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赏赐
“陛下,京都及各地百姓正在腾龙湖离岸码头上为陛下竖立丰碑,以颂扬陛下亲临现场,清除妖物、护佑大衍子民之赫赫功绩。同时,亦详尽刻录了此次莫姑娘舍生取义、绞杀黑蛟之过程……陛下,您看这……”成禄乃帝王贴身大总管,亦是怀仁帝之耳目,此类事情,即便陛下已然第一时间知晓,他仍如实禀报。
“嗯,此番倒是令百姓们兴师动众了。”怀仁帝心中虽喜,然其面色却依旧沉稳如水。“那丫头之事迹,众人皆有目共睹,理当记录在册。仅凭她此次舍命斩妖之举,朕亦当重赏于她。只是现今,她昏迷不醒且身份特殊,究竟该如何赏赐,朕着实颇感为难。况且,以那丫头的能耐及性情,想来也未必会将朝廷赏赐放在眼中。但,该属于她的,朕必须赐予她!”怀仁帝言罢,长叹一声,自龙椅上起身,双臂后负,颇显无奈地来回踱步,活动起身体来。
古往今来,没有君王不喜来自臣民的颂德。如此千古传颂的赞誉,怀仁帝心中自是欣喜。只是迎曦此女,于除蛟前素不为人知,若与帝王之势牵连,恐怕此后,关于其身世的来历,各方明里暗里的猜测与打探,必将接踵而至。而且,随着她此番本事之显露,将来暗中拉拢她的势力,可想而知会为她招致何等麻烦。不过,祁天氏一门,自古只忠黎民,不畏强权,更不涉政治,自是无惧其有二心。如今,随着暗中调查得来的结果,已然百分百确定那丫头确系出自镇国公府,且是名震八方、勇冠四海之大元帅鹤啸天嫡长女!只可惜,天可怜见的,那丫头自出生便遭人调换身份,受尽磨难,更被人以邪术换命!如此种种,即便是怀仁帝这位掌控天下、谋略过人且见多了无数血腥龌龊、内心冷酷之帝王,亦心生怜悯。更何况此次除蛟孽,她全力以赴,以命相搏,终将可能兴风作浪之妖物绞杀,而自己至今仍昏迷不醒,更有可能随时殒命。想来她出身高贵,本应生活富贵无忧,受尽宠爱。然此等宠爱,却为鹤家三房之女所夺,十余载漂泊不说,连自己身世亦一无所知。思及至此更坚定了要为这个丫头做主的心。
成禄垂手而立,沉默不语,生怕扰乱了主子的思绪。
“成禄,你有何见解?”怀仁帝止住步伐,看了一眼大总管,看似随意地发问道。
“陛下,连陛下都尚无头绪,老奴这般目光短浅之人,又怎能有解决之法……”成禄闻得怀仁帝询问,赶忙稍稍抬头,瞥了一眼,旋即将头垂得更低,答道。
“罢了,你这老奴,朕既问你,你便直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于你!”怀仁帝见他一副畏缩之态,便知这老奴定是怕自己不悦,故而不敢贸然开口。遂,轻笑一声,命他道来。
成禄双肩微缩,上身如弯弓般俯下,头部与足尖几近垂直,整个人愈发恭谨,他声音微颤道:“陛下,还请恕老奴冒昧。听闻莫姑娘自幼受迎鹤仙人及安国夫人夫妇悉心教导,如今仙人去向不明,但安国夫人已至京都,何不将安国夫人请来共商…”成禄口中的安国夫人,乃是声名远扬的女中豪杰,大衍唯一的女侯、民间百姓口中的红粉观音、江湖人称的--令女侠令华霜!而她在塞外还有一个名字:阿日嘎勒·扎嘎勒。即是魔女之意。这是因为太祖平三夷时,她单枪匹马潜入羯人营地将头领“浑”枭首的原因。要知道“浑”在当时羯人的眼中是勇猛如天神一般的存在。这样的英雄被其诛杀,当然招致相当大怨恨和恐慌。所以,被冠上魔女之名。
话甫一出口,怀仁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随口一问,这老奴却似早已看穿了心中所想一般,所言之法竟是与之无别。怀仁帝嘴角微扬,目光冷然,伸出食指朝着成禄方向虚点几下,“你这机灵鬼,倒是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成禄闻帝声,知其并未因自己的想法而动怒,反而似有认可之意,心中不禁有些自得。但他转念一想,心中大骇,随即面露恐慌,仓皇跪地不停磕头,连声请罪道:“奴才怎么敢与陛下想法一致,奴才愚蠢,请陛下降罪…”
“罢了,朕既已言明任你开口,自不会怪罪于你。起身罢……”怀仁帝见他面露惊惧之色,不似伪装,双眼微眯,语带戏谑。他心中自然清楚,眼前这位年逾六旬的奴才,在先皇在世时便一直随侍左右,自己登基后,又近身侍奉了二十年,其忠心程度自是毋庸置疑。更为关键的是,先皇临终前,曾拉着怀仁帝的手,亲口点明此人可堪信任。然而,帝王心思,向来高深莫测。其中究竟有几分猜疑、几分戏弄、几分试探,无人能知。
成禄闻此,这才缓缓起身。眼前这位正值壮年的君主,绝非刚愎自用、昏庸无道之辈。相反,其驭人之术更胜先帝,少年时的怀仁帝便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实则暗中已能掌控全局。他固然仁德,然而一旦无情起来,亦令人不寒而栗。故而,成禄才会因着那看似玩笑的一句话而惶恐不安。
“太子是否仍在安国侯府?”怀仁帝已归坐龙椅。
“回陛下,太子殿下每日入宫请安后,便回安国侯府照料尚在昏迷的莫姑娘。”成禄如实禀报。
“太子早应选妃了。”许久,怀仁帝方出言一句。
成禄一听,心头一震。
“传安国夫人、荣勉、鹤啸天进宫,移驾慈安宫!”
未等他深思,怀仁帝已连下两道口谕。
前些时日,太后旧疾复发,身体抱恙,行动多有不便。太庙祭祀甫一结束,便被怀仁帝恭送回宫静养。
正因如此,当日迎曦除蛟之事,她未能亲眼得见。为此,她对怀仁帝颇有微词,嗔怪他使自己错失那千载难逢的惊险一幕。怀仁帝深知母亲年轻时不让须眉,然而他素以孝道为先,宁可承受母亲的责难,也不敢让母亲的身体再有闪失,更何况那场面瞬息万变,他更是不敢让母亲以身犯险。
此时,太后正请了魏皇后听她亲口讲述那精彩凶险的一幕幕。
“母后,您是未曾亲眼看见,那莫公子一剑斩向那恶蛟巨首的模样,简直…”
“简直如何?”
皇后正一脸激动,绘声绘色的向太后讲述当时的情形,怀仁帝低沉不失威严的声音忽然从殿门口响起。
皇后一听,忙起身将斜躺着的太后扶直上身,这才上前两步,蹲跪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