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神奇的机智应变语言(1) - 卡耐基沟通成功学 - 美卡耐基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卡耐基沟通成功学 >

第32章神奇的机智应变语言(1)

1.自嘲在交谈中的妙用

自嘲,即自我嘲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却另有韵味。因此,自嘲在交谈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别人有事求你,你想拒绝,明言拒绝,会让人难堪,而运用自嘲,委婉拒绝,既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又使对方乐于接受。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

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说:‘当然你已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五十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者的大度胸怀。

人们在有些时候因某事不尽人意而烦恼和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

清乾隆年间,九十八岁白发皤然的广东考生谢启祚仍参加了乡试。主考官点名时,劝他回家含饴弄孙算了。无奈谢意志坚决,非考不可。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中举。老先生悲喜交加,特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自嘲: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

照镜花生面,持镜雪满头。

在与人交涉,尤其是谈判时,由于对方要价太高,企望太大,而使谈判面临搁浅时,运用自嘲,有时可收到以退为进的效果。

某地蓬菜公司一位科长到外地调运蔬菜,卖方想趁机捞一把,因而报价很高,双方僵持不一。

眼看市场供应就要脱销,心急火燎的科长,却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自嘲地说:“其实,你们把我看高了,我不过是个小科长,还是个副的,手里能有多大权力?再说,天气这么热我花大价钱办一笔赔本的买卖,这个责任我担得起吗?”

他的这番自嘲,不但使指望过高的卖主们大为泄气,而且对他的“苦衷”还产生了同情。最后终于妥协,降低了价格。

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艰难之后,常会对自己的命运发出深切的感叹。运用自嘲感叹人生,常能收到深切动人的语言效果。

与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同被清政府视为“四大寇”之一的杨鹤龄,民国成立后要隐居澳门,自号“四冠堂老主人”。他曾在送给七妹的像片上题字自嘲:“半百留影,鳏寡孤独之相。七妹惠存,四兄特赠。”寥寥数语,凄切深沉。

在一些场合,运用自嘲,可以增添情趣,融洽气氛。

一位丈夫要出国深造,妻子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到那个花花世界,说不定会看上别的女人呢!”

丈夫笑了,调皮地说:“你瞧瞧我这副尊容,瓦刀脸,罗圈腿,大眼泡,招风耳,站在路上怕是人家连眼角都不看呢。”

说得妻子扑哧一笑。丈夫的自嘲,隐含让妻子放心的意思。这比一本正经地发誓,更富有诗意和情趣。

英国作家杰斯塔东是个大胖子,大概行动起来是“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够爬”。他也像罗慕少,不以矮为耻,“愿生生世世为矮人”一样,也不以胖为耻。

有一次他对朋友自嘲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三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让座给妇人时,我的一个座位足可以让三个妇人坐下。”

轻松愉快的自嘲,但同时不正是他高度的自信和十足的有力的表现吗?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得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

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

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所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2.怎样对付“揭短”

你正在兴致勃勃地向你的朋友讲述你怎样从池塘里钓上两条大鱼。你的妻子却在一旁插话说:“信他的!他钓了两天,一条小鱼儿的影子都没见着!那鱼是花钱买的!”

你正在和新结识的女友吹嘘:“我最近上了一个戏,这是我头一次独立执导,故事非常精彩,上演后一定会轰动。”旁边却走过来一个朋友:“嘿,不怕西北风煽了舌头!姑娘,别听他瞎编,他哪是什么导演,只是个场记而已!”

你正在帮助你的邻居修理电视机:“原因可能在天线,也可能是显像管出了毛病……”这时,你的亲戚走过来:“嗨,他只会拆零件。前天我那台彩电,没修前能看两个频道,让他一修,只能看一个频道了!”

妻子、朋友、亲戚,有时会开玩笑似地揭你的“短”,弄得你有点下不来台。你想默认又觉得窝囊,想还口又觉口吃。

怎样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冲淡这尴尬的处境,活跃气氛。

你可以接着妻子的话说:“不错,我往池塘里扔了五元钱,那两条鱼就自动跑进我的网兜里了!”

你也可以接着朋友的话说:“场记怎么啦?导演都得先干场记,不信你去问问黑泽明!”

你可以说:“每个电视机有不同的毛病,修不好你的,不见得修不好他的。”

显然,设法改变处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动,但有一点应明确: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亲友,你不能采用气愤的话予以还击,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办法。

在对付“揭短”时,尤其要注意:

(1)尽量不怀疑他人别有用心。

如果我们神经过敏,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要琢磨一番潜台词、话外音,那就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许多场合,对方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本没想到会伤害你。不知者不为过,我们何必胡乱猜疑呢?

(2)不可反唇相讥。

有人听不得半句“重话”,动辄连珠炮似地反讥,常因此挑起唇枪舌剑,使良好的关系破裂。一般说来,开玩笑的人若是得到严肃的回报,脸上常常挂不住。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笑话失去一个朋友,甚至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