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风筝
大年初七,歇了好几日的市场逐渐开放了,街上往来人群亦多,城门大开,络绎不绝。如许收拾好衣物,退了房子,与王阿嫂一家告了别,便离开马邑县。
马邑县在雁门郡范围内,曾属于舒宸的地盘,去年朝廷北伐,马邑被东平王息怀皓拿下,从此便被朝廷接管。
如许远远地便看到城门口守卫多了许多,进出的人都受到严格的盘问,她停住脚步,不知发生何事,暗暗担心是否云姬又有什么阴谋?
转念一想,她从未隐藏过自己的下落,云姬真要找自己,有的是办法,何必这么兴师动众。
如此念头闪过,便跟在人群后面出城。
轮到她时,城卫只检查了她的鱼符,问了几个问题,便痛痛快快放了行,如许心里惦记如玉,未曾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她还未走到雁门县,路上却多出不少难民,一问方知又打仗了。
眼下正是年关,天寒地冻的,像这种大寒大热的天最不适合打仗,谁都没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间里发动第二次北伐,这距离先王武帝驾崩半年都不到。
雁门县挨着马邑,是舒宸的大本营,一草一木都枕戈待旦,此时四城门戒严,百姓无论什么理由,皆不得擅自出城,想要进城的亦是这样。
如许站在城外。
这大半年来,她走遍了北方大大小小的县城,全都没有收获,只能从当初那茶摊小二的话来判断带走如玉的人应是大户人家的侍卫或是行伍之流,因此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打听当地的富绅贵族有哪些,而后细细夜探。
雁门县是雁门郡最繁华的地方,又有舒宸坐镇,定有不少富贵人家,她搜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如玉的踪迹,人或许在雁门县也说不定。
城门的那些守卫对她来说不足一提,只消入了夜,趁人不备悄然入城便是。
因在战时,城内早早就宵禁了,若是遇到有人宵禁之后还在走动的,不管你是谁,统统当做奸细抓了。
如许只想找人,不想寻麻烦,便一路避开人,寻了一处客栈,只可惜客栈早早打烊了,便只能自己找了一间空屋子,像贼一样跳窗进去。
自从进入战时,全城封锁,客栈里已经没什么人来住宿了,因此店小二好几日后懒洋洋地来打扫屋子时,才看到桌子上摆着的银钱……
息怀皓带兵神速,很快就兵临城下,但是舒宸早有准备,坚城垒,挖沟堑,背靠连绵山脉,扼住险要,几场交战,令息怀皓讨不得多大的便宜。
城外交战如火如荼,但是城内却是意外的平和,虽然来去的行商少了,男丁每日都要进行一定强度的工事建筑,但是一切都有条不紊,好似大家早已习惯连年的战事了。
如许打听了城中富绅的情况,皆聚集在城东的那一条街,包括舒宸的府邸也在那里,如今他雁门称王,所住的那一条街周围俨然都是非富即贵,也正因此,还未靠近就可以看到重兵重重把守,寻常人根本难以靠近。
如许在附近寻了一家客店住下,白日里便盯着守卫换班的时间。
眼下正是寒冬,便是不吹风的时候,也是一股渗人的冷意透进骨肉里,如许开着窗子,很快整个人跟冰棍一样冷,她去弄了一个暖炉,又倒一杯热茶,才稍稍觉得暖和了。再回到窗子边时,只见远处万里阴云掩霁,一只大雁风筝孤零零地飘在空中,随着高空一阵阵猛烈的大风摇摇晃晃。
“这时候,竟也有人放风筝……”
天寒地冻的,加上战时,也只有某个养在深闺里的小姐,才会无聊地放风筝了吧。
她摇头一笑,继续盯着守卫。
余光一直瞥见那只风筝,风筝放得很稳,越来越高,因隔得远,看不到牵着的线,从她这个方向看去,仿佛天空中孤零零飞着的大雁——孤独、不得自由。
如许忍不住看那风筝,思绪走远了,仿佛穿过重重的山水时光,穿过晴雨霁光,来到了很小很小的时候……
那是个春风马蹄香的时节,春草菲菲,云起悠悠,如玉说城外有一大片桃花林,眼下桃花开得旺,可好看呢。
两个还不满七岁的小娃娃,就那么抱着一只大雁风筝,也不认得路,一路瞎跑地出了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城外的碧溪坡到处都是踏青男女,谁也不会注意到两个小娃娃,都以为是谁家的孩子,大人正在一旁喝茶聊天呢。
两个小姑娘胆子奇大,扯着风筝线玩得开心,眼看着日上中天又西斜,碧溪坡的人们渐渐散去,仍意犹未尽。待到暮色沉沉又饥肠辘辘时,才惊觉天要黑了,可是周围冷风四起,一个人也没了。
“如玉,我好像不记得回去的路了。”
“怕甚,我记得,跟我走!”
两个小姑娘手牵手,抱着风筝瞎走,天慢慢地黑下来,野外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头顶的星光遍布,隐隐约约照亮前路,可是前面的路陌生得很。
如玉带着如许走了许久,才不得不承认迷了路。
她素来活泼,胆子也大,可是眼下四周漆黑,风声呼呼的好像鬼哭狼嚎,加上肚子饿,心里害怕,哇地一声就哭出来。
如许也怕,但到底从桃源境一路逃出来吃了不少苦,眼下的情景还不足以吓哭她。
她安慰如玉,拍拍她的背:“莫哭了,我在呢,我可厉害了,我可以保护你,就算有野兽也鬼,我也保护你!”
如玉平日里自称姐姐,将她当做小妹妹来看,眼下却要她来保护,心里赧然,手一抹便止了哭。
如许看到前边有一株大树,拉着她往那边去,“我们先歇一歇吧?等天亮再走吧。”
如玉点点头,肉呼呼的小脸上五官都拧在一起,摸了摸肚子,望着如许,“可是……我饿。”
如许四下张望,一条小溪自山上潺潺而下,在星光下宛如一条银带,远远地没入远方的黑暗。她拍了拍如玉的肩膀,“你等等我,我去抓条鱼给你吃!”
她卷了裤腿卷了衣袖,噗通一声跳下水,像一只灵活的鸥鹭,手在水下一探一抓,没一会儿就抓了两条鱼。
如玉睁大眼睛看着她将鱼摔死,又从旁边捡了树枝,不断地摩擦,她好奇地凑过去,“你干什么呢?”
如许两只手摩擦得酸胀,却只有一点点小烟冒出来,便更加埋头苦擦,一边同她解释。
如玉两只手托着脑袋,歪头看得兴趣盎然。
“这真能打出火来?”见烟越来越大,她想起家里厨娘做饭,便趴在地上呼呼吹气。
两个小姑娘折腾许久,总算点起了火。火光温暖又明亮,如玉彻底不怕了。
如许将烤好的鱼给她一条,两人饿得狠了,狼吞虎咽地吃鱼,若非内脏苦,怕是连内脏都要吃下去。
“如许你真好,真厉害,要是以后我们再走丢了,只要你在,我就什么也不怕了!”
“那要是我们两个走散了呢?”如许将内脏丢开,偏头望着她,火光在风中明灭不已,照亮她的眼眸,明亮而清澈。
如玉四下看了看,抱起那个大雁风筝,“那我就放个风筝,风筝飞得高,飞得远,你要是看到了,记得来寻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