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草论党锢 - 戮三国 - 池鲵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戮三国 >

第36章草论党锢

管家张福喋喋不休说了一堆讨女子欢心的招数,赵迟听完后不由问道:“既如此,您老年轻时,肯定有很多风流韵事吧!”

哪知此话说完,管家的话茬忽就戛然止住,老脸落寞地张了张嘴,起身离开道:“公子您歇着,咱出去转转。”

聊得好好的,怎就忽然走了?

这老伯该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吧!赵迟失笑摇头。

得知赵迟苏醒,武馆里男女老少都很是欢喜,午饭时,老厨子特意炖上几锅肉食,一武馆的人都在院子里摆桌庆贺,席间齐乐融融。

既有不用逃亡的庆幸,也有赵迟安全归家使得众人安心。

武馆后院,赵迟揉着小腹站在一旁,看老管家教导那群孩童读书识字,独臂管家虽是武夫,却也略通经义,教得也很认真。

十来个孩童怀抱一块薄石板,手拿木炭,在石板上写写画画。

守在身旁的山曜感叹道:“福伯早年间曾在乡下做过几年夫子,可惜时运不济,不得不拿起刀来,弃笔从武!”

山曜本是张家的食客,自身颇有过人之处,他本不用像下人一样跟随左右,但经兵魔一事之后,山曜却是自愿做起了赵迟的跟班。

赵迟奇道:“这么说,他老人家年轻时候也曾念过太学了?”

“所以在下才说他老人家时运不济。”山曜苦涩一笑,言语间颇有心酸之意,似是也在说他自己。

太学乃大汉朝最大的学府,天下学子心中的神圣求学之地。

左右无事,赵迟便与山曜聊起太学,聊起前朝的清议士大夫,又聊起大汉恒帝在位时,党锢之祸的开端,以及那段可怕的宫廷喋血。

也不知这些故事山曜是从何处听来,说得绘声绘色,激动时,恨不得自己生在那时,与那些风骨清雅,道德高尚的儒士一起见证那个时代。

庭院的石桌上添了一壶热茶,赵迟作为听众,不时笑一下,或惋惜感叹一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太学鼎盛时期,学子多达千余众,其理念秉持忠君爱国,敢于直言,但如此众多的学子,虽是学有所成,出路却成了问题。

时下的官场,多为宦官外戚把持,以至于太学生空有才学无处可用,于是这些学子寄希望于察举制。

但这所谓的察举,却是由官员把控,由上及下,派遣官员到地方根据当地的风评,来选拔人才,以儒学为主,德行为先,次论才能。

皇帝本以为这种制度能够给皇室选拔出可用的人才,不曾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而导致官员利用这种制度,大举推荐自己亲信,从而衍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集团。

士族世家因此权柄更盛。

这样残酷的现实,对太学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打击,他们面临的选择,要么屈服权贵,违背伦理道德,要么坚守原则,维护人格尊严。

但读书人不能入仕,便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此尖锐的社会矛盾集中与这群太学生,使得他们更容易看得各种时弊,从而也催发出了,对宦党权柄的强烈不满。

积怨越来越多,太学生开始批判时弊,批判宦党,批判外戚,甚至于挑衅皇权,从而引发出巨大的社会舆论。

如此一来,清议士大夫,就此成型,他们以言论为武器,针砭时弊,抨击权贵,品评人物。

此等舆论之大,无人不怕招来太学生的清议。

有清流名士在舆论中成为世所推崇的楷模,也有碌碌无为之辈,在舆论中丢官下狱流放砍头。

这一阶段,所谓的时下清流,已然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几乎完全垄断各地基层。

世人获得了清流的评价和评品,便能做官。

反倒是皇族的考察评价沦为虚设,此举无异于严重触犯到皇权的威严。

清流派的力量不断壮大,行为也越来越激进,甚至偏执,并开始将矛头指向宦官,前朝的权力之争,就此彻底爆发。

垄断官场,左右朝政,攻击宦党,冒犯皇权,火愈演愈烈,迎来的,便是皇权的残忍镇压。

党锢便是在此等环境下触发。

君子不党,此乃共识,清流士大夫俨然已经形成结党营私的大势,忍无可忍的皇帝,终是拔出屠刀。

屠刀之下,人头滚滚,重压之下,一片死寂。

数不清的清流士族抄家灭门流放千里,门生亲属故吏,但有牵连者,或是处死,或是彻底禁锢仕途。

……

山曜讲完后,叹气道:“时至今日,皇帝的屠刀仍旧高悬,天下九州,由宦党把持的武府,明为辅助教化,实为监管当地儒学士族,更有残暴贪婪者为祸乡里,百姓苦不堪言,也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才能结束。”

司马家虽是温县望族,却不敢训练部曲,豢养私兵,即便是明面上的佃户与田地,也不敢占有太多,以至于紧要关头无人可用,由此可见,前朝惨案过后,世家对宦官忌惮之深。

思量间,赵迟不由想到司马懿之前的行为,以兵魔削弱温县的武府势力,也不知此时,司马懿是否已经稳住局势,武府弟子死伤如此众多,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若上面派人追究起来,司马懿想好对策没。

赵迟正这般忧虑,独眼武师张力快步行入庭院来,笑眯眯地颔首唤道:“公子,司马家的二公子又来探望您了,此时已在客屋等候,某已备好茶水招待客人。”

赵迟起身朝外间走去,山曜紧随其后,独眼武师纵身一跃飞上屋顶没了踪影。

前院靠大门居右的一间屋子里,司马懿正缩着脖子坐在一盆炭火前,端着茶碗饮茶。

听得门外脚步声,司马懿抬眉望去,便见一袭蓝衫的赵迟走进屋来,身后跟着个老实巴交的黑脸汉子。

司马懿起身笑道:“你总算醒了,如何,身子可已无恙?”

赵迟行到一旁矮凳坐下,径直问道:“无恙,找我何事?”

“小迟兄弟真是快人快语。”司马懿干笑两声,笑容快速敛去,低声道:“我想让你帮我杀个人。”

赵迟双眼微眯,幽寂的眸子盯着司马懿,嘴角泛出一丝浅笑,道:“张家武馆乃正经人家,不作那等杀人的买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