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商业战争 - 魏烈 - 清水茶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烈 >

第95章商业战争

自鸿都门学创立始,刘宏为彰显皇家恩典晃荡,特地采纳何皇后的建议。召集朝堂大臣及在京官员子嗣入鸿都门学,与太子辫共同接受百家典籍。

考虑到人力有限,全面学习必定力有不逮,刘宏还关照过山主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学流派。也许是小孩子天性好动,不爱读书;也许是学习经学太过枯燥,没有乐趣。

总之,儒学作为当世第一显学居然没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若不是王允、蔡邕纠集了一众大臣对皇帝施压,强迫刘宏让步,恐怕儒学真就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这次钦点治学主要针对洛阳官员,因此在这里面有我不少的旧识故交。比如跟我一起大闹茶楼的全旭,比如洛阳囚牢一行出来后见到的小周瑜都汇集到了鸿都门学做了实际上的太子侍读。

只不过因为我们有着各方面的差异,选择的门别有些偏差。我和周瑜受家里人的胁迫,被逼着双双入了蔡邕门下。

全旭这厮最叛逆,没有听从他兄长全柔的劝告,选择儒家。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兵家路数,跟着一个从边关来的老头子学习戟法,一看就是没有前途。放着洛阳著名的剑客王越和河间枪王童渊不找,偏偏找了这位叫什么什么李彦的无名小卒来教他,这简直就是疯了。

在大体状况安定后,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求学生涯。时间这么短不是因为我不认真学习,天天惦记放学。关键是我在鸿都门学之前就已经被大蔡小蔡生拉硬拽的补习了三个月,早就已经把蔡府上的那点东西摸索的七七八八了。

毕竟古代图书看着数量多,其实内容就那么一点。在死鬼曹疾送给我的强效记忆作用下能教我四个月,已经是老蔡这些年的干货都掏空了。

这老头子也是颇为执拗,在我学会了他所有本领后,便把我送往他的那些旧识故友那里进修。那蔡邕是什么人物?文坛翘楚,不世出的大儒,平常只有别人问他的份,那里有他问别人的时候呢?

虽然那些大儒们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但是他们学说的大体框架跟蔡老头的相差不大。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貌,有了蔡老头的全部本事,学起来其他人的学说,那自然是迅猛异常。在其他大儒手下待的时间就没有一次是超过五天的,最长记录是在孔融处进修,用了我四天半的时间才搞定。

蔡老头知道我在儒学上的造诣已经属于登堂入室的级别,剩下的就只能靠我自己摸索。也就没有再限制我的学识自由,把我从儒家手上放了出去,可是让小周瑜好生羡慕。

我本以为自己可算能休假玩乐,不料蔡老头和曹老爹早有准备。在我被老蔡放出来的那一刻,刘宏就下诏书,许我跟随太子辩在洪都门学内接受各派轮流讲学。让我好不容易脱离孔老二束缚的人生,重新被韩非(法家代表人物)、老子(道家代表人物)、尉缭子(兵家代表人物)等大家所包围。

好在这些年经过儒学的洗礼,让各门各派的思想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儒家学说的色彩,让我有了准备的入手之处。

正当我拼命的在学文练武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同时,皇家买办局红火的买卖却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自曹袁联盟的酒水生意入股以来,整个皇家买办局可以说是日进斗金,让参股的各家都赚的是盆满钵满。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参股分红的都是当时竞标选出来的少数强力家族组成的垄断托拉斯组织,这就意味着我们把帝国相当数量的大家族和地方豪强都排除在了蛋糕分配行列之外。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眼见这钱粮哗哗的往我们家里运,那些既没有吃到肉,也没有喝到汤的人怎么可能甘心接受现实呢?

自然是眼红我们的收益,妄图想出方法来参与我们的蛋糕分配。起初在他们提出和谈解决的时候,买办局内部各方势力也有过一些动摇。

但终究还是被代表皇帝在买办局话语权的十常侍和不甘心分润红利的袁家两巨头联手压了下去,寄希望于外部势力认清形势,放弃参与买办局利润分配。

眼见着到嘴里的鸭子就要跑了,各方势力都不甘心。既然软的不行,那就只好上点硬货,让买办局的诸位见识见识他们的力量了。

虽然他们的力量总体强于买办局这边,但终究是一盘散沙,没有统一的势力领导各家冲击买办局。仅仅是靠零星几家势力的反对,对整个局面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是让我们这边抓住他们不团结的时机,趁机消灭了不少的反抗势力。

那边的人也不是傻子,知道他们如果不报团取暖,终究会被我们逐一击破。为了应对危机,他们开始按地域自行形成了领导家族,妄图统一力量逼迫我们让出秘方,开放买办局。

立场上的冲突导致利益各方之间的较量一触即发,东汉第一场商业战争即将到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