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b
)1.百步穿杨
[释义]杨:柳叶。形容射箭或射击的技术高超,引申为本领高强。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同义]百发百中
[例句]在奥运赛场上,许海峰用他那百步穿杨的枪法,为中国代表队赢得了一枚金牌。
[故事]战国时,秦国名将白起要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市又。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肋、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使者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使者来到秦国见过白起后,给白起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位将领,名叫养由基。此人射箭技术十分高超,站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都能将只有三、四分宽,一寸左右长的柳叶射中。因此,养由基凭借着这个本领,南征北战,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天,养由基在一次比试的过程中,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三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嗖、嗖”的三箭射去,结果箭分别射中涂上红色的杨柳叶。
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位老者提醒他要注意保持自己射箭的名誉,因为一旦有一只箭不中,百步穿杨的名声就会大大受到影响。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老者致谢。
白起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马上想到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于是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
)2.百折不挠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也不屈服。比喻意志坚强。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公碑》
[同义]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反义]一蹶不振半途而废
[例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正义的事业视死如归,百折不挠。
[故事]乔玄是东汉睢阳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嫉恶如仇,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后来他当上了汉阳太守,曾处置过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人,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贪官与恶霸都十分恨他。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次,他十岁的孩子被三个强盗劫持到他家的耧上,并威胁乔玄说,如果不给赎金就要杀死他的儿子。乔玄怒发冲冠,义正辞严地斥责强盗说:“我作为一名朝廷命官,难道要被你们这些歹徒所挟迫吗?你们还是束手就擒吧!”
这个时候,听到消息的当地守军赶来了,他们把乔玄的府第围了个水泄不通,但由于孩子在强盗手中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乔玄大怒,催促官兵进攻,强盗狗急跳墙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儿子。
乔玄十分悲痛,但他抑制自己的悲痛,他希望可以想到一个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的事情,让小孩子不再无辜惨死。几天后,他向皇帝上书:“以后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不许用钱赎回,这样强盗就得不到好处,也就不会再去绑架人,如果捉住一个绑架人质的强盗则一律处斩!”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公布了新的法律,很快这种绑架劫持的事就绝迹了。
汉灵帝的时候,乔玄当上了尚书令,依旧刚直不阿。他查到太中大夫盖升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罪行,就上书揭露,要求严惩盖升,但是灵帝与盖升的关系十分好,不仅没有治盖升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一气之下辞官回归故里。
当时还是小官的曹操很钦佩乔玄,二人十分投投机。乔玄死后,掌握了大权的曹操还亲自去坟上吊唁过。中郎将蔡邕专门为其写下了《太尉乔公碑》,赞扬乔玄“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背水一战
[释义]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同义]背城一战破釜沉舟
[例句]中国队小组出线的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队员们决心背水一战。
[故事]汉朝初年,韩信做了大将军后带兵占领了关中,又挥师向东进攻,去攻打位于河北南部山西东部的赵国。
赵国闻报,派大将陈余带20万人马在井陉防守。赵国有位谋士李左车见这里地势险要,便献计:“先截断汉军粮草,再依仗深沟高墙防守而不与之交战,这样汉军进退两难,我们很快就会取胜。”主将陈余自视过高并没有采纳。
韩信探得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认为很快就会得胜了,于是传令全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营,半夜忽然拔营行动,又派2000轻骑兵从小路到赵营附近埋伏,等到赵兵出营便偷袭护营赵兵,并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汉军的旗帜。然后,韩信亲自率一万人沿河岸摆开阵势引诱赵军出战。
第二天,赵军见到汉军的阵势纷纷嘲笑韩信浪得虚名。背水作战为兵家大忌,韩信简直是自己找死。谁也没想到这是韩信的诱敌之计。战争一开始,韩信领部分人向赵军杀去,赵军迎战,没打多久,韩信就传令汊军诈败,抛弃了许多的旗鼓及物资。陈余一见十分得意,领兵追击汉军,并抢夺汉军沿路丢弃的东西。这时候预先埋伏在赵营附近的汉军乘乱攻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韩信带领将士奋勇反击,背水一战无路可退,为了活命,汉军异常英勇,杀得赵军节节败退。陈余见大势不好只得鸣金收兵,谁料到自己的营前挂满汉军的旗帜,以为大营已为汉军所占,军心大乱,都无心恋战。汉军乘胜追击,赵军溃不成军,陈余被杀,赵王被俘,汉军大获全胜。
庆功宴上,将士们请教韩信违背兵法原则的“背水一战”有何奥妙。韩信笑答:“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难道这不符合兵法的原则吗?”
)4.别开生面
[释义]生面:新面貌。比喻另外开辟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
[例句]韩寒的小说,构思新颖,别开生面,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都喜欢看。
[故事]早在唐朝时期,有个叫曹霸的著名画家,最擅长于画人物和马。他的名声非常大,就连深居宫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皇帝经常把他召进宫中,命他当场作画,并时常给予他丰厚的赏赐。
由于曹霸深受皇帝的宠幸,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宦人家都大力收藏他的画,并以此为荣耀,甚至很多人不惜以很高的价钱,来收购他的墨迹。
长安城里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劣内四壁上绘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是七十多年前著名画家阎立市画的。但是由于年代久了,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现在大部分已经剥落,不仅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有的甚至难以辨认。于是,唐玄宗便召见曹霸,要他重新画。
要重画功臣肖像谈何容易。曹霸阅读了大量史料,对照已经暗淡模糊的功臣肖像,仔细研究琢磨,精心构思,然后挥笔绘制。经过一番苦心创作,终于使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重放光彩,并且以崭新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时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诗赠给曹霸,其中诗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凌烟阁中的功臣肖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彩,但幸亏有了将军您,是您下笔使他们重放光彩。
)5.兵贵神速
[释义]兵:用兵:贵:可贵。用兵打仗以行动迅速最为重要。后也泛指办事利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例句]兵贵神速,我军今晚一定要赶到孙庄,从敌人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故事]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