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陷害计无孔不入唐储君寸步难行
“先生,殿下与韦坚是什么关系啊?为什么他们那么亲密呢?”李瑞不解地问道。
“瑞儿啊,韦坚与殿下是姻亲啊!”李泌解释道,“韦坚本是太子妃韦妃的哥哥,当然与殿下的关系十分亲密。
韦坚还有个姐姐,是殿下的爷爷睿宗皇帝的第五子——即殿下父皇的五弟薛王(李隆业,后赠惠宣太子)的妃子。
韦坚的姐妹,分别成为了太子的叔叔薛王李隆业和太子的妻子。”
2
“正月十五日上午,韦坚与殿下商定,准备前去寻找皇甫惟明。
他们打算一同夜游,晚上一道前往城内崇仁坊内的景龙道观里,赏月交谈,研讨时政,商量应付李林甫的策略。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皓月当空,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
京师长安,热闹非凡,京师百姓,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
太子与亲信一行,乘兴出游。在市井之中,殿下与韦坚等人亲密地交往,畅快、投机地交流。
殿下没有想到,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殿下心里当时实际上也有些担心。
以韦坚与皇甫惟明二人的身份来看,他们一个是太子妃的哥哥,一个是边镇的节度使。
两人夜间相约谈论,私相交往的行为,是严重触犯了朝廷的禁忌的。
私相邀约,必然会给太子的政敌们,宰相李林甫之流以可乘之机,留下中伤的话柄。
殿下有些疏忽大意,觉得韦坚与皇甫惟明的行动隐秘,不会有什么麻烦。
不想,殿下的不理智举动,给他自己种下了祸根。
3
韦坚与皇甫惟明诸人,当时同太子一样,谁也都没有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他们这样做,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韦坚与皇甫惟明在景龙道观里的秘密聚会,果然没有逃过奸相李林甫的眼睛。
韦坚与皇甫惟明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已经全部落入了宰相李林甫的严密监视之中。
李林甫眼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临,不由得大喜。
见机不可失,李林甫立即授命御史中丞杨慎矜,叫他写成紧急奏章,上书陛下告密。
那时,李林甫得到密报,就兴高采烈地对杨慎矜说道:
‘御史中丞大人,我们的好机会来了。本相非常清楚,陛下的隐秘心理。
陛下表面大度,实际上猜疑万分,内心一直十分忌惮太子拥有强大的势力,会威胁到陛下的权位。
机不可失,我们何不因势利导呢?’李林甫阴沉地对御史中丞杨慎矜说道。
御史中丞杨慎矜,心领神会,不敢怠慢,马上写成奏章,控告韦坚道:
‘陛下,刑部尚书韦坚,乃皇亲国戚,应该深知国法,不应该与边将狎昵。
臣添为御史中丞之职,深知内臣与边将交往,恐怕对社稷不利。
臣冒死,对韦坚与皇甫惟明等人,违背朝廷律令的行为,提出质疑和弹劾。
敬请陛下明鉴。’
4
不出李林甫所料,接到御史中丞杨慎矜的紧急奏章以后,陛下果然勃然大怒。
见事情的发展,完全进入自己的设想之中,李林甫默然大喜。
李林甫乘机落井下石,亲自向陛下奏称道:
‘陛下,中丞大人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臣担心,韦坚与边将皇甫惟明结谋,欲共立太子。’
李林甫的这一奏称,正好触及了陛下猜忌太子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陛下得奏,越发怒不可遏。
陛下立即毫不犹豫地下旨道:
‘着令朝廷有关部门,会同宰相,对韦坚与皇甫惟明的密谋,进行严厉的审讯。务必水落石出,不放过一个奸佞。’
5
眼见自己的阴谋生效,李林甫欣喜若狂。
李林甫想尽千方百计,要把太子殿下,也牵扯进这件谋逆大案中来,乘机对太子一党,来个一网打尽。
李林甫得旨以后,遂指使手下人,立即罗织韦坚与皇甫惟明串通,意图拥立太子的种种罪状,上报皇帝。
得到李林甫证据十分确凿的报告之后,陛下心里反而冷静了下来,觉得有些不对劲。
陛下虽然确信,韦坚与皇甫惟明,的确有构谋之心,欲谋立太子,但陛下经历了‘三庶之祸’的惨痛教训,不敢轻率地赶尽杀绝,把自己的儿子推进法网,让他掉入陷阱里。
当初‘三庶之祸’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一直令陛下愧悔不已。
陛下不想把韦坚与皇甫惟明串谋的案件,再次扩大化,带来无法消除的后遗症,再次严重伤害到塔子,遂下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