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众将士力挫叛军驴丞相逼怒良臣
突然,叛军的大批人马,掩护推动着高入云霄的云梯,正向地道的方向,辗压而来。
浑瑊一见,不禁默然大喜,急忙大喝着,下令道:“兄弟们,按照本帅的计策,攻击叛军。”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云梯所在的地面,猛然地坍塌了下去。云梯的一边的轮子,陷落于塌陷的坑中,车身猛然偏倒倾斜。
官军将士,此时已经在抽掉了事先设计好的地道里的顶板。在叛军云梯车的重压之下,一边的轮子,很快陷了进去,云梯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倾向了一边。
云梯十分沉重,叛军士卒,拼命想将云梯搬正,推动它,脱离塌陷的地方。
然而,叛军士卒竭尽全力,依然是无能为力,高大沉重的云梯,既不能向前,也不能后退。
眼见机不可失,守城官军抓住叛军手忙足乱的大好机会,奋力从城上,地下,一同攻击叛军。
剧烈的火焰,突然从地道里,冒了出来,风助火势,燃起了熊熊大火。
城上的官军,也趁机急忙把火油点燃,把苇柴,火炬等易燃物,撒上松脂,浇上膏油,从城上投下,火烧敌军。
叛军受到火势的猛烈攻击,渐渐招架不住,纷纷向后退却躲避。城头上,官军的欢呼之声,震动大地。
叛军的云梯车,很快就笼罩在了烈焰之中,呼呼燃烧起来。转瞬之间,木架就化为灰烬,坍塌倒下。
数千攻城贼兵,来不及逃跑的,都被活活烧死或被云梯砸死、压死。
官军士气大振,乘势三面出击,前去攻击叛军。
没有多久的功夫,云梯上,云梯下,被烧死砸死的叛军,全部化为了灰烬,散发出强烈的焦臭之气,数里以外,都可以闻到。
叛军士气尽丧,纷纷向后奔逃,开始溃不成军。朱泚见势不妙,下令叛军撤退。
然而,官军哪里愿意,给予叛军从容脱逃的机会呢?
此时,爬上城楼上的叛军,已经被官军赶尽杀绝,奉天城的三个城门,已经大开。
东、南、北三门的官军守军,都奋力发兵,乘胜出击叛军。
皇太子李诵,也亲自上阵督战,指挥着忠诚勇敢的将士们,英勇无畏地向前攻击贼兵。
守军中有受伤的将士,太子李诵亲自下马,为他们清理包扎伤口,掩护他们撤退。
朱泚叛军大败,死亡的有数千人。朱泚见无法支持,只有下令,收兵回营。
2
白天受到官军的重创,朱泚依然不甘心失败,决心孤注一掷,力求最后一搏,扭转败局。
到了夜晚,朱泚叛军又卷土重来,试图发动偷袭战,攻下城池,捉拿大唐君臣。
朱泚再次率领精锐叛军,前来攻打奉天城。奉天危在旦夕,再次陷入绝境。
贼兵流箭如雨,流箭甚至落到李适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坠下。李适一见箭矢射到,大惊失色,心胆俱裂,惊恐不已。
左右禁军卫士,急忙用盾牌遮护住皇帝。
此时,大将浑瑊,正忍住伤口的疼痛,在镇定自若地指挥作战。李适受到浑瑊的感染,心里安定了一些。
李适站在高处,紧紧地盯着浑瑊的一举一动,看着浑瑊调兵遣将,指挥官军,坚守城池。
朱泚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发动进攻,也无法撼动城池,叛军士气慢慢泄尽。
李适的这个夜晚,就这样胆战心惊,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守城官军,终于再一次守住了奉天城池。
3
不久,命运之神,再次垂青李适了。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已经了解到了奉天的危局,他的心里非常着急。
赏赐完大军以后,李怀光就急急忙忙地率领朔方镇大军,向奉天前线挺进。
为了给奉天守军鼓劲,李怀光还派自己的部将朔方兵马使张韶,作为密使,飞速前往奉天,向皇帝报信。
朔方兵马使张韶怀揣蜡书,化妆成逃难的百姓。他长途奔驰,冲破朱泚叛军的重重包围,终于顺利地抵达了靠近奉天城池的地方。
正当朔方兵马使张韶,准备前往奉天,向城里报信的时候,突然被朱泚的叛军士卒抓住了。
朔方兵马使张韶非常着急,想尽办法脱身。
庆幸的是,叛军士卒并不知道朔方兵马使张韶的身份。他们把张韶当成了一个普通的百姓,把张韶驱赶到城池边上,去帮助叛军填平唐军挖下的壕堑。
趁着看押自己的叛军士卒不备,朔方兵马使张韶,冲出了人群,直接跑到了奉天城下。他放开喉咙,向城楼上大声喊叫道:
“兄弟们,赶快接我上去!我是朔方兵马使张韶,是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大帅派来送信的!”
城上守军,见朔方镇信使张韶到来,急忙把绳子抛下,准备将张韶拉上城墙。
城下的叛军,急忙用箭矢向朔方兵马使张韶猛烈射击。
等到张韶被拉到城楼上时,已经是身中数十箭矢,九死一生,奄奄一息。
“兄弟们,请立即禀告陛下,我有李怀光大帅给陛下的书信。”张韶忍住剧痛说道。
闻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救兵将至,李适大喜过望,喜极而泣,急忙吩咐救治朔方兵马使张韶。
奉天城里的官军将士,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李适喜不自禁,叫人用担架抬着受伤的信使张韶,绕城一周,向奉天军民宣示,朔方援军的到来。