今天下动荡,不宜再轻动刀兵,如今安邑侯既然已经大败匈奴,应当见好就收,主动与匈奴和谈,收回雁门关。”
大将军何进闻言,不由站出来说道。
再让卫仲道这么打下去,他这个大将军位置都得让给他坐。
他自然不想卫仲道继续打下去。
“袁爱卿以为如何?”
灵帝闻言不由微微皱眉,随即又看向了袁隗问道。
“大将军所言有理。”
“此番安邑侯立下大功,收复雁门,然所行之事却过于弑杀,有伤天合,若继续打下去只会劳民伤财,即便收复定襄,云中等地,我大汉也无暇顾及,不若徐徐图之。”
袁家自然也不想让卫仲道得到发展,若是真让他攻下定襄,云中等郡,那这功劳足够让卫道一步登天。
“是啊,陛下,不能再打了。”
“哼,尔等在此拒战,无非是怕我家道儿功劳过大,压过尔等。收复河套七郡乃是功盖千秋之事,尔等匹夫,岂敢在此嘤嘤狂吠!”
杨赐见状顿时怒发冲冠,站出来指着一众文武百官大骂道。
闻言,袁隗微微皱眉,随即眼神隐晦的看了旁边的史官一眼。
“司空大人,此言差矣,安邑侯若能收复河套七郡自然是天之幸事。”
“然我夜观天象,发现如今紫薇星暗淡,将星隐晦,此乃不祥之征兆,若继续用兵,恐将令大汉置于危险境地,还望司空大人明察。”
史官见状,犹豫片刻,还是站了出来说道。
“正是因为紫薇暗淡,将星蒙尘,才更应该让安邑侯继续征战,彻底消灭河套七郡的异族,封狼居胥,重现紫薇之火。”
杨赐没有反驳,但却对此事持不同的观点。
“这,让父,诸位大臣皆言之有理,叫我好生为难,这该如何是好啊?”
灵帝见状不由看向了十常侍问道,百官皆是无奈摇头,宦官干政早就成了常态。
灵帝内心其实也是想收复河套七郡,成为一代明君的,但也害怕真的因此消耗了大汉国运,成为亡国之君,遗臭万年。
“陛下,诸位大臣所言尽皆有理,不如给安邑侯立下时间,若是来年秋收之际,尚不能收复雁门关,便停止交战,主动求和如何?”
张让同样不想有人权力超过自己,不过他也不想得罪依靠皇权的卫道,因此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说道。
灵帝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随即说道:
“让父所言有理,诸位爱卿若无意见那便如此去办。”
“臣等无异议,陛下圣明。”
闻言,百官也知道争不出结果,再争下去只会让宦官得利,不由妥协道。
“嗯。”
“不过此番有功之臣却不能不赏,我欲加封卫卿为冠军侯,以震慑匈奴,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灵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继续说道。
“由陛下决断便是。”
百官闻言都没有再阻拦,冠军侯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取字功冠全军之意,如今的卫仲道当得起这个称呼。
就连大将军何进和司徒袁隗,都没有再站出阻拦。
毕竟若是再阻拦那可就是将卫仲道往死里得罪了,冠军侯再怎么尊贵,也不是实权侯爵,因此他们也就同意了。
“嗯,既如此,便拟旨吧。”
灵帝也并非无能之君,只是受到了太多限制。
至少这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
雁门郡。
数日时间过去,雁门关果然有匈奴前来攻打代县,然而城中军民一心,轻易便成功击退匈奴的进攻。
斩杀匈奴两千余人,损失不过几人。
卫仲道也再次白捡三千声望值。
总声望达到了27800。
……
不过随着一连数十日过去,边塞的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冷。
汉军粮草变得紧缺了起来,冀州与雁门之间的粮草通道因为迟迟未曾打通,所以一直停留在中山郡之中。
徐庶率领汉军主力攻打马邑,也因为呼厨泉率匈奴残部逃到了马邑的缘故,使得马邑成为了一座坚城。
徐庶想尽办法减少伤亡攻城,但最终都被呼厨泉以城中百姓相威胁,不得不围城驻守,修建战壕,防御工事。
卫仲道之所以还募兵,为的就是攻破繁畤,打通粮道。
虽然募兵之后,算上平城还有其余各县汉军还有近三万多可用之兵,但想攻破繁畤却是只能选择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