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章瑶池阿母绮窗开 - 大翌长安 - 是小一阿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大翌长安 >

一百一十二章瑶池阿母绮窗开

大翌盛京,洛水宫。

“恭王府的事情你切记不可插手。”

洛水宫里,荣宸对着在她膝上躺着的姑娘沉声说道,声音虽不严肃却又略微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强硬。

她与长安方才说到至今还被困在卫国将军府内的方戈时,话里话外也就不可避免地说到了近些时日来在盛京城闹得沸沸腾腾的南疆太子求娶恭王府郡主一事。

只是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她都还未听见那个正躺在她膝上悠哉悠哉的孩子应声。

这位平时阴晴不定的帝姬倒也没有生怒的迹象,只是仍旧像是在长安幼年时那样谆谆教导般对着躺在她膝上仿佛已经睡着了的孩子执着地续着话儿。

“若是有人敢去王府门口触你霉头,不论是谁,你只消让府上侍卫将人打出去。”

闭眼假寐的慕长安听到此处,倒是忍不住了,不禁睁开了眼睛,缓声带笑道。

“您这般纵着,过不了多少时日,皇兄案前参我的折子怕是就得有一座小山那般高了吧。”

荣宸闻言,在慕长安看不见的地方,面上满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似乎被御史台参上一本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值得在乎的大事似的。

她只是自顾自地轻抚着怀里的孩子那并无首饰妆点的一头如瀑青丝。

“莫想再继续忽悠你阿姐。”说到此处,荣宸想了想方才继续说道。

“方戈一事,本宫已然一退再退,你若敢再掺和进恭王府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家事去,那就搬回未央好好学学规矩再回王府。”

言语之间虽然着实算不上荣宸平常惯有的凌厉,但对于慕长安而言,她心里已经十分清楚了她这位阿姐对于恭王府联姻一事的态度。

“阿姐,寻常人家的婚姻大事都非二人家事,而是两族姻亲,又何况是如今天下皆知的两国联姻呢?”

荣宸的手不知不觉间已停了下来,只见她微微抬手,随着双腿轻轻挪动了一下,她也将怀里孩子的脑袋往上抬了一点,以免她不舒服。

“你只要记住,此事你不可插手就行了,无论是谁来求你,都不行。”

似乎对怀里这个孩子在这种事情上的信任度着实不高,是以几乎是话音刚落,她便又紧接着说道。

“记住了吗?长安。”

似乎不问出个子丑寅卯来誓不罢休的模样。

慕长安略略歪头,声音里也略带了几分疑惑。

“阿姐为何不准我插手?”

“你为何一定要插手?”

慕长安知道,此时的阿姐心意已决,于是她开口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

“阿姐,大姐姐此行并没有被赢王带回京城的原因是大姐姐已有身孕,已不能再受长途跋涉,车马劳顿之累了,可是……”

“可是,长姐并非有孕在身。”

“您知道?”

几乎是在慕长安话音刚落的时候,荣宸的脸上仿佛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只是透过大殿内的窗外白色的日光,荣宸的脸上看上去温暖而安详,慕长安恍惚见到她的嘴巴似乎是轻轻地动了一下,像是在笑一样,再定睛一看,仿佛方才又是自己的错觉。

于是,她那样多的想要在面前这个人面前问出口的的问题,就那样硬生生地堵在了唇间,缄默无言。

“莫非你是想要告诉阿姐,你意欲插手此事,是为了我大翌不会再有其他女儿像你大姐姐一般和亲远嫁?”

虽是疑问,但到底是自己带大的孩子,此时的荣宸心里弥漫而起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

她在回想,她是怎么才会将长安教出了这样一副性子?

毕竟在她理想中的九章王女,应该是智慧的、果断的。

“若一代又一代铁血戎马的军人誓死保卫边疆,都还需要妙龄之女远嫁和亲以求一时之安,那么那些数百年来抛头颅洒热血的大翌武将固守边塞是为了什么?”

“父王常说,军人的职责是保疆卫国,护佑大翌子民,那些远嫁的贵女难道就不是我翌国的子民,不需要我翌国军人的保护了吗?”

慕长安轻声问道,言语清淡,但落入荣宸的耳朵里,却是重逾千钧。

霎时间,荣宸哑口无言,甚至于当她看见长安此刻目光里的丝丝怜悯之意的时候,她仿佛穿越了十二年的悠悠时光,再一次见到了当年华安宫里满脸泪痕却依然温柔得近乎懦弱的长姐。

“保家卫国不假,可作为帝国的皇族,对我们慕氏一族而言。”

“长安,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帝王的命令。”

荣宸一字一句地说出口,甚至连话语之间的音调都没有提高半分,却似有雷霆万钧之势,直直坠入慕长安的耳朵里。

她不再言语,因她慢慢地知道了,这世间,并不是所有的统军之帅都是她父王那样的人,保家卫国之后,方才是为帝国开疆拓土之宏愿。

面前的这个女子,首先是帝国长公主,其次才是帝国的军人。

只是慕长安不知道的是,若是她崇拜了一生的父王在此,面对军权与皇权对社稷子民的权衡,怕也是会做出和荣宸一样的选择的。

真正奇怪的,是她才对。

然而年轻的郡主毕竟是不知道的,于是她抬起头直视荣宸,近乎于针锋相对地问道,“若那千里之外的命令会延误军机,致使黎民百姓受创,江山社稷不再稳固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于文武百官而言,我们是君,他们是臣,于朝阳殿内的那把龙椅而言,帝王是君,我们是臣,概莫能外。”

“李氏和亲,是君命,不能违。”

“从前本宫守不住长姐,今日的恭王府又如何守得住他们的女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