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丧尽天良 - 魏烈 - 清水茶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烈 >

第97章丧尽天良

“卫觊(卫仲道大哥,也是卫氏家主),现在朝廷禁令一下,让我们的粮食供应变得不怎么充足了。虽然各家凭借陈粮还能再撑一段时间,但总这么硬挺着也不是个事啊。

现如今底下人已经有人变了心思,不愿意为了酒楼这块横财跟我一起对抗朝廷了。如果今天再不拿出个章程来解决此事,恐怕我们这个联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刘麟(幽州刘家主)这番话虽然说的不怎么好听,但却是现在这帮乌合之众们的真实写照。外有买办局虎视眈眈,内部又有人心思动,想要趁机捞一笔跑路的人是大有人在。就连这底下的几位大佬也是表现的颇为异常,说不定也在私底下有这自己的小九九。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这是卫觊此刻心里的唯一写照。别人可以随时撂挑子不干,可他身为盟主,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呢?暂且不说酒楼这块生意利润有多大,就算他现在受手了,依照皇帝的脾气会放过自己这位‘逆臣’吗?

‘难道真的要用那个办法吗?’一时间卫觊陷入到了内心的纠结当众,一边是自己一家老小的姓名,一边是自己的良心,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最终,他还是狠下心来,决定牺牲良心护家人周全。‘对不起了,虽然你们不想死,可我也想要活。’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搞到粮食。”卫觊的话宛如晴天霹雳般,把大佬们都惊醒了。

“什么主意?侄儿快快说给我们听,但凡可行,那就一定做到。”大佬们虽然各自有这自己的小心思,但这些时日在联盟里面让他们收益匪浅。如果能继续一起合作,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各位叔伯你们也知道陛下虽然禁止民间大宗交易,可没说禁止官方买卖。我卫氏经营多年,承蒙祖先庇佑,与一些朝廷命官有些交情,可以从他们那里搞到粮食。”

“我说卫觊侄儿,你是不是糊涂了。这陛下下诏的时候,后面可还跟了一句‘着太监出京检验地方官仓’。如果我们真的借用了官仓里的粮食,不出五日就会被那帮子死太监发现。

到时候非但没有银颗子拿,恐怕我们一家老小都得被抓到大牢里等死去。我说卫觊侄儿啊,你这不是把我们大伙往火坑里推吗?”

面对诸方大佬和他们背后各方势力的职责,卫觊显得有些云淡风轻,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各位似乎是误会了我的话,从头到尾我卫觊可从来没有说过要拿官仓里的粮食来填我们这边的窟窿。嫌命长敢去打官仓的注意,即使你们不要命,我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众人就更疑惑了,明明是你卫觊提出来要走官方渠道的,怎么反倒成了我们的不是?卫觊见众人还是没有明白自己的打算,也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说出来自己的打算。

“官仓陛下派人盯得死死的,我们动不得,可是军粮他可没有细查啊。”

众人这才明白卫觊的心思,原来是打上了军粮的主意。仔细一想,这主意丝毫可行。反正平时军队就日常缺编,将领们贩卖军粮频繁,现如今不过是让他们多卖点军粮罢了。

至于底下的士兵们吃得饱,吃不饱,那就不归他们这些大佬们管了。反正军粮又不是他们卖的,冤有头,债有主,找事也不上找上他们。

“可是军粮毕竟有限,我们各家生意如此红火,估计撑不了几天吧。”

前景勾勒的非常好,但问题依旧存在。倒卖军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找到长期稳定的粮食供给方比较靠谱。

受到卫觊偏门主意的启发,不少人提出来旁门左道类型的方法。虽然大多数不可行,但终究还是有那么几个方法靠点谱。

继军粮后,大佬们又盯上了朝廷赈灾的救济粮。自刘宏登基后,受气候大环境影响,汉朝旱涝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为了安抚民众,朝廷不得不每年拿出大批量的救济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

说起来获救百姓还必须要感谢刘宏卖官鬻爵的荒唐举动,如果不是拿刘宏卖官的钱,拨款维持朝廷正常运转。仅仅凭借大汉每年的那点税收,这些灾民们都不知道饿死多少回了。

可救济粮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粮食量还不如倒卖出来的军粮多。他们还有再找个渠道,作为两者的补充。

“诸位稍安勿躁,卫某这里还有一策可用。”卫觊的表态让众人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再次拿出像上述意见那样可行的方法。卫觊也不负众望,果真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诸位都知道,卫某家里除了经营粮食外,还干些边境上的买卖,跟西域、匈奴以及鲜卑人都多少有点交情,从他们那里能弄来粮食作为补充。”

众人顿时拍案叫绝,对啊,你刘宏是大汉的皇帝不假。可你再能耐,那也干预不到国外去吧。你不让我们从国内买,那我们到国外买总可以了吧。

卫觊的三策解决了联盟的燃眉之急,可是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难道没有后患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