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亲蚕礼
盘腿坐在远处的杜六叶,正拿着一卷书,看到夏候瑾之时与李令月的情形时,轻轻地摇了摇头,笑出了声。
她“前世”曾经也有那样懵懂无知,又青涩悸动的时刻吧?她正出着神,就见惜金冲了过去。作为皇后娘娘拨到公主身边,最为得力宫婢。
惜金却不认识他,她觉得眼前那小子虽然衣着打扮俱是不俗;但面对他们公主时,却也太冒失,太无理了。终究忍不住,出言喝斥道:“大胆,哪来的狂徒?见到公主殿下,还不行礼?”
所有的人都是一滞,包括岚烟和岚雾,还互相交换了个神色。杜六叶则很不厚道的笑出了声,她想起了曾经好像听过一首越剧,或者是别的什么剧,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名字似乎叫做《凤求凰》。而此时的惜金与那名扫地的店伙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果然,李令月很不悦地瞥了她一眼,惜金顿时一个激灵。自打跟公主以来,她做任何事,无不受到表彰重赏,还从来没有吃冷眼。她隐隐觉得,这其中,可能会有什么她不太明白的……问题?
那夏候瑾之却如同醍醐灌顶,马上从美梦中醒悟过来,脸上不免一红。刚才真是有些失礼。她毕竟是当今公主,与普通人家的姑娘很是不同。
这边又人多口杂,于礼于法都俱是不妥。他连忙弯身行礼,口中颂道:“魏州刺史夏候樊之子,夏候瑾之,参见公主殿下。”
“不必多礼了,这里又没有外人。”李令月依然是笑着,心情却似乎差了许多。
杜六叶恰好此时过来与夏候瑾之见礼,相互又是一番谈让。然后,她很有眼色地带着众人,退开草地,远远地守在一边。临走时,还朝李令月满含深意的笑了笑。
李令月有些莫明,还有些怔懵。但天气很好,她觉得与夏候瑾之说说话也挺不错。
原来,夏候瑾之的舅舅程务挺经御史裴炎的推荐,已经荣升为御林大将军,成为禁军左卫统领。除随侍皇后左右,还要负责洛阳皇宫安全。而夏候瑾之,正是随母亲进洛阳探望外祖母的。今日正好跟舅母和几位表兄妹一起,参与亲蚕大典,顺便到洛水玩耍。没想到还能遇到李令月。他自己也是惊喜不已。
李令月听到他的舅舅升为御林大将军,也是高兴不已。想起上次在皇宫,母后身边那个禁军首领,一而再而三的针对她。不知道是不是把他替换掉了。如果是,那真是太好了。说明母后还是向着她的。
两人又聊了些离别后的趣事,对于上次不辞而别,李令月一直心存愧疚。见有机会提到这个事,她也想解释一下,只听她说道:“……原是我父皇和太子皇兄病得重了,我在路上,又遭遇了土匪,很耽误了些日子。心里不免得有些着急,只好连夜赶路,也来不及跟你辞行,真的是很报歉。”
说起这件事,夏候瑾之也是心有余悸,当时他身上的伤虽然没有好,没有参于攻打削脊山。但听说李令月中了毒镖,危在旦夕,而杜六叶亲手杀了古百坡。最后险险地找到解药。她们没有做任何休息,又直奔赴洛阳。他心里一直很是担心,如今见李令月好好地站在他的眼前,哪里还会怪她。笑道:“你说哪里话?我知道你一遍孝心,但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下回万不可再涉险了。你不知道那些日子,我有多么挂念你……”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小了下来,红着脸看着李令月。
“哈哈……”李令月毕竟还是个孩子,心无杂念,闻言很是高兴,她娇俏一笑,大声道:“我也很是牵挂你,我每天看着那个风筝,就想着如果还能再遇,那……有多好!”
少年和少女绕着青松的草地,走一圈又一圈。直到宫里来人,说是皇后娘娘快到了。她们只得分行,临别时李令月说自己现在住到了渊歌山,陪着太子殿下在那里休养,让他有得了空就要去玩。
夏候瑾之与她打了勾勾,再三保证,才在自己表兄弟的陪同下离开了。
岚烟和岚雾却忙乱起来,她们必须帮李令月重新换上朝服,就连杜六叶也得按品大妆。
杜六叶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反正她自持是个方外之人,代表的是皇家道观。所以她只是换了身白色纯净的道袍,就坐在一旁,看着众星捧“月”。
李令月重新挽了双环发髻,用红色的宝石攥了两圈。看起来娇俏可人,又灵动活泼。
换上了的粉色刻金色的立领襦裙,因着天气有些暖和,外面只披了件降色的纱帛。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既端方大气,又矜贵雍容。虽是小小年纪,却已显仪态万芳。
待卤薄仪仗排列完毕,其间击三次鼓作为号令,称“三严”。李令月领着从宫中出来的六尚女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齐至祭坛右则跪地奉迎皇后娘娘。
而内外命妇,则皆屏声静气的跪在左则。头都不敢抬,杜六叶依稀好像还看到了裴澄欣。
太子则带着皇子,以及各府文人学士,跪在祭坛下面,正中间的位置。只留下一条波斯红毯,容皇后走上主献。
咚咚咚”一连几声响——那是鼓柷之声,示意奏乐。
太常乐工早候着此刻,钟磬共鸣、竽笙齐奏,叫做《永和》之乐——此乐乃是亲蚕礼专用,不在皇帝郊庙、朝会所奏“十二和”雅乐之列。典乐官举麾,歌工、歌童轻声哼唱:
芳春开令序,韶苑畅和风。惟灵申广祐,利物表神功。
绮会周天宇,黼黻藻寰中。庶几承庆节,歆奠下帷宫。
只见皇后娘娘身穿着鞠衣亲蚕服,那颜色如同桑叶初生,如同鞠尘,象征者桑叶始出的样子。
皇后娘娘登坛之后,乐工再换《寿和》乐,此为酌酒专用。尚仪抱樽斟上慢慢一爵;皇后娘娘双手捧着,献至神位前大礼参拜。乐声止歇,尚仪跪到神位右侧,高声朗读祝辞:“……四月朔日,子皇后武氏,敢昭告于先蚕氏:惟神肇兴蚕织,功济黔黎,爰择嘉时,式遵令典,谨以制币牺斋,粢盛庶品,明荐于神。尚飨……”
ps:此处桑蚕礼仪,引用《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第三部》,王晓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