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李隆基
政治方面
-选贤任能与吏治改革
-唐玄宗深知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姚崇提出“十事要说”,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建议,玄宗欣然采纳,姚崇执政期间,打击豪强、整顿吏治,使得政治清明。宋璟继承姚崇的政策,以公正刚直著称,他严格选拔人才,对贪污腐败等行为严惩不贷。玄宗支持他们的举措,给予充分的权力和信任,让他们能够施展才华,使得朝廷上下充满活力,政治风气焕然一新。
经济方面
-商业繁荣与城市发展
-长安和洛阳作为唐朝的核心城市,规模宏大、布局规整。长安城内有东市和西市,是商业贸易的集中地。来自西域、中亚、东亚等地的商人汇聚于此,进行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商品的交易。洛阳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商业繁荣之所。水路和陆路交通发达,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沿线城市商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输出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同时也引进了许多异域的商品和文化。
文化方面
-诗歌的辉煌成就
-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他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出大唐的恢宏气度。杜甫的诗歌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他的“三吏”“三别”深刻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的疾苦。还有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为文化画卷增添了清新淡雅的色彩。
-绘画与音乐艺术
-在绘画领域,吴道子的绘画风格独特,其线条流畅、气势磅礴,有“吴带当风”之美誉,他的宗教画和人物画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音乐方面,宫廷音乐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乐师,他们演奏的乐曲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特色,从激昂的军乐到悠扬的雅乐,从欢快的民间小调到华丽的宫廷宴乐,形式丰富多样。这些艺术领域的繁荣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唐朝文化的高峰。
唐玄宗李隆基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推动诗歌发展:
-将诗赋列为进士科主要内容:科举制在唐朝逐渐完善,唐玄宗即位后,逐渐把诗歌创作能力的考核加入到科举制度中,将诗赋列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这一举措使得诗歌创作成为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极大地激发了文人创作诗歌的热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营造诗歌创作氛围:唐玄宗本人喜爱诗歌,经常与文人雅士聚会交流,吟诗唱和。宫廷中汇聚了众多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杰出诗人,他们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下,以诗会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振兴音乐艺术:
-创建梨园:唐玄宗亲自组建了一支宫乐团,名为“梨园”。这不仅为唐朝的声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梨园弟子们演奏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流畅,深受人们喜爱。后世将戏班称为“梨园”,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便由此而来。
-融合音乐风格:他擅长胡汉杂糅,在音乐上既注重继承传统,又积极吸收民间音乐和西域音乐的元素,将其融合创新。比如,在他的影响下,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扬敬述将西域乐舞《婆罗门》改编创作乐曲,传入中原,唐玄宗亲自为乐曲造谱命名,创作出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
-创作音乐作品:唐玄宗本人具有较高的音乐创作才能,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虽然流传下来的不多,但也能体现出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修养。
3.支持宗教文化发展:
-推崇道教:唐玄宗是一位竭力扶持和利用道教的皇帝。他尽可能地神化“玄元皇帝”(老子),掀起崇拜热潮,多次亲谒玄元皇帝庙祭拜,并不断提高对老子的封号;将道教徒立宗正寺,经常约见道士拜官、赐物,甚至亲授法禄以道士为师;订立普天之下均须遵守道教节日的制度;设置崇玄馆,规定道举制度,设置玄学博士,以“四字真经”开科取士;规定以《道德经》为诸经之首,并亲自为之作注颁行天下;积极开展对道经的搜集、整理和传播,编成《开元道藏》,诏令传写,以广流传。
4.促进舞蹈艺术发展:在唐玄宗的支持和推动下,唐代的舞蹈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宫廷中经常举行各种舞蹈表演,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有软舞、健舞等不同风格。像《霓裳羽衣舞》这样的经典舞蹈作品,不仅舞姿优美,而且音乐动人,成为了唐代舞蹈艺术的杰出代表。
5.推动书法艺术发展:唐玄宗对书法艺术也有一定的贡献。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他对书法艺术的推崇和倡导,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使得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