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转型序幕 - 资本与转型 - 兰舟夜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资本与转型 >

第1章转型序幕

秋风掠过这座位于内陆腹地的城市,街道两旁的高楼在斑驳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冷峻。这座城市的心脏,从来都跳动在煤炭的脉搏上,曾几何时,煤炭几乎是这座城市一切繁荣的源泉。年复一年,矿区的机器轰鸣声和炭尘滚滚,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岁月。但如今,一切似乎都在悄然改变。

一则最新的经济新闻在清晨的报纸和电视屏幕上同步出现:“国家发改委今日发布最新指导意见,全面推动内陆能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能源与数字化经济是未来十年转型的关键,’发改委发言人如是强调,‘煤炭等传统产业将逐步退居二线,经济发展需向非煤产业倾斜,带动科技创新与区域协同发展。’”

城市广场上的巨型电子屏幕反复播放着这段讲话,几个早起的市民在屏幕下匆匆走过,他们脚步匆忙,却似乎并没有停下来聆听这段几乎要改变他们未来生活轨迹的政策解读。

煤炭,曾是他们生活的一切;数字化经济、非煤产业这些名词,对他们而言仍旧是陌生的未来。

但对这座城市的高层领导们来说,这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就在同一天的市政府大楼里,一场关于非煤经济转型的闭门会议悄然召开。昊宇集团的名字,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昊宇集团,曾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企业之一,它不仅支撑着市内近百万人的生计,更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过去十几年间,它的年产值占据了城市gdp的近三分之一,然而,随着全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逐步推进,煤炭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会议室的气氛凝重而肃穆。坐在主位的,是市政府主管经济的副市长,他神情严峻,手中的文件散发着新印刷的油墨味。与会的各方代表神色各异,政府官员、昊宇集团的高层领导,以及几位来自沿海地区的民营资本代表,彼此间的目光仿佛在无声地较量。

“同志们,”主管经济的市长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次会议的主题很明确。市里已经决定,由昊宇集团率先启动非煤经济转型,组建新的数字化产业公司。我们不能再依赖煤炭,这是国家的大势所趋,任何人都不能掉队。”

坐在长桌另一端的刘正华——昊宇集团的董事长,年过半百的他,脸上显出几分疲惫。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非煤经济……这话我们听了不止一年半载了,但转型的资金、技术、人才,从哪里来?昊宇的煤炭资产能动的地方已经不多了,想要从数字化产业上分一杯羹,不是说着那么容易。”

副市长微微皱眉,转向了会议室另一侧的程若川,一个年轻而锋利的面孔。他的出现,是改革的象征——来自沿海地区的职业经理人,马如山从那里带来的“秘密武器”。他是被寄予厚望的人,肩负着重新定义这座城市经济命运的重任。

程若川微微一笑,声音坚定:“我明白刘总的顾虑,但我们不能再等了。非煤经济转型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经之路。昊宇有资源、有渠道,数字化产业需要的是速度与创新,不是继续依赖老路。”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几位民营资本的代表在旁侧目,张若曦,那位野心勃勃的年轻投资人,双手交叉在胸前,微微勾起嘴角,仿佛对程若川的发言抱有几分期待与不屑。

“非煤经济、数字化产业……听起来的确很美好。”张若曦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悠长,“不过,程总,你可曾想过,传统产业的转型,风险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如果没钱烧,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程若川面色从容,不动声色地回应道:“我们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地方政府的决心,还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资金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战略和执行。我们昊宇会成为这座城市非煤经济的领头羊,不是因为我们想抓住机会,而是因为我们必须要赢。”

这场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改革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