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文集6)(38) - 从维熙文集 - 从维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从维熙文集 >

第269章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文集6)(38)

“不行,我们已走到三八线了!”陆霞一闪身,快步朝门口走去,呼的一声带上院门。

高廉一张痛苦、气愤交织在一起的脸,他披着衣衫追到院子。

鲁小帆:“舅舅,我看张副书记只是对舅母政治上的关心!”

高廉猛然一愣,上上下下看着鲁小帆。鲁小帆在他面前显得陌生了。半天,他说:“小帆,你……也喝了迷魂汤?”

鲁小帆:“舅舅,不是喝了迷魂汤,是打了一针清醒剂!”

火上加油的回答,激起了高廉的狂怒,他的脸抽搐着:“小帆,真的你……相信你爸爸妈妈会变成‘反革命’?”

鲁小帆平静地:“报纸、电台、戏剧、电影上的老干部,都是有污点的。舅舅!今天,我亲眼见到我爸爸妈妈在罪行材料上的签字!”

高廉:“签字?”这巨大的打击,使高廉面孔苍白如纸。他思索着……忽然,他跑进屋里,推出一辆自行车,机械地对鲁小帆喊着,“这……这不可能……我去问……”

街道寂静无人。

路灯在风中晃动。

高廉拼命地蹬着自行车。

高廉敲打一家的院门。

窗内灯亮了:“谁?”

“我!我是高廉!”

门开。司机小周惊奇的眼睛。

“高廉同志?来,屋里坐!”小周客气地说着。

“不!就在这儿说吧!你在市局听没听说老局长有什么……”高廉焦急地问着。

小周探头向左右看看,没有一个人影:“听说夫妻俩一块进了劳改队!”

“为什么?”

小周:“我也说不清楚。因为我两年多不开车了,‘造反派’说我是老局长的司机,不能叫这号人再握方向盘……我现在等于是个专政对象!”

高廉踌躇地:“那……谁能知道?”

小周眼珠一转:“对了,刘如柏在干校劳动了几年,才调回机关。他是老局长最喜欢的干部,一定清楚内幕——”

高廉看看手表,时针指向凌晨两点:“太晚了!明天……我去找他。”

小周:“小帆好吗?我挺想他的。”

高廉茫然地:“好,好,你睡吧!”

清晨。

叩门声。

鲁小帆正在收拾行囊,闻声跑出:“舅舅,是不是舅母回来了?”

高廉走出屋子。

门开,门口站着的是一个脸色黝黑的中年人。这个人急忙闪身进来,用后背靠住门:“小帆,你还认识我吗?”

高廉兴奋地:“哎呀,老刘,我正想找你去哪!”

鲁小帆分辨出是刘如柏,激动地:“刘叔叔!”

刘如柏抚摸着小帆的头顶:“蹿得真快,几年不见,快跟你爸爸一般高了。”

鲁小帆本能地推开刘如柏抚摸他的手,往后退了两步,眼中火热的光焰消失了,冷漠地审视着刘如柏。

刘如柏:“……你怎么了?不舒服?”

高廉用目光示意。刘如柏有所领悟:“好,我先到你舅舅屋看一下!马上去看你!”

鲁小帆目视刘如柏走进高廉屋子。

鲁小帆匆忙跑进厨房。他收拾着毛巾、牙膏、肥皂盒一类的东西,把这些杂什,塞进旅行袋。

他拉上旅行袋的拉链,似乎想起了什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张十元人民币,然后拿起钢笔,伏在床上写着什么。

高廉卧室内,烟雾缭绕。

刘如柏吸着烟,愤慨地:“……这是一桩天下奇冤。你姐姐和姐夫在干校的劳动任务,是跟随播种机下种。有一天播完苜蓿之后,机篓里剩了一把苜蓿籽。老局长和雅琴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深情,把剩下的苜蓿籽播成两条标语。秋天,苜蓿开出紫色花环……”

高廉焦急地:“那姐姐和姐夫为什么又要割掉?”

刘如柏:“你这个剧作家,生产知识还知道得太少了!苜蓿和韭菜一样,必须及时割茬,才能避免老枯而死,保持生长旺势,年年开花呀!”

高廉点着头:“原来是这样,可是……他们为什么在犯罪材料上签字?”

刘如柏:“签字?我亲眼看见老局长和雅琴奋笔疾书,抗议张琳用‘形而上学’和莫须有的罪名迫害革命干部。张琳给鲁小帆看的影印笔迹,一定是掐头去尾取己所需。我是公安干部,知道这并不需要什么高明的技术……”

高廉用拳头擂着桌角:“真卑鄙!”

沉默。

高廉:“那么,把姐夫和姐姐送进劳改队,经过什么法律手续没有?”

刘如柏:“哎呀!高廉同志!公检法全面瘫痪,法律在造反派手里,如同面团,可以一揉一个团,一拍一个饼,一拉一条线……你真是关在小屋里,不问天下事了!”

高廉脸上飞红了一片:“那要赶快把真实情况告诉小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