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巧妙地控制语言(2)
以悠闲的态度及缓慢的语调,控制正处于激动状态的对方,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交涉。
当在打紧急求救电话时,相信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求救者的口吻急促甚至紧张得口齿不清,而听者却口吻镇定,问话清晰。为此,曾有人抱怨这是因为接听者不在现场或司空见惯的缘故,其实不然。
因为一旦犯罪事件或火灾发生时,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太紧张,因而说话不得要领。所以,接受报告者能以镇定的口吻应付,报告者的情绪自然会稳定下来,而将真实情况报告出来。
如果不是如此,又会有什么结果呢?譬如接电话者一接到电话,就急匆匆问道:“失火啦?在哪里?是你家吗?火灾现场在哪里?你亲眼看到的吗?那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不!那边的住址是什么?快!快!”
就这么一问,相信报告者连自己的地址都说不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抗议我方意见的对方,应该以缓慢的语调来对付,不要直接触及正面理论。有时,故意掏烟点火,或慢条斯理地重复对方所说的内容,或将之记载在备忘录里以拖延时间,也是很有效的。
对方无论内心多么急躁,如果碰到我方慢吞吞的动作,就会逐渐失去迫切感而冷静下来,这样,我方取得说话的主动权就很容易了。
出租车公司在处理车祸事件时,也常用这种心理技巧,以悠闲的态度及缓慢的语调,控制正处于激动状态的对方。
控制对方,并非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利用说话速度和动作都可达到目的。
7.请将不如激将
巧言激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当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自我压抑,或者由于遭受挫折、犯了错误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了自卑感,我们用其他方法不能使他振作起来,接受我们的意见和主张,我们就故意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起来。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在交谈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巧言激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犹如治病,对症下药,才有疗效。如把药下错了,不是于人无益,就是置人于死地,反而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激将法”的方法很多,这里略举几种:
(1)直激法。
就是面对面直出直入地贬低对方,刺激之,羞辱之,激怒之,以达到使他“跳起来”的目的。
例如,某厂改革用人制度,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榜贴出后,大家都看着能力技术俱佳的技术员小李。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小李正在犹豫。一位老工人找了去,直言相激:“小李,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大家巴望着你出息呢!没想到,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你真是个窝囊废!”
“我是窝囊废?”话音未落小李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出个样儿来不可!”他当场揭榜出任了车间主任。
(2)暗激法。
这是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发他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
如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他知道孙权是不甘居人下的人,于是,大谈曹军兵多势大,说:“曹军骑兵、步兵、水兵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万呐!”孙权大吃一惊,追问:“这里有诈吧?”
诸葛亮一笔一笔地算,最后,算出曹军拥有一百五十多万。他说:“我只讲一百万,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呀!”这句话的刺激性可谓不小,使孙权急忙问计:“那我是战,还是不战?”
诸葛亮见火候已到,说:“如果东吴人力、物力能与曹操抗衡,那就战;如果您认为敌不过,那就降!”
孙权不服,反问:“像您这样说,那刘豫州为什么不降呢?”
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他进一步使用激将法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罢了,尚且能坚守气节,何况我们刘豫州是皇室后代,盖世英才,怎么能甘心投降,任人摆布呢?”
孙权的火立刻被激了起来,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
暗激法的巧妙,就在于它是通过“言外之意”、“旁敲侧击”的说法,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人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
(3)导激法。
激言有时不是简单的否定、贬低,而是“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诱导性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起来。
例如,某校一个调皮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一次,他打了一位同学,还自夸是拳击能手。老师叫住他说:“打架,算什么英雄!有本事你跟他比学习。你期末考试如果赶上人家,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一句话激得这个调皮学生发愤学习,后来,他果然有了明显进步。
要成功运用激将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看对象。被激的一方必须是那种能激起来的人物,还要有强烈的自尊心,方能收到效果。另外,激将法是在双方较为熟悉的情况下进行的,对陌生人不宜采用。
其次,要看时机。如出言过早,时机不成熟,“反话”容易使人泄气,出言过迟,又成了“马后炮”。因此,要注意恰到好处。
还要注意分寸。运用激将法,不痛不痒的语言当然不行;但言词过于尖刻,也会使人反感。
8.礼貌中断对方谈话的技巧
与他人交谈时,随便中断对方的谈话是不礼貌的,但对于冗长的谈话,则可以依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谈话的内容、时间、周围环境等等来判断是否应该让对方继续谈论下去。若不得不中断对方谈话,也要考虑在哪一个段落中断为好,同时也应照顾到对方,避免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1)直接以“好了,到此为止”这句话中断对方的谈话,但是,这句话仅限用于对方的态度很强硬时。
(2)对方谈话告一段落时,自己立即接口谈自己的看法。
(3)以“现在没有时间了”、“我还有其他的工作”等等理由来中断对方的谈话。
(4)以频频看表、打呵欠、伸懒腰,以及摆出一副表示自己已不感兴趣的神情,来使对方中止谈话。
(5)预先向对方打个招呼。如一见面即向对方表明态度,“请你长话短说吧,我没什么时间。”甚至也可以向对方表明自己“有急事”而中断对方的谈话。
9.言谈中“俘虏”对方的诀窍
言谈中俘虏对方,主要靠的是人的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1)采用昵称。
有一对新婚夫妇,婚礼上有人提出让他们介绍恋爱经过。女方说:“有一次我突然被他叫了声‘珠’,从此无可救药,就这样把我俘虏过去了……”话音刚落,引起人们的大笑。原来男方过去一直以姓名称呼她,突然称她的昵称,两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从此难解难分。
谈恋爱是如此,其他场合也如此。比如,在高尔夫球场给球友以“杆弟”的昵称。在医院以“病友”称呼一块住院的病人,都可以拉近心理距离。
(2)强调责任。
面对高高在上的对手,先强调其能力满足其自尊,就可轻易“俘虏”他。因为无论什么人,总希望获得别人的依赖和尊敬,即使明知是奉承话,仍然欣喜接受。而且自视愈高的人,愈有这种倾向。
有位上司,他让他的一位下属到偏远地区就职的技巧是这样的——他先把那个下属要去的营业处的状况说得一团糟,然后以无限信任的语气说:“如果长此下去,那个营业处非关门不可,幸而现在有你,只要你能到那边,必能起死回生,使业务蒸蒸日上。”
原本被派驻偏远地区,任谁心情都不会愉快,但听了这么受重视的一番话,不仅不泄气,反而还打算好好干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