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忧虑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孙子,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朱允熥此番进言,乃是出于对大明江山的担忧。
此刻的老朱属实是老怀宽慰!
朱元璋想到这里,脸上挂着一抹笑容,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水,乐呵呵的问道,“熥儿,依你来看,皇室的俸禄应当削几成?”
看得出来,自从朱允熥崭露头角以后,老朱时常询问朱允熥的意见。一来是当作考验。二来则是真的想听听自家孙儿的想法。
此时,朱元璋正一脸兴奋的看着朱允熥,期待着他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复。
“八成!”
朱允熥想都没有想,直接脱口而出。
“啥?”
朱元璋刚喝了一口茶水,差点被呛的喷面前的朱允熥一脸。
“咳咳咳,熥儿,这是为何?为何要削减如此之多呐?”
朱允熥冷静地解释道:“皇爷爷,如今朝廷官员冗余,开支巨大。若要减轻百姓负担,必须从皇室自身做起。八成的削减虽看似激进,但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改革的决心,也能让百官信服。”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他还是故意摇头道:“这八成太多了,这么一整,咱那些个不学无术的儿子还咋过了?”
老朱对自己儿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估摸着离开这点俸禄,怕是都难活!
朱允熥沉凝片刻,缓声道:“皇爷爷,若墨守成规,宗室只会越来越纨绔。现今唯有破旧立新,方可保大明长治久安。自食其力,方能自立自强,俸禄减少,那些尚未就藩的皇叔们就会心生危机感,自会奋勉图强,岂不为善?至于皇叔们会不会过不下去,您不尝试又怎知结果?”
朱元璋稍作犹豫,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他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满意地说道:“好!不愧是咱的孙子,有魄力!那就按你说的办!”
其实老朱开了这个口子也做了诸多心理斗争,早年他亲自规定:藩王不可劳作,不能经商,只需高枕无忧的等待朝廷俸禄便可。而如今自己又废除了自己的规定,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但朱允熥的说法的确属实,这种制度断然不可实行,削掉大部分俸禄,保留少部分,从而让在外的藩王自食其力。让还没就藩的皇子努力学习,一举两得!
……
二人停止了交谈,这才发觉,窗外下起了淅沥小雨,雨点啪嗒啪嗒的打在窗上。风声呼啸,枝头随风摇曳。
朱元璋盯着窗外,久久出神,突然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朱允熥。
“熥儿。”
他突然轻声唤道。
“咋了皇爷爷?”
“你能答应咱个事儿不?”
老朱难得用这种近乎求人的语气和朱允熥说话,朱允熥不由有些诧异。
“皇爷爷,您说。”
朱元璋依旧盯着朱允熥的眸子,正色说道,“等咱没了,你万万不可对你的叔叔们开刀啊。”
这老头子最怕的就是这事儿。
朱允熥无奈的笑了笑,看来刚刚自己那番言论,让老头子担心了。他朱元璋最希望的就是子孙和和睦睦,亲戚就该有亲戚的样子。刀锋相对,恶语相向都是万万不可的。
“皇爷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孙儿肯定不会做出危害皇叔的事情的。”朱允熥一脸坚定的看着朱元璋的眼睛,用力点了点头。
“可,若是皇叔他们主动做出对孙儿不利的事儿呢?”朱允熥话锋一转,朝朱元璋询问道。
听到这儿,老朱一脸嘲讽的摆了摆手,自信的回道,“不可能!你那些个叔叔们虽说手握了点兵权,看起来是纨绔了些,但是骨子里都是好的!咱看人准,他们绝不敢任何忤逆之心。”
老朱还打上包票了,朱允熥不禁在心中抹了把汗。如今也就是在你老朱头面前,他们断然不敢有逆反的心理,可若是你老朱走了。藩王,还会是原来的藩王吗?
就说历史上,你老朱可曾听说过,靖难之役?
老朱此时拿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熥儿,这你就多虑了!咱之所以把你那些个叔叔派出去,就是为了替你镇守边疆!就是为了替你保护屁股下的椅子。哪能有反过来欺负到你身上的理儿?”
朱元璋越说越起劲儿,瞪着虎眸说道,“要是真有这事,咱他娘的就是死都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拍他们鞋底子!”
老人就是这样,整天都把死死死的挂在嘴边,像是口头禅似的……
“皇爷爷,您别总把不好的话挂嘴边……”朱允熥提醒过许多次,但老头子执拗的很,想说啥就说啥,谁也管不住。
“行了熥儿,这事儿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就成!”
朱元璋向窗外看了看天色,朝门外喊道:
“李狗子,几更天了?”
门外很快就传来了回音,李公公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浑浑噩噩的。看得出来,李公公正呼呼大睡着就被老朱一大嗓门子叫醒了。
“回皇爷……三更天啦。”
朱允熥一听一惊,时间过得这么快吗?古代的三更天便是凌晨十二点左右,也称为子时。爷孙俩不过是闲聊一会儿,咋就这么晚了?
不过反观老朱却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打了个哈欠,疲惫的站起身,活动了两下筋骨,轻轻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睡吧睡吧,这么晚了,再不睡明早你又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能醒。”
听到来自朱元璋的吐槽,朱允熥尴尬的抬起头,正好对上老朱嫌弃的目光,只得嘿嘿一笑,小声嘀咕:
“其实甭管几点睡,我都能睡到日上三竿……”
……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