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李怀光奉天进兵德宗帝梁州出奔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5章李怀光奉天进兵德宗帝梁州出奔

当初,李适病急乱投医,忘记了吐蕃军队,攻陷京师长安,荼毒生灵,掠夺财富,逼迫皇帝出奔的罪恶,派大唐秘书监崔汉衡等,出使吐蕃王国,请求与吐蕃王国结盟,一道出兵,去消灭朱泚叛军。

吐蕃宰相尚结赞,一直觊觎大唐边塞,巴不得大唐两虎相争,想渔翁得利。

吐蕃宰相尚结赞,就对奉皇帝之命出使吐蕃的大唐秘书监崔汉衡推辞说道:

“秘书监大人,我部的军法,军队进军,以本兵大臣的书信和印鉴,作为出军的凭信。

如今,你们请求派兵的制书,却没有署上你军都统李太尉的名字和印信,我们怎么能够相信,不是诈欺呢?

很抱歉,我们不能派兵,帮助大唐,去剿灭叛逆朱泚。”

大唐秘书监崔汉衡无奈,只得回报皇帝。李适就命翰林学士陆贽,前去咸阳军营,拜访太尉李怀光,商议向吐蕃借兵这件事情,希望李怀光同意皇帝的决策,予以配合。

李怀光知道吐蕃王国君臣奸诈,已经多年对大唐造成危害,却不同意与吐蕃王国结盟。

李怀光再三向陆贽,陈述自己的意见,认为绝对不可向吐蕃借兵的道理。陆贽知道与吐蕃结盟,是皇帝意见,依然坚持要求李怀光签字。

李怀光有些不耐烦,就十分谨慎地向陆贽分析说道:

“陆大人,先前,吐蕃的舍人大将马重英,出使大唐时,曾经身陷唐都长安。吐蕃赞普责备马重英,不能自焚身亡,以死效忠吐蕃王国,马重英对大唐囚禁之事,非常怨恨。

我猜想,如今,如果吐蕃马重英作为大将,重新率兵前来助阵,一定会报复大唐朝廷,先前囚禁他和侮辱他的往事。

如果吐蕃军队协助攻陷了京师,一定会大肆烧杀抢掠。长安必将再遭浩劫,请问先生,谁能够阻止他们的暴行呢?这是一不可。

吐蕃王国说,引兵五万,前来大唐助阵。我们既然动用了他的军队,则赏赐就应该与朝廷的军队一样。

不久前,朝廷颁布的敕旨规定,凡是召募士兵,攻破敌军城池者,每人奖赏钱一百缗。

吐蕃发兵五万人,如果援引赏赐敕旨,他们要求我们厚赏他们的,达到了五百万缗钱。

我们用什么财物,去赏赐他们呢?五百万缗钱,要到哪儿去筹措,才能够弄到呢?这是二不可。

吐蕃援军即使来了,从道义上讲,不能首先使用他们。吐蕃骑兵即使到来,必定不肯率先进军,而是按兵不动,勒兵自固,保存实力,观望我方军队的形势,坐观官军与叛军作战的成败。

胜利了,他们就会借王师的胜利,去分享功劳;失败了,他们便借机图谋变乱,首鼠两端,另有打算。

吐蕃诡诈多端,不可亲近信任。这是三不可。”

李怀光的说法很有道理,李怀光始终坚持,不肯签署自己的意见。最终,陆贽也无法辩驳,只好回报皇帝。

吐蕃大相尚结赞,也拒绝发兵,帮助唐军平叛。

2

可是,李适一意孤行,一心希望,要向吐蕃借兵,平定朱泚,依然强烈地要求李怀光,必须签署借兵的命令。

李怀光见自己的道理,讲得如此的明白,皇帝也依然不肯听从自己的意见,就恼羞成怒起来。

李怀光迁怒于别人,就指桑骂槐地谩骂、责怪,前来颁布皇帝旨意的陆贽说:

“陆大人,你身为翰林学士,考功郎中,究竟有什么计谋和才能,获得皇帝的宠信呢?莫不是像奸相卢杞一样,依靠事事顺从,阿谀奉迎地去讨好皇帝吗?你怎么竟然向皇上提出,这样鄙陋不堪,危害朝廷的建议呢?”

陆贽一时语塞,不能回答,心里非常不忿。

从此以后,陆贽也与李怀光结下了仇恨,不肯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上,为李怀光说话。

李怀光朝廷内外的敌人更多,处境也更加艰难了。

3

翰林学士,考功郎中陆贽,从咸阳前线,回到奉天,向李适汇报他的出使经过。

此时,陆贽心里依然不忿,警告李适说道:

“陛下啊,微臣从前线回来,得到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现在特地向陛下汇报,希望引起陛下的注意。

逆贼朱泚,为了拖延自己被诛灭的时间,聚兵退保宫城和禁苑,如今他的大势已去,外援断绝,不过是迁延时日,苟且偷生。

李怀光总领主持正义的官军,乘着取得胜利的声势,如果擂鼓进军,消灭敌军,有如摧枯拉朽一般容易。

然而,李怀光在逆贼朱泚逃窜之时,却不肯率军追击,坐待士气低落,难以用兵。

各军主帅,每每打算进军杀敌,李怀光总是阻止他们的计划。根据这些情况来看,李怀光的意图叵测,很不好解释。

陛下的本意,在于保全和回护李怀光,不惜对他委曲求全,言听计从。

然而,臣观察李怀光所做的事情,也并没有因陛下的诚心而被打动。

如果陛下不采取另外的谋略,逐渐控制住他,而只是对他无原则地宽容下去,以求平安无事,臣担心,最终恐怕还是要发生难以测度的变故。

现在是事功机缘,面临危险促迫的时候,当然不能够用通常的、轻易的态度,来对待。

微臣观察李怀光的所作所为,最后恐怕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为了以防万一,微臣建议陛下,做好防备李怀光的准备。

神策军使李晟,现在奏请朝廷,请求转移他的军队,移至东渭桥一带驻扎。

恰好遇到臣奉命前去,安抚前线将士。偶然间,李怀光也与臣谈论到了这件事。

臣趁机就这件事,探听过李怀光的语气,泛泛地问他,究竟应当如何处理。

李怀光便说道:

‘李晟既然愿意,到别处去驻扎,本大帅我,不一定非靠李晟的帮助不可。

既然本大帅全不需要借助他,来为本大帅用命效力,那么就由他去自己当家做主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