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文攻武斗
买办局的强势让对抗方心有余悸,为今早逼迫我们投降,他们在河东势力的大本营邺城进行了详细的商讨。
圆桌会议的参与者包括幽州刘(刘备的亲戚),冀州卫(卫仲道家族),徐州陈(陈群家族),扬州陆(陆逊祖先),荆州蔡(蔡瑁家族),交州士(士燮家族)以及益州张(张鲁势力)等七州势力。
除此之外,凉州、并州两地由于地势偏僻,豪强势力弱小,成为了对峙双方都不待见的中间派系。
形式对我们来说并不乐观,虽然我们手上还控制着司州(刘宏的大本营)、兖州(曹操、张邈家族所在地)、豫州(袁家管控)、青州(孔融身为清流,誓死效忠刘宏。更何况,他也占有股份。)四州之地,但控制程度并没有那么牢固。
除了司州位于天子脚下,控制力度强大外,其他三州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氏族叛变,反对买办局控制的事件。如果不是刘宏当机立断,允许我们动用官方势力打击敌对分子,恐怕我们开局就输掉这场较量了。
刚开始双方人马还算是守规矩,没有明刀明枪的来战,而是采用较为文雅的方式向对方施压。比如找喷子写文章骂皇家买办局于民争利,不是仁君所为,企图从舆论上胁迫百姓向高层施压。
可是刘宏是什么样的人呢?那是为了钱,可以把官位子都明码标价甩卖出去的人物。先别买办局是块能钱生钱的宝贝旮瘩,就算是块废铁,凡是进了他腰包里的东西,也没有拿出的可能。又什么可能会为了所谓的百姓呼声,把白花花的银颗子拱手让人呢?更何况还有十常侍、曹袁两家等一众不要脸的利益共享者支持,让刘宏更有底气对反买办联盟说‘不’。
做事情讲究先礼后兵,文的部分结束了,既然不听劝,那就只好下手动粗了。当我方行为传到冀州后,反买办联盟方面迅速做出来实质回应。不但派了些流氓混混到我们店门口捣乱,还试图收买我们的伙计,意图从他们嘴里把秘方掏出来。
他们那里知道,当初为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在酒楼当伙计的人都是我们几家子培养出来的家生子。不但从小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就连家眷子女的命都在我们的掌控中,那里可能会那么轻易就被他们收买呢?
奈何百密一疏,最终还是在青州出了事,经查证后是孔融手底下的人泄了密。原来孔融虽然是孔子后人,但是这么多年家里早就没落了,就剩下经学典籍还值点钱。当初我们为了团结力量,抵御反对者,就把忠诚于刘宏的清流党拉进来一起发财。
可是孔融手底下没有合适的人手,恰好这几年连年荒旱,饥民遍野。他就一时心软,招了几个饥民当了伙计,不想他们抵御不住诱惑,把秘方给泄露了。
刘宏知道这个消息后,那叫一个生气啊。自己为了这座金山,是日防夜防,可万万没想到,最后问题居然出在了自己最信任的臣子身上。这下好了,我们的老底都被人家拿走了,还拿什么去跟他们争呢?
“陛下,老奴以为还有一法可以让他们就范。即使不能让他们把配方交出来,也能让他们产不出来酒和菜。”
“什么法子?阿父你快快说与朕听。”听到事情还有挽回余地,刘宏自然是喜不自胜。
“陛下,您可听好了,这个法子叫做——釜底抽薪。他们拿到咱们的配方就肯要酿酒、炒菜、开酒楼,但凡他们做这些就离不开一个粮字。只要我们断了他的粮食,纵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能凭空变出来原料。”
刘宏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张让的意见。‘对啊,你是偷了我的秘方不错,可是你没有粮食,不还是做不出来这些东西嘛。’
当即假借天灾多变为由,下令禁止民间大宗粮食交易,同时派太监到地方检查官仓存量,以备赈灾所需物资。
其实刘宏派亲信到地方去,根本就不是为了赈灾,而是防止有人挪用官仓粮食,支援反买办联盟对我们开战。此话绝非虚言,地方天高皇帝远,刘宏根本顾及不到。
再加上这些年的买卖官位,官员素质下降,现在底下人九成九都成了贪官污吏。如果不派人盯紧点,谁知道这帮子要钱不要命的货色,会给我们添多大乱子。
张让的办法果然十分奏效,由于官方禁止民间大宗买卖粮食,弄得那些人只能拿自家往日里的陈梁往里面填。可是生意每天都在做,总不能全指望自家那点口粮开酒馆吧。
才不到一个月,反买办联盟里就有人手里的粮食捉襟见肘了。无奈之下,也只能用高价向百姓们慢慢回收粮食,暂时填补漏洞。
然而此举与饮鸩止渴无异,他们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这天天倒贴钱的买卖谁还会干呢?总不能为点粮食,跟朝廷明刀明枪的开干吧,那也太不值当的了。渐渐的有不少人在张让的损招下萌生了退出联盟的心思,反正退出来顶多损失酒楼的这点横财,可要是不退出,自家这点祖产地业早晚要归了别人。
在此危难时刻,反买办联盟的头头们再度汇聚到了邺城,商讨该如何应对这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