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上元节(三)
前朝不兴佛教,唐国建立后也经历了一段百废待兴的时光,百姓日子贫苦,因为佛教的教义是让信奉者忍受这一世的苦难,享受回轮后的幸福,所以从那时起,唐国君上开始大力推行佛教以稳定新的政权,一时间信徒倍增,寺庙的数量也倍增。
唐国经历了一番休整和调养后,开始走上了欣欣向荣之路,于是开国君上便下令在京都城西面的山上建立了现在这座护国寺。这座寺庙有占地面积之大,建筑之精细,供奉神佛数量之多,香火之旺盛乃是史上之最。
护国寺有皇家的支持,金漆涂外墙,在肃穆中增添了一份贵气。
空寂大师一手拿着佛珠,一手立在胸前,白发白眉白须,神态之平定真如远离红尘俗世,早已参破世间万物一般。
空寂大师缓缓道:“阿弥陀佛,老衲拜见苏大人。”
苏锦虽然不信佛,但还是恭敬地回了礼:“大师客气了,本官奉命为今年上元节的供奉做准备,希望没有打扰佛门清修。”
空寂大师缓缓道:“佛门清修乃是为国为民祈福,君上每年上元节来此亲自供奉香火也是为国为民祈福,佛在心中,便不拘泥于形式。”
苏锦再次行礼:“大师的见解倒是与本官见过的其他寺庙主持不同,难怪您能当上这护国寺的主持,烦请大师带我们入寺。”
“各位施主这边请。”说完,空寂大师便领着一行人进入护国寺。
空寂大师领着苏锦一行人走在整座寺庙的中轴线上:“上元节那天,君上将要通过的便是此条通道。”
唐潜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寺庙,一时惊叹不已,当他仰头看那高高的佛塔时更是惊诧。他在寺外只看到了佛塔的一个尖,以为寺中佛塔低矮,没想到是因为每一个房间的长度都远远大于民间的寺庙,数量也多,所以才让佛塔与寺门的距离拉长,以至于在寺外只看到了一个塔尖。
空寂大师把苏锦一行人领到在上元节那天李承亲自供奉香火的大雄宝殿前,他先是向释迦摩尼的佛像道“阿弥陀佛”,然后对苏锦说:“老衲就带你们到这里,大人请便。”
“多谢大师。”苏锦告别了空寂大师,然后便吩咐武官们各司其职,留唐潜和一部分武官在寺内排查,自己则带另一部分武官去寺外的山上排查。
趁武官们排查之际,唐潜在寺中放慢了步子,他已知无罪之城的计划不会波及护国寺,所以并没有全力排查各处,反而一个人漫不经心地经过每一间宝殿。
寺中四大天王像塑得强壮威武且眼突牙呲,凶恶异常,似乎只需用眼神就能把人心中的反抗之意吓退三分,然而面对观音和菩萨之时,人们又愿意对异常和蔼可亲的塑像掏心掏肺,祈求福泽和保佑,雍容的释迦摩尼在殿中接受所有信徒的信奉,明明无为却已经让人感觉无不为了。
佛堂内的壁画要么画些金楼玉宇、仙山琼阁,要么画些天女散花,丝竹笙箫,怎么看怎么是一个祥和而欢乐的世界。
信徒们大概就是带着对画中世界的幻想来祈求神佛的眷顾吧,为了来生的幸福,他们向菩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们愿意为了来生的幸福而忍受今生的苦难。
唐潜曾去过西北,他见识过大漠石窟中的佛像和壁画,那里的佛像形象和壁画内容与唐国国内的千差万别。
虽然西北石窟中的佛像和壁画在风沙的侵蚀下,有些模糊不清,但是它们的轮廓和内容依旧清晰可辨。
那些石窟中的佛像的形象说好听点是秀骨清相、婉雅俊逸,说难听点便是清高自傲、目中无人,他们好似只在沙漠中保持着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并不在乎人间疾苦。至于壁画上画的,都是些像尸毗王割肉贺鸽、舍身饲虎、须达拏好善乐施、五百强盗这类的故事,这些故事越是残酷,就越是显得佛像是有智慧的,他们自恃高贵,高傲的眉目中还有一丝对人间疾苦的戏谑。
唐潜不禁在内心问自己:佛为什么会变?
如果佛一直在变,那信仰之人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曾经信仰的佛是他们今天信仰的佛呢?
唐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棵挂满红绳的槐树下,大概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密密麻麻的红绳,他望着这些随风飘动红绳,突发奇想:这么多心愿,佛祖和菩萨看的过来吗,别还没看到,祈福的人就已经死了。
“阿弥陀佛,唐施主。”是空寂大师。
唐潜赶紧行礼:“大师。”
空寂大师道:“老衲见唐施主面带疑惑,不知唐施主愿不愿意告诉老衲,说不定老衲可以为施主解惑。”
唐潜恭敬道:“不瞒您说,我确实心中有惑,若大师能够为我解惑,那便再感激不过了。”
“多谢唐施主的信任,唐施主请讲。”
唐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曾……游历西北,在西北的石窟中看到一些佛像和壁画,那些佛像和壁画与我国国内的大不相同,这是为何?难道佛是会变的吗?”
“阿弥陀佛,唐施主,佛不在寺庙中,在人心中,人心中的佛是什么样,他看到的佛就是什么样子。”
唐潜低声喃喃道:“相由心生是吗……”
“老衲见唐施主并无心公务,像是心中有烦恼,而且这烦恼似乎与唐施主姻缘有关。”
唐潜听到“姻缘”两个字后心中颤了一下:大概是自己痴心妄想了……
“不是姻缘,是……我想向大师求个平安符,保我……姐姐平安……”
“阿弥陀佛,”空寂大师从怀中取出一个平安符,“施主与老衲有缘,不如就将此物送给施主,希望此物能助唐施主得偿所愿。”
“多谢大师。”唐潜接下后小心地放入怀中。
这时,一个武官来到唐潜身边禀告:“唐副司,苏大人在寺外发现一条秘道,请您集结寺内的人手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