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出处
“臣,令霜华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安国夫人向怀仁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同时高呼万岁。而后再向太后、皇后两位娘娘请安。
此时,正在接受召见的安国夫人,神情肃穆,举止端庄恭敬。与昔日行走江湖时,那洒脱不羁、不拘小节的女侠形象截然不同。
“安国夫人平身,赐座。”怀仁帝的语气中透着一股沉稳。
“表姨…”怀仁帝话音刚落,魏皇后忽地起身,按捺不住激动之情,快步走向安国夫人,一双玉手紧紧握住安国夫人伸出来的双手。
“娘娘风姿依旧。”安国夫人目光闪烁,快速打量着面前这位容颜与十多年前毫无二致的表侄女,言语中流露出欣慰与欢喜。她稍稍用力握了握皇后的手,以安抚其激动的情绪。随后,她点点头,暂时放下皇后,快步越过众人,来到太后跟前,双膝跪地,上身前倾,双臂抱住太后的小腿,身子半伏,微微仰起头,一脸孺慕地望向端坐于高椅上的太后。
“灵娴(太后小字)姐姐,多年未见,您可安好?”安国夫人轻声细语,仿佛生怕惊扰到眼前这位已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好在太后此刻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那炯炯的目光中同样难以掩饰激动之情。
故人多年未见,再见时已是青丝变白发。安国夫人心中顿时涌起一阵伤感,向来坚毅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伤感,眼眶中水光闪烁。
自先皇薨逝,再无人敢唤太后小字。而今故人重逢,忽闻其唤己闺名,向来端庄的太后不禁潸然泪下,难以自抑地轻拍安国夫人紧拥自己的双肩,悲声泣诉:“你这狠心的丫头,二十年不归京都,竟敢问吾是否安好!”
“母后、皇祖母(太后娘娘)、保重身体,万望珍重…”众人见此情形,深知太后此刻心绪不宁,于身体有损,除陛下外,皆跪地叩头恳请。
“红仙自知有罪,不敢祈求姐姐宽恕,待陛下旨意下达,红仙愿自请责罚,任凭姐姐处置,但求姐姐保重玉体…”言罢,仍不停地轻摇太后双腿,其状恰似孩童向长辈撒娇。安国夫人年轻时性子活泼,现今虽年已三十有八,性情自是沉稳许多,但她容貌依旧,骨子里那灵动俏皮依然如故。太后见她如此,又闻众人连连劝慰,这才收起悲戚,佯装嗔怒:“暂且饶了你,此次回京若不多留些时日,吾绝不轻饶!”众人闻此,终于如释重负。
“自当陪伴姐姐,直至姐姐腻了红仙才好…”安国夫人恭顺道。
“你呀…”太后这才用手指轻戳她鼻头,慈爱地示意她起身。
“陛下,太傅大人求见。”内侍监来禀。
魏太傅至,怀仁帝遂启今日之议。
“关于莫公子的赏赐,太傅意下如何?”怀仁帝问。
“陛下,莫公子身份特殊,赏赐之事,俟其康复后再定为宜。陛下必不会亏待有功之臣。”魏太傅进言。
怀仁帝沉思须臾,左右人尚未醒转,确实不急。遂决意从其议,将此事暂搁。
“这、这…便如此了?”礼亲王茫然。
“礼亲王可还有他见?若有,可提出供诸公参详参详。”怀仁帝目光移至礼亲王。
“嗨,连太傅这等门下弟子众多的大儒都暂无计可谋,老臣这愚笨之脑,还是罢了。”
“汝倒有自知之明!”泰亲王重哼一声,白眼道。
众人皆忍俊不禁。
“若陛下无他事吩咐,老臣便告退了。臣那七彩鹦鹉尚待臣亲饲呢。”说着便想起身告退。
“礼亲王莫急,朕尚有一事,更为紧要。”怀仁帝微微抬手,示意其稍安勿躁。
“啊?还有?那……那臣再等等。”礼亲王只得将身躯再次落座于太师椅上。
“此一事,关乎我大衍江山社稷,至关重要!”怀仁帝的声音陡然变得肃穆,面色亦随之凝重。
“啊?!”数位亲王、权臣心中一震,面现愕然。
“传陆提督。”怀仁帝话锋一转,沉声道。
在侧殿静候多时的陆弢闻帝传,沉稳示意身后捧着托盘的黑麒卫随其入紫阳殿觐见圣上。
众人见这冷面煞神现身,心中疑惑更甚。然亦只得静待帝开口。
“陆卿,将物件呈于礼亲王父子过目。”
被无端点名的父子二人霎时紧张起来。
陆提督恭谨应了一声,掀开黑麒卫手捧的托盘上覆盖的锦布,而后接过托盘,亲自奉至礼亲王面前。
礼亲王父子目光齐落于那盘中。盘中置有一只米白色祥云簪子,另有一枚银质长命锁。礼亲王世子乍见此二物,顿觉颇为眼熟。
他按捺不住拿起长簪,那质地及花纹令他心生疑窦,此乃象牙所制,且仅供皇族使用。观此物形制,绝非男子可用。他反复端详象牙祥云簪,越看越觉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见过,遂暂且放下簪子,拿起那同样眼熟的长命锁。
礼亲王世子手指摩挲着长命锁上精巧的花纹,再度心生疑惑,两只小狮子吊坠眼珠的红宝石仅有半粒米大小,却镶嵌得严丝合缝,还有那银锁下垂挂的铃铛,几乎与整个锁身融为一体,并非单独扣上的。如此工艺,除了京都妙宝阁,便唯有内务府了。然妙宝阁只售卖女子饰品,从未听闻打造孩童物件。为何礼亲王世子如此清楚,只因妙宝阁背后主人乃朝阳郡主与太子。知晓此事者,除了太子,估计唯有皇帝了。他亦是无意间得知,却也未曾向他人透露过。
正当他握着手中的锁皱眉思索其可能的来历之时,身旁的礼亲王忽地抓起那象牙簪子,继而失声惊叫:“哎呀,此簪子莫非是臣那老婆子至爱之物?缘何落入陆大人之手?”
礼亲王经此提醒,霎时忆起这象牙簪的出处。原来,此乃自己的母亲,礼亲王妃半年前常插于发髻的那支祥云象牙簪。
“王爷莫急,且再仔细端详。”陆弢素来阴冷地声音再次响起。
“正是、正是!此簪乃那婆子之物,去年她入宫时,皇婶所赐。自她获此簪后便视若珍宝,每日皆插于发间在本王面前晃荡,本王岂会认错!唉,皇婶,您瞧瞧这可是您赏赐给玉荷的!”礼亲王先是斩钉截铁地回应陆弢,而后又手持象牙簪走向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