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三十一幕
只是让欧德-易卜拉欣没想到的是,当他还在华夏与谢凯讨论采购哪些生产线的时候,伊拉克与美国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并引发了战争。
这次,美国的大军并没有采用现实世界中海湾战争的打法,而是在向伊拉克境内以及与约旦东部的目标发射大批巡航导弹之后不久,地面部队就在战机和直升机的掩护下,直接发起了进攻。
为了孤立伊拉克,美国官方使出了一些手段。例如让以色列军队从侵占的约旦土地上撤出,解散以色列扶植的所谓“西约旦官方机构”,用伊拉克境内的油田引诱一些国家加入到所谓的“多国部队”当中------
萨达姆-侯赛因自然得反击,只不过他能动用的资源并不多,加上那些海湾国家的经济命脉石油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很深,使得他的外交处境越来越困难。
虽然在某些先进的武器装备的作用下,伊拉克军队取得了一些让人惊叹的战果,甚至一个美军的前进基地在伊拉克特种部队和导弹雨的联合攻击下损失惨重,但综合国力和战争体系的劣势不是几次战术胜利能改变的。在美军不计成本的进攻下,伊拉克的军队不断遭受惨重的损失,战线一步步向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推进。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总统府的地下会议室。
会议室里面的气氛十分压抑,一大票伊拉克的高级官员都低着头,连汗水都不敢擦拭一下,生怕萨达姆-侯赛因将怒气发泄到自己的头上来。
伊拉克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要知道伊拉克现在的敌人不再是中东的小国以色列,而是把苏联耗的快咽气的超级大国——美国!
由于遭到封锁,伊拉克的石油运不出去,需要的各种物资也运不进来。各种工厂和生产线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无法再进行生产。战争进行到了现在,伊拉克军队那些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都伤亡殆尽,剩余的武器弹药和完好的装备也所剩无几。
美军的兵锋已经越过了伊拉克的北部和西部边境线,深入到伊拉克境内。在当地某些人的配合下,美军已经占领了北方的重要城市摩苏尔。西面,美国的机械化部队沿着公路向东进攻,鲁特拜已经陷落。南面,法奥半岛被占领,巴士拉城外出现了美军的搜索部队,当地的守军正在与他们进行交火。
局面败坏到这种地步,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对未来感到迷茫。
早在战局开始恶化的时候,萨达姆-侯赛因就通过第三国向美国官方表示愿意和谈。随后,美国官方做出了答复:可以和谈,但必须满足一些要求。
当看到美国官方提出的要求时,萨达姆-侯赛因又一次把他的办公桌给砸了,简直是欺人太甚!
交出“阿尼斯通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这条可以答应,策划者欧德-易卜拉欣从华夏回来之后就被逮捕关了起来,可以交出去。动手的是科威特的“毒蝎”特战中队,这得美国的军方自己去解决。
交出摧毁以色列迪莫纳“he电站”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个可以考虑,但必须要谨慎运作,否则就连共和国卫队也会对他离心离德。
萨达姆-侯赛因必须下台,伊拉克境内举行全民选举,这个绝对不可能!
看完这些,萨达姆-侯赛因明白了,美国官方根本就不想跟自己和谈,而是想把自己赶下台,最终他们的目的是要控制伊拉克境内的石油资源!
在这一刻,萨达姆-侯赛因终于完全清醒了,美国从两伊战争结束起就在策划如何将中东的石油资源控制在他们的手里。为此,他们不断的利用各种手段在伊拉克与科威特、沙特之间制造矛盾,然后迷惑自己以为美国是支持自己对科威特动手的。要是自己真的入侵了科威特,美国就会以帮助科威特复国的名义在中东驻军,然后采用各种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可笑自己之前认为,凭借“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实力,能够与美国的军队至少打个平手,然而现实将这一幻想击碎了,什么“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想到这里,萨达姆-侯赛因感到心塞,他挥了挥手,示意这场会议结束。那些伊拉克的高级官员们见状,赶紧离开,仿佛迟了一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落在他们头上。
从地下室里走出来,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巴格达,这座美丽的城池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空袭,很多地方都变成了废墟。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眼神当中看到的只有迷茫和恐惧,没有希望。
心里沉重的萨达姆-侯赛因来到监牢里,很快找到了关押欧德-易卜拉欣的地方。他原以为,欧德-易卜拉欣会因为恐惧变得脸色憔悴,但见面后却发现,这家伙还是那样平静淡然,仿佛这里不是监牢,而是咖啡馆。
“总统阁下------”欧德-易卜拉欣刚说话就被打断了。
“先坐下吧。”萨达姆-侯赛因指了指,让对方坐下。
待对方坐定,萨达姆-侯赛因问:“你认为我们能扭转战局吗?”
欧德-易卜拉欣摇了摇头,回答:“不能,所以我们要做好整个伊拉克被占领的准备。”
萨达姆-侯赛因又问:“一旦所有的城市都被占领,我们如何打击占领伊拉克的侵略者?”
欧德-易卜拉欣沉思了一会,说:“效仿几十年前的华夏军队,在被侵略者占领的土地上开展游击战。城市、沙漠、山地,都将是我们打击侵略者的战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美国的军队就会因为承受不了高昂的代价而离开伊拉克的土地。”
萨达姆-侯赛因叹了一口气,说:“你还是那么有信心。或许你说的没错,我们可以利用游击战来达到赶走侵略者的目的,但过程会很长,我想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欧德-易卜拉欣赶紧说:“总统阁下,只要你能突围出去,就可以带领大家一起抗击侵略者,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萨达姆-侯赛因摆摆手说:“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刚才美国官方托人送来了和谈条件,其中一条是交出‘阿尼斯通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我把你交出去,你会不会恨我?”
欧德-易卜拉欣松了一口气,露出释然的表情,说:“说不恨,那是假的。可是,不把我交出去,美国方面就不会接受和谈。为了让伊拉克能够得到和平,我愿意做这个牺牲品。”
过了片刻,萨达姆-侯赛因说:“你走吧,美国方面不是真心想跟我们和谈,他们的目的就是控制伊拉克,控制石油。我已经让库塞带着他的女人孩子去了苏联,我会安排你和你的女人去华夏。到了华夏,你们就好好的生活,别再回伊拉克了。”
欧德-易卜拉欣大声喊:“总统阁下,我是不会抛弃伊拉克的!”
萨达姆-侯赛因仿佛没有听见这句话,离开了监牢。
---
“一些认识的人永远消失了。”看着电视画面,发出类似感慨的人不仅仅是谢凯。
原本应该在2003年被赶下台的萨达姆-侯赛因,在这个时空提前了十二年左右从世界的舞台上消失了,他也没被美国的军队抓获,而是选择了与试图活捉他的美军士兵同归于尽。
跟萨达姆-侯赛因一样离开这个世界的,还有一大批伊拉克官方和军方的高级人员,比如曾到过“红旗机械厂”的艾哈迈德-沙巴吉、哈利-莫桑和坎拉姆等人,还有一些谢凯在伊拉克时见过面的人。
为了搜捕在逃的伊拉克重要官员,美国的军方发布了扑克牌通缉令。在这个时空,由于萨达姆-侯赛因没有了,乌代-侯赛因也不幸“在空袭中身亡”,通缉令上的第一号人物变成了库塞-侯赛因。404基地的“老朋友”欧德-易卜拉欣也位列前茅,这是由于通过对抓获的伊拉克重要官员的审问,美国军方得知之前给他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的绝大部分武器是欧德-易卜拉欣采购或引进的。
顺带提一句,在生命的最后那几天里,萨达姆-侯赛因面对众多的媒体公开宣称,他本人就是“阿尼斯通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同时也是他下令精锐的“蝰蛇”突击连去执行了那次袭击任务,并扬言他等着美国的军队来活捉他。萨达姆-侯赛因的这一公开申明,极大的帮助了欧德-易卜拉欣等人在美国的军方和情报部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还算顺利的离开了伊拉克。
面对着摊开来的中东地图,谢凯陷入了沉思。通过柳东盛传来的消息,他知道包括404基地的“老朋友”欧德-易卜拉欣在内的一些前伊拉克军人集结在伊朗西北部的山区,准备采取他们的方式来打击伊拉克土地上的侵略者。
早在萨达姆-侯赛因的处境不妙的时候,谢凯就意识到了即将出现的威胁。于是,他改变了不干涉苏联解体的计划,利用柳东盛在苏联内部建立起来的内部网,将被软禁的戈氏与心怀强大苏联梦的普金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番运作,让戈氏利用这个机会将位居高层的一帮守旧派和以叶可钦为首的“解体派”同时一网打尽,使得苏联这个即将坍塌的大房子又支撑下来了。虽然很可能继续支撑不了多久,但终归多争取到了一段时间。
谢凯知道,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