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恨毒了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燕时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8章恨毒了

“娘娘,六叶敢说出这样的话,恰恰不是向着李族,而是向着皇后娘娘。”杜六叶坐在锦垫上,拱手弯腰,肃整端方,她想用形动表明,每一字,每一句皆是发自肺腑。见武曌表现出疑虑,她又接着说道:“娘娘以为现在,只要囚禁或是杀了皇上就能一本万利吗?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娘娘难道忘了李义府事件吗?”

杜六叶这话虽然是对着武曌说的,眼神却不住地瞥向刘祎之。李义府的事情,大家自然心知肚。

要说这李义府,起初也是唐太宗为太子李治,挑选的侍读、称为:舍人。任崇贤馆直学士。

后来,唐太宗病逝,当时的太子李治继位,就是现在唐高宗。他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永徽二年,皇上又命李义府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

职称就跟现在的刘祎之他们差不多,永徽六年,李义府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并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王德俭说,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

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遂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后。唐高宗大喜,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而武曌也以此为契机,平步青云,荣升为后。所以,她对李义府这个亲信,一向感激颇多照拂,提拔他为中书侍郎、拜为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一时风光无二。

但李义府这个人的人品,实在不怎么的,他当宰相期间,权势熏天,广结朋党,卖官鬻爵。还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相互援引,狼狈为奸,贬杀忠臣……

这都不算什么,杜六叶记得他非常好色。说是有一次,一名洛州女子淳于氏因罪被关入大理寺监狱。李义府听闻淳于氏貌美,便暗中指使大理丞毕正义将她释放,然后纳为妾室。大理寺卿段宝玄据实上奏,唐高宗便命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理。李义府担心事情败露,竟逼令毕正义在狱中自缢,以断绝实证。

所以杜六叶对于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个人无法无天,到了无知无耻的地步。当时的侍御史王义方弹劾他。皇上虽然碍于皇后的面子,没有做出处罚,但却也因此,帝后之间心生芥蒂,积怨良多。

最后皇上忍无可忍,还有迫于大臣们的压力,将李义府罢官流放了。

杜六叶听四周寂寂,连刘祎之也沉默不言,就明白他们已经想起了什么,她趁机道:“李义府被罢免,这固然是因为他多行不义,从侧面也不难看出皇上对于后宫势力的忌惮和打压。

况且,曾经怨恨弹劾李义府的那帮人,比如封乐城郡公刘仁轨,乐彦玮……他们还同为给事中,是皇上身边最为得力的臂膀。娘娘有能力收伏他们吗?”

武曌仍是没有说什么,刘祎之心里却暗暗恨毒了杜六叶,她这是什么意思?把自己比作那李义府吗?

站在武后身边的席风,则更多是吃惊,她自记事起,就混迹宫中。自认为对于那些复杂的人事关系,福祸相戚,彼此起伏的流水杀忌,是非常了解的。但却没有杜六叶这样通透。或许是因为她没有多想。她为什么说收伏皇上身边的大臣,而不是杀了他们?

看来这姑娘,除非有几分灵气,心中还长存着仁慈。

杜六叶其实并非如此想,她说可以收伏皇上身边的重臣,是因为,像刘仁轨这样的人,除了有才华,还有胆量。因为曾经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日本、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当真是能文能武!天下百姓士子民心皆向。

这样的士子,如果武曌杀了他,不仅大失民心,而且更为可能激起群愤兵变。当然了,最后武曌重用酷吏,刘仁轨也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杜六叶殷殷切切又说道:

“……娘娘明白六叶出自观道,而太上老君有句至理名言,叫做——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听到这里,武曌的眼眸跳跃了两下,动作虽然轻微,杜六叶却仍是捕捉到了。她一鼓作气地断续说道:“……而佛家箴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说得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皇后娘娘若是想要真正的执掌天下,此时此刻,于情于理,于家于国,都应该是施与舍!”

武曌缓缓地坐了起来,若有所思地垂着眼睑,陷入沉凝。她应该在分辨,在琢磨,在筹谋……

杜六叶慢慢卸下了心上的紧张,越说越轻松,越说越流畅,“……娘娘只需要为李家先皇列宗上尊号,追尊皇上六代、以上祖及妣为皇帝、皇后……增高祖、太宗及皇后谥号。比如,将高祖李渊尊为神尧皇帝,尊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

然后请皇上避开先祖名讳,自称天皇;而娘娘则可以趁机顺势自称为天后,与天皇一同临朝称制!主理朝政,再一步步拉拢降服大臣。此事可成……”

“无知小儿,一派胡言乱语。皇后娘娘,这等妖孽,还请娘娘赶紧杀了她。”杜六叶说完,大家都没有说话,刘祎之生怕皇后听了她的“妖言”,错过时机,又累罪至已。抢先发难道。

“胡言乱语?”武曌睁开眼睛,睨了刘祎之一瞬,带着嘲弄与傲慢。却依旧是慢吞吞地问道:“刘爱卿说她胡言乱语,这是为何?你到不如说说,她所言有何不是?”

刘祎之见皇后终于让自己说话了,心中顿是高兴,行礼道:“启禀娘娘,为李唐列祖上尊号,这已极为不妥。我们如今正要削弱打击李唐王室气焰,怎么能再给他们上尊号呢?

再有,蛊惑皇上称天皇制,而娘娘称天后制?这……?自古太后临朝称制,摄政有之,而天皇天后?简直闻所未闻,贻笑大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