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青山医院 - 炎夏将至 - 沧海一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炎夏将至 >

第五十章青山医院

第五十章青山医院

从地铁站里出来已经是日落时分。晚霞正从西边徐徐退去,将天空的占有权交给黑夜。

辛夏四下环望了一圈,发现这周围没高楼林立,都是一些老旧的住宅区。小区里面的楼体底色冰冷,却无端被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涂染上了几分暖意。

地铁口的西南侧,夹杂在数条交错逼仄的胡同中的,是一片占地面积不小的四合院。它们像一个个经历了多年沧桑的老人,用复杂的心情俯视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和蜕变。

好的,亦或是不好的。

辛夏几口吞下在地铁口买的一只鸡蛋灌饼后,快步走到马路对面,看着前方那条贴着“砖塔胡同”路牌的小巷,没有迟疑地钻了进去。

正值下班的点,胡同里人来车往,很是热闹。她走了约莫三百米,看到了左手边一扇长满了铁锈的大门和里面几栋低矮的小楼。

暮色渐浓,三排老旧的楼梯被暗夜涂抹上一层厚厚的青黑色,看起来不像是楼,倒像是三座并立的碑。

辛夏走近了一点:前方那间四四方方的院子占地不大,只能容下三栋六层高的小楼。这些楼栋是几十年前苏联援建的,典型的尖顶哥特式风格,红顶灰墙,刷着绿漆的木窗排列整齐。楼体外墙的爬山虎已经枯黄,但青苔却肆无忌惮地滋长着,占据了半扇楼面。

除了三栋楼之外,院中就只剩下几排杨树和一个车棚。棚子本来是摆放自行车用的,可是现在家家都有汽车,它成了一个摆设,被一些废弃的家具和杂物堆满。

辛夏本来打算走进院子看一看,可是还未进门,余光忽然瞥到右前方百米外一爿青灰色的建筑物,和围在它外墙上的一圈铁丝网,心头一怔,顿住步子。

她认出了那里——青山精神病院,一个戴伟丽待了半年的地方。

辛夏每次去探望戴伟丽的时候,都觉得那片被高墙围起来的世界是灰色的,平钝的,连阳光都仿佛被墙头的电网阻隔,透不进去,只能无奈的在墙外洒下一片稀疏的阴影。而她就站在这片阴影下,半是焦虑半是彷徨地望着那扇镶嵌在墙上的铁门,犹豫着这一次要不要勇敢地踏进去。

好在结果还算如人意,戴伟丽在治疗了半年之后,顺利出院,母女两人的生活重新步上正轨。

青山精神病院的正门在另外一条街道上,是而辛夏方才没有意识到它和砖塔胡同相邻,甚至它还有一扇偏门就开在胡同里面。

现在,她看着那扇紧闭的小门陷入回忆,把自己此行的目的暂时忘在了脑后。

戴伟丽得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起因自然是辛传安的突然离世以及后来郑朗入室行凶。

一开始辛夏以为她只是身体不适,时常头痛心悸。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戴伟丽生理上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精神上的问题也愈发鲜明地凸显了出来。

戴伟丽是天生的急脾气,刀子嘴豆腐心,说话难免会伤人。所以辛夏一开始并未将她的指责放在心上,只是以为她是单纯的心情不好,需要发泄。可是后来,她的态度越来越咄咄逼人,一开口必定要朝人心窝子上戳刀子,不把人心扎透了便不能畅快。

甚至有一天,她阴恻恻地看着辛夏自语,“当时就不应该把你生下来,这样老辛就不会死,我现在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那段日子,辛夏如同在受刑。

父亲离世的悲痛和身边最亲密的人的恶意像密不透风的雾气,无时无刻包围着她。她觉得自己用不了多久,就会和戴伟丽一样,退进死角,再无后路。

好在这个时候,她在学校里看了一部外国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美国大兵的故事。主角在残忍的战争中目睹了无数的敌友和平民的死伤之后,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回国之后性情大变,再也无法像个正常人一样,在正常的人类社会生存,也没有办法和家人像以前一般亲密相处。他变得咄咄逼人,自私暴虐,伤人伤己。

最后的结局以主角的自杀而告终。t当辛夏看到他把枪抵在太阳穴上的那一刻,心里重重一颤,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戴伟丽走上同一条路。

她找到了青山精神病院。接待她的是当时的副院长,一个和她想象中的精神科大夫完全不一样的人。

他在耐心听辛夏讲述完后,非常肯定地告诉她,戴伟丽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在急性发病期最好能入院医治。

“精神疾病虽然被定义为一种病,但我个人却认为这种分类过于简单粗暴了,”那位院长看着面前不知所措的年轻女孩,微笑着举例安慰她,“人的脑袋里有无数条轨道,大多数人都在轨道上墨守成规地朝一个方向行驶。可还有一些人,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目标变了,所以就转了个向,驶往另一个地方。可是这个时候,其他人就会告诉他,喂,你的方向错了,你已经误入歧途了,快回来。孰不知,这些人并没有转向,只是他们的终点早已不同了。”

辛夏不解,“难道您认为精神疾病不是病?”

“当然是,尤其是对一些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是一定要限制其人身自由的。”

“其他那些对社会没有危害性的精神病人呢?为什么还要治疗他们?”

院长的目光沉落下来,“这个社会很小气的,不能容纳异类的存在。就像你,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妈妈褪去慈母的外衣,变得刻薄激进是不是?但是谁规定母亲就一定要慈爱宽容呢?又有谁规定,人一定不能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性命?必须要善终呢?”

说完,看着辛夏惊讶的神情,他脸上露出一丝几近于无的笑容,“孩子,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个社会上真正可怕的,并不是他们。毕竟大部分精神病人都被铁丝网和他人的歧视隔离开了。而有些真正生了病的人,是堂而皇之地生活在阳光下的。”

辛夏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让戴伟丽入院治疗,听了那位副院长的话,却就此下定了决心。她对面前这个气质疏离又不失和善的精神科大夫产生了一种信任。它源于她对他最后那句话的认同,也成为了她放心把戴伟丽交给他治疗的原因。

辛夏不知不觉走到青山医院的高墙下面。

墙头铁丝网上几只歇脚的鸽子,正用通红的眼睛锁住下方的人,像在审问她为什么想要闯入这片不属于她的地界。

辛夏步上台阶,冲着那扇上了锁的狭小后门轻声道,“您说得对,这个社会上真正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墙后面这些人。”

一阵响亮的清痰声在前方响起。紧接着,一口浓痰伴稳当当落在辛夏脚前,只差一点,就溅上她的鞋面。

辛夏朝后退了一步,懊恼地擡头看向前面。可质问的话还未遁出口,她却愣住了。

两米开外,一个老太太佝偻着背推一辆轮椅缓缓走近。轮椅上坐着个老头儿,拿着条帕子抹嘴,显然刚刚那口射距精准的浓痰是出自他口。

他瞥见了辛夏生气的目光,冷冷一笑,没有说话,眼睛里却分明透着倚老卖老的算计。老太太经过的时候冲辛夏垂了下眼皮表示歉意,但她似是颇为忌惮老头儿,终究一个字也没有说。

辛夏望着两人走远,看黑暗把那两个苍老的背影慢慢吞噬,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她又一次望向面前的小门,定了片刻,却依旧不能把方才那个满脸戾气不修边幅的糟老头儿和梁副院长联系起来。

记忆中的梁大成,总是清淡和善的模样,虽然也有些年纪,但白大褂里面的衬衫永远挺括合身,领带都打得一丝不茍,比院里的大多数年轻男医生都讲究。

可一别数年,他形容大变,若不是脖子上那两道被病人抓出来的长长的伤疤,辛夏几乎认不出他。

辛夏原地怔愣许久,想为梁大成的剧变寻找一个答案,可是终未成功。她摇摇头下了台阶,朝家属院的方向走去。然而只迈出几步,却又一次停住,眉心猛然锁紧。

“梁......”她重复这个姓氏,看向前方已经被夜色掩映住的几栋小楼,一颗心不受控制地砰砰直跳,“不会这么巧吧?都姓梁。而且她记得梁副院长曾经说起过,他住得离医院很近,就是为了半夜有意外情况也可以随时出诊......”

她心里盘算:这案子发生在二十年前,那时的梁彦三十出头。那么,梁大成会是梁彦的父亲吗?

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把本来就紧张的辛夏吓出一身冷汗。她收回思绪,摸出手机按开,“肖树,什么事?”

那端一改往日的伶牙俐齿,有些支吾,“那件事,嗯......就是你正在调查的那件事,某人有一些情况要给我转告给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