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命运(下册)》(6) - 当代风云录珍藏版 - 陆天明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三百一十七章《命运(下册)》(6)

顾亭云是她们单位用一辆红旗车把她直接从广州送到新园宾馆的。进深圳那会儿,天已近傍晚。车一到,还没等顾亭云下车,周副市长就迎了上去。顾亭云忙笑道:“周副市长,怎么敢劳您大驾?”

周副市长笑道:“是我主动请缨要为大姐服务一回的。”

顾亭云笑道:“服务?不敢当。一定是您周副市长有啥事要求着我这老太太办了。”

周副市长大笑:“大姐果然名不虚传。一语中的。厉害……厉害……”一边说,一边赶紧帮着拿行李。

进了宋梓南房间,安顿好那些行李,周副市长对顾亭云说:“大姐愿意到深圳来,机关里的同志都特别高兴。不光是为宋书记,也为我们大家。宋书记身边确确实实需要您这么个人。有您在,我们大家心里就踏实多了……”

顾亭云淡淡地一笑:“我可没那么重要,不仅没那么重要,说不定来了以后,还会给你们添许多麻烦。”

周副市长告诉顾亭云:“房子初步已经定下了,一会儿让市委办公厅的同志陪大姐去看一下,如果您觉得还行,咱们就赶紧搬家,赶紧结束老宋这种四处打游击的老单身汉生活……”

顾亭云问:“那房子老宋看过了吗?”

周副市长说:“他说他不看了,一切都由您定夺。”

顾亭云笑了:“他倒挺会当甩手掌柜的!”

周副市长也默默地笑了笑。

顾亭云长叹一口气,往沙发上一靠,微笑道:“开场白都说完了,说正事吧。说说,周大市长今天忍心撇下党国重任,屈驾接车,所为何来?”

周副市长立即说道:“今天我们开了一天的常委会……”

顾亭云马上从沙发上折起身:“我能发表个声明吗?我们家的习惯,你老周应该是知道的,我从来不在工作问题上给老宋吹什么枕边风。老宋也从来不惯我这毛病。”

周副市长忙笑道:“大姐,我也要先跟您声明两点:第一,我今天来找您,完完全全没把您当作谁谁谁的夫人……”

顾亭云还是坚决打断周副市长的话,强调道:“不管你主观上怎么认为,可我实际上还是谁谁谁的夫人……”

周副市长一本正经地说:“不,这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您除了是谁谁谁的夫人以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我们的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我今天来找的,是这样一个顾大姐,而不只是一个什么夫人。”

顾亭云指着周副市长笑道:“狡辩。”

周副市长也笑了笑,继续说道:“第二,更重要的是,我今天来,不是代表我周某个人……”

顾亭云有点意外:“你代表组织?”

周副市长点点头:“也可以这么说吧。”

顾亭云认真起来了:“组织要我吹枕边风?”

周副市长口气立即变得有一点沉重:“深圳近来处境不太好。”

顾亭云从随身带着的旅行包里拿出那一摞报纸和杂志,放在周副市长面前。

周副市长瞟了那些报纸杂志一眼:“您已经有所了解了?”

顾亭云问:“还有什么情况是我不了解的,又是需要我了解的?如果你们觉得,这两个问题,都是我不该问的,可以不回答我。”

周副市长忙说:“不,这正是市委常委授权我来找大姐您,要做的事情之一。”

顾亭云略略一怔,神情一下从认真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周副市长就跟顾亭云谈了将近一个来小时。周副市长走的时候,宋梓南还没有回来。房间里只剩下顾亭云自己。在和周副市长谈话后,她显得很不安,神情略有些发呆。呆坐了一会儿,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慌慌地从自己随身带来的行李包里取出一个装满各种各样药品的多宝盒。又从这多宝盒里取出几盒药。她不想让宋梓南知道她竟然在服用这种抗癌变的药,她要藏起它们。但藏了几个地方,都觉得不那么保险,忽然间,她发现在书架的顶端放着一个小小的保险箱,便把它取了下来,并试着去开了一下保险箱的门。

这个小保险箱的门居然没锁上。

顾亭云小心翼翼地把小保险箱挪到台灯底下。保险箱里并没有什特别金贵的东西,只是存放着宋梓南的工作证、边境通行证、党费证和党代会代表证等证件。正在她犹豫着要不要把那几盒抗癌变的药存放到这保险箱里去的时候,却发现在保险箱的最底层还放着一样东西,摸摸,好像是几页纸,外头还用油纸包裹着,似乎显得有一点神秘。她知道自己是不该在没有得到老宋允许的情况下,私看他藏起来的书面材料的,但这既不是信件,更不会是日记。于是在稍加迟疑之后,她还是把那份东西取了出来。

打开外面包着的那层油纸,她看到这是一份正规的病历报告。刚翻开来大略地看了一眼,外头有人在敲门了。

顾亭云忙问了声:“谁?”

宋梓南在门外答道:“还能有谁?”

顾亭云慌不迭地把自己要藏的那些药塞进小保险箱里,把那份病历塞进自己放药的多宝盒里,再把小保险箱放归原处,这才慌慌地应了声:“来了……来了……”

宋梓南一进门,顾亭云马上就告诉他:“刚才,老周来过了。”

宋梓南问:“哪个老周?”

顾亭云应道:“你班子里还有几个姓周的?”

宋梓南有些意外:“周副市长?他来说啥了?”

顾亭云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他说,有人写了一份很长很长的书面材料,把你老宋告到中纪委去了。”

宋梓南淡淡一笑道:“这种事,稀罕吗?”

顾亭云说:“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

宋梓南坦然地:“是的,偏偏在这个时候……”

顾亭云说:“而且这个老同志曾经在这一带工作过很多年。”

宋梓南说:“是的,他在这一带工作过很多年,担任过很重要的领导工作……”

顾亭云说:“他应该比别人更清楚,深圳宝安如果不换一种方式来发展经济,就没法再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就会彻底被历史淘汰!”

宋梓南说:“从理论上来说,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

顾亭云说:“他是这个地方的老领导,有什么看法可以当面跟你们这些后来者谈嘛。大家都是党内的同志,又是同一地区前后任的领导,有什么必要非得把事情捅到北京,捅到中纪委去呢?”

宋梓南说:“我只能说,他是出于一种忧国忧民的良好动机,才这样做的。他认为,建立特区后,深圳的干部百分之八十已经都烂掉了,百分之八十的公务员都堕入了纸醉金迷的深渊中……他说,中央如果再不下大力气纠正这儿的错误,社会主义的深圳真的就要变成资本主义的深渊了。而这一切的责任都在我,宋梓南。”

顾亭云说:“你能承认你们深圳的干部真有百分之八十都烂掉了,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宋梓南一下激动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大幅度地挥舞着手,冲着顾亭云嚷道:“昨天我们有个工地出了点事故,从市里的主管领导到分管领导,从主管厅局的主要领导到工程承包的主要负责人,从行政方面的领导到工程技术方面的负责人,连续在事故现场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我们有个工程副总指挥今天在市委常委会上做汇报时,由于太疲劳了,才说到一半就虚脱昏倒了……我们有个厅局的总经济师死在了办公桌前,我们的特区报,是在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一间平房的条件下创刊的……”说着他大步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在中央基本不给经费的情况下,我们把一个三万人的小镇搞成了近百万人的现代化城市,上百公里的城市道路和近百幢高楼,这能是在干部纸醉金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他在污辱谁呢?都是党内的同志啊,都在拼着命地为实现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去救我们这个中国啊。煮豆何必燃豆萁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